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实现动物及其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及其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管理是有效解决动物卫生与动物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回顾可追溯制度的建设与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追溯管理,建议制定相关的与国际接轨的动物卫生标准体系.同时,介绍中国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可追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粮食产品安全问题的凸现,建立粮食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已经成为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文章着重针对当前我国粮食食品安全现状,食品链的建立及国际上常用的可追溯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信息保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加强中国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通过对蔬菜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在生产流程中加强对每个参与者的监控,设计了基于Web的可追溯系统,并利用RFID、二维码、asp.net、组件开发等技术实现了可追溯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蔬菜产品信息查询,而且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期间蔬菜质量安全,嘉定区14家迎世博蔬菜生产重点基地统一实行田间档案上网公布,全面建立产地和产品编码管理,从源头做到蔬菜身份的可识别、可追溯。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增速的下降与国际贸易中日益苛刻的要求和激烈的竞争,为促进家庭农场产品的安全顺利出口,从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和产品标准要求的角度,分析并提出我国出口型的家庭农场应当关注政府部门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性要求,以及农产品进口国的产品安全标准、良好农业法规和产品可追溯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北省蔬菜产业营销渠道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北省蔬菜营销过程中存在产品竞争力不足、营销环节冗长、配送体系不完善、渠道缺乏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提升。针对河北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设计了不同的营销渠道优化组合策略,以加强蔬菜营销渠道的综合利用,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对于防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强化和规范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可追溯体系的政策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郭菊叶 《中国农垦》2009,(12):30-31
近年来,上海星辉蔬菜公司立足蔬菜产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实际,从源头人手,努力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蔬菜种植户的蔬菜追溯体系参与,并对农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实际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时间较短,已建立农田生产档案的比例较低,对蔬菜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可追溯蔬菜种植户面临的产业化组织带动、政府补贴和技术扶持等方面的外部环境条件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热情较低,满意度不高。寿光市被调查农户参与追溯体系主要依靠政府动员和推动,由市场利益驱动参与的比例较低。针对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京津冀区域蔬菜市场供求与产销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河北省蔬菜供给总量过剩,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带来了高端蔬菜京津市场品牌认可度低,购销信息系统不完善,以及价格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河北省自然资源、要素投入、经营主体等因素均对河北省蔬菜的有效供给产生影响。为提高河北省蔬菜产业供给效率,应建立京津冀蔬菜协同组织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等保障机制,通过蔬菜供给的质量、效率与效益的提升实现河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刘小兰  张悟移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48-1751,1757
在总结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可追溯系统的实施现状,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收益成本理论,分析消费者和蔬菜生产经营者行为,提出我国批发商主导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激励作用,采用发挥市场能动性为主,政府监管推动为辅的建设思路。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批发商主导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并提出其建设路径,为政府进行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果蔬、畜禽等农产品的流通特点,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查询业务构件库,并将农产品溯源编码与生产流通环节的关键信息有机结合,基于国产基础软件提供的支撑运行环境,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结果]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了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互和综合管理平台。[结论]通过示范应用,有效可靠地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质量监管和信息溯源,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蔬菜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蔬菜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质量安全的预警与追溯。【方法】以蔬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蔬菜生产基地--寿光市为示范区,围绕寿光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管理的信息化需求,采用WebGIS、物联网、条码识别、数据库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蔬菜物流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形式,并探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的建设。【结果】结合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采用SQLServer2008作为前台建立了一套属性数据库,包括产地蔬菜数据、蔬菜加工环节数据、蔬菜运输环节数据、蔬菜销售环节数据等。利用GIS功能制作了一套蔬菜质量安全相关空间数据,包括山东省道路图、寿光市采样点图、寿光市土壤养分图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平台设计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及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业务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数据的保密性和用户的需求,将平台划分为四大模块:数据查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辅助工具。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蔬菜信息录入编辑,蔬菜产品信息及运送信息查询、地理坐标查询,实时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蔬菜物流运输路径优化,蔬菜产地土壤养分统计,蔬菜产地土壤养分插值,网络视频监控等。其中实时预警功能利用物联网实时获取数据的特点,将采集的坐标、温度、湿度、时间等信息传送到平台服务器,该平台对蔬菜的温度、湿度、保质期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功能根据蔬菜条形码和记载的物流坐标,在地图上对物流配送路径进行追溯;路径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蔬菜运输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行路径的最优设计;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功能可以实现从土壤到地面再到大气的整个垂直面的立体化展示,是空间、时间不同节点信息数据的立体化集成。【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GIS技术更形象地展示了蔬菜从开始种植到最后销售所有环节的信息,对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蔬菜安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十分广泛和严重,问题蔬菜的来源去向不明、责任不清,企业对蔬菜种植基地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消费者对购买蔬菜缺乏有效可靠的信息获取途径。因此,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蔬菜溯源码的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业务流程与主要功能,并重点阐述以规程控制为农业生产指导的蔬菜安全管理模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问题蔬菜"的企业内部溯源,以及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蔬菜溯源信息,为蔬菜企业提供了对基地种植进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工具,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溯源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条码-RFID关联的蔬菜流通过程追溯精确度提高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不同包装单元的聚合与拆分导致的流通过程追溯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蔬菜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条码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分别对不同包装单元进行标识,开发便携式流通信息采集系统和升级蔬菜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RFID TID与小包装产品追溯号之间的关联及流通过程信息采集,从而提高流通过程追溯精度;将本方案应用于山东省某蔬菜生产企业中,通过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的关键环节之一条码读取率在距离为20 cm以内,其读取率高于95%;另一关键环节关联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该方法可进行实际应用以实现到单品或单批次到流通过程的追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溯源系统建立和应用推广的角度出发,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设计以行业协会为组织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该体系在研究农产品质量信息收集、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为数据采集端,数据中心为数据管理端,利用多种溯源终端进行查询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以行业协会组织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安全信息的追踪和溯源。  相似文献   

17.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实现粮油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方法】以粮油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编码、多平台溯源、硬件研发等技术,建立了多层次、多角色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结果】系统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标准管理、生产管理、FMECA模块、溯源管理等,不仅面向企业实现了产地、生产过程、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并以电话、网络和短信、超市触摸屏、移动溯源终端等多种方式向消费者、监管部门提供服务。【结论】本研究为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并给其它农产品追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雪  马铁民  谢秋菊  刘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18-5319,5341
[目的]提高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流通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追溯能力.[方法]通过结合物联网、二维码及溯源等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畜产品溯源系统.[结果]该系统为养殖户和管理者提供畜产品在栏内的管理及在流通中的管理和查询,并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溯源信息.[结论]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成为养殖户、质量监督部门及消费者的信息平台,还可以促进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畜产品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蔬菜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追溯体系作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已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蔬菜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述,分析了我国蔬菜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建设状况,并进行了分类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方法]运用已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编码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结果]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空间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规范化生产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包括系统设计、运行思路及系统应用等模块.[结论]该系统在充分研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跟踪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决策,有效地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管,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信心,同时也为企业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