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经济全球化,走学研产结合的特色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经济全球化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影响,及学研产结合在高等农业院校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作用。认为,学研产结合既是缓解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证;也是高等农业院校迎接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威斯康星思想发生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在特色中存在的问题,从中看出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仍有现实意义,对提升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考察威斯康星思想发生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在特色中存在的问题,从中看出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仍有现实意义,对提升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农业院校试验农场的功能重新审视与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院校试验农场不仅是教学、科研和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还是示范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重新审视其功能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高等农业院校职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文章肯定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针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27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调研分析,反映出的特点主要有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型、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办学特色定位的鲜明性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定位模糊化、类型与层次虚化、规模定位理想化和办学特色同质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理念滞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乏力和缺乏科学分类。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形成具有"三农"性和发展性的办学定位,更要根据本校特点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林美  徐晖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60-162
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走过近60a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日益提高,层次和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十分复杂的现实情景。基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就促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就业门路;不仅仅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不仅仅是关系到学校的出路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1990年设置专业53种722个,从数目上看,明显高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的说法。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为此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专业调整改造更新的尝试。但是,总的来讲,只是增设了一些新专业,而对原有专业的改造则缺乏成功的探索。笔者认为,高等农业院校现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在洲 《湖北农业科学》2011,(24):5283-5288,5292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出现了面向基层办学渠道不畅,基层难于吸纳人才;面向基层就业认识模糊,学生下基层动力不足;面向基层办学方向偏移,学校坚守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认为面向基层办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使命,政府要重视农业及农业科技,重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学校坚持面向基层办学,面向基层农村、面向农民招生,打通...  相似文献   

10.
数理化学科虽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非主流学科,但其设置状况既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实绩。通过对7所教育部属和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数理化学科专业布局的实证分析,探寻数理化学科既保持基础教学科研的初心又与农业、生命科学交融渗透的建设路径,以期在推动高等农业院校数理化学科形成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教育》创刊至今已经走过2 0年的历程,这2 0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这2 0年中高等农业院校经历了从教育管理体制到办学发展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伴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克服了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的办学理念引导高等农业院校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高等农业教育》已经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先导、良师、益友,并同高等农业院校一起蓬勃发展,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受到苏联单科发展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上一直是只侧重于农业科学技术方面,而忽视经济和社会方面。致使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了解农村社会、不了解农民、不懂农村经济,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也限于狭隘的片面的理解、不能自觉地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种状况是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4所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情况的分析,认为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既注重特色培植,又注重数量增加与学科门类拓展,但在发展中也还存在同构化现象普遍、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改造、设置具有盲目性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本校实际,合理规划与定位,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相结合,加强专业条件建设与制度建设,强化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试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高等农业院校以健全的办学体系、丰富的科技与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门类,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回顾几年来的建设实践,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蕴涵着强力需求,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高等农业院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核心功能,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但要更好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法律人才为当代社会所急需,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的有效途径。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应将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作为办学特色和发展重点,积极探索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中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目前在农业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提升传统专业,增强办学活力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业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范围狭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单一、服务模式陈旧。上海海洋大学面对农业全球化、农业全方位化的发展新态势,开展特色化社会服务取得良好效果。提出高等农业院校应当立足高校办学层次、高校科研优势、高校办学地点,结合社会舆论热点和主题节日开展特色化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无论是在专业调整、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招生规模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办学经费短缺、学生就业困难、扩招后资源紧缺等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深化高等农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为现代农业服务、开创学科综合化新局面、走综合化发展道路等相应对策。一、高等农业教育近10年发展状况1.学校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办学效益不断提高1990年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77所(含农业、林业、水产、农垦及其他,以下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