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1形态学特征鼹形田鼠是适于地下生活的一种田鼠。头大、体粗短,呈圆筒状。体长一般105~130mm,眼小,耳不具外耳廊,尾极短,略突出毛外。尾长9~11mm,  相似文献   

2.
灰头鼯鼠     
正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 Milne-Edwards),又名克氏鼯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动物。灰头鼯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EN),"三有"保护动物。体型略大于白斑小鼯鼠,成体体质量一般约为580 g,体长293~370 mm,尾长360~410 mm,后足长64~67 mm,耳长45~49 mm;颅全长62.6~65.0 mm,口盖长31.8~33.4 mm,颧宽37.5 ~40.8 mm,上颊齿 13.7~14.7 mm。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10):147-148
正穿山甲属于鳞甲目,穿山甲科。该科仅有一属,共8种。穿山甲体形狭长,头部成圆锥形,眼小,耳小;四肢短,具勾状长爪;尾长几乎等于体长。身体仅吻端、两颊、头部下方、胸腹部和四足无鳞片,其余部分被黑棕色鳞片覆盖,头部、四肢鳞片较小,尾缘鳞片的边缘略尖锐。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山地或丘陵的草丛、灌木中。善于挖洞,洞道较长,  相似文献   

4.
1加系、瑞系、美系长白猪的特点?(四川读者张明)答:长白种猪原产丹麦,其被毛白色,耳大且向前倾,覆盖面部,嘴直且较长,头肩轻,胸部窄,体躯长,背平直稍呈弓型,腿臀部肌肉发达;窝产仔数11.9头,产活仔11.4头;日增重1038g,145日龄即达lOOkg体重,公母猪背膘厚度均在12mm以下,瘦肉率64%,屠宰率73.65%。长白种猪目前有丹系、加系、英系、瑞系、美系等。  相似文献   

5.
种猪相册     
荣昌猪 体形外貌:多数两眼四周、头部、尾根和体躯出现黑斑,其他部位为白色;耳中等大小,下垂,额面有旋毛;背微凹,腹大而深。(公)(母)太湖猪 体形外貌:头大额宽、多皱褶,耳大下垂;被毛黑色或青灰色,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大白猪 体形外貌:体型大,体形匀称。耳立、鼻直,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全身被毛白色,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颜面微凹。平均乳头数7对。长白猪 体形外貌:外貌清秀,性情温和,全身白色,体躯呈流线型,头狭长,颜面直,耳向前下平行直伸,颈部与肩部较轻,背腰特长,腰线平直而不松弛,体躯丰满,乳头数7~8对。(公)(母)(公)…  相似文献   

6.
教您一招     
小尾寒羊如何辨真假 纯种小尾寒羊:体大,躯长,肢高、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角蕾和角根,极少无角。公羊头大劲粗,母羊头小劲细,脂尾在飞节以上,体躯被毛白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为比较研究滇南小耳猪与DLY商品猪肉的营养价值,分别检测了53头滇南小耳猪和58头DLY猪背最长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DLY商品猪背最长肌(P < 0.01),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 < 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中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7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顺式异油酸、11-顺-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 < 0.01)。综上所述,滇南小耳猪与DLY猪相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马铃薯淀粉对育肥猪胴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00头体重为55.10±2.55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60头,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头;对照组育肥猪饲喂不添加马铃薯淀粉的配方饲料;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20 g/kg、30 g/kg、40 g/kg的马铃薯淀粉;整个试验为期45 d;试验结束后对猪只进行屠宰,对其屠宰率、平均背膘厚、体直长、体斜长和眼肌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C组和D组猪的屠宰率显著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C组和D组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D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综上所述,40 g/kg马铃薯淀粉组育肥猪的胴体特征优于其他组别。  相似文献   

9.
一、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见图1)体质结实,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公羊前胸较深,甲高,背腰平直,体躯高大、侧视呈长方形,四肢粗壮,尾略呈椭圆形、下端有纵沟,尾长在飞节以上 ;被毛多为白色,少数羊只在头部、四肢有黑褐色斑点或斑块。 小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测定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和汉诺威马4个类型马细分体尺,并计算各体尺比例及体尺指数等指标,分析各体尺、体尺指数及各比例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颈长、肱骨长、背长、腰椎长、尻长、尻高、股骨长和胫骨长等体尺方面,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均极显著低于汉诺威马(P<0.01);体躯指数方面,纯血马×伊犁马显著高于奥尔洛夫马×伊犁马(P<0.05);肱骨长/背长、股骨长/背长和胫骨长/背长方面,纯血马×伊犁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均极显著低于汉诺威马(P<0.01);奥尔洛夫马×伊犁马和俄罗斯速步马×伊犁马之间所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途马匹体型结构具有一定差异性,为不同用途马匹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组建聊城金桥蓝狐核心群,采用等级选配、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等综合技术制定选育方案。经连续六个世代选育,成年种公狐体长(78.30±1.74)cm,体重(14.90±0.79)kg;成年母狐体长(65.22±1.24)cm,体重(8.49±0.32)kg。金桥蓝狐背中部被毛密度均在18000根/cm2以上,皮张尺码在000级以上占95.94%,平均产仔7.30±0.54只,断奶成活5.34±0.64只,仔狐断乳成活率70%以上。与F1相比,成年公狐体长提高11.22%(P〈0.01),体重提高48.70%(P〈0.01),成年母狐体长提高13.23%(P〈0.01),体重提高22.16%(P〈0.01),胎平均产仔降低3.95%,断奶成活降低4.47%。金桥蓝狐群体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外貌整齐一致,性状的变异较小。F6成年公狐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5.3%,成年母狐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3.8%。  相似文献   

12.
采用0.2%中性蛋白酶Ⅱ和0.25%胰酶:0.02%EDTA(1:1)“两步酶”消化法从羊驼背部皮肤分离得到羊驼毛囊干细胞。用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K-SFM)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曲线表明,不同代次毛囊干细胞接种前3d生长缓慢,4~6d进入倍增期,有无限增殖的趋势,所分离的羊驼毛囊干细胞具备毛囊干细胞特征(体积小、立体感强),呈现未分化特征;CK19、CK15、81-integrin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第3、5、7、9代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7±2.27)%、(47.0±3.46)%、(46.3±3.18)%和(43.3±3.76)%。结果表明,用“两步酶”消化法成功分离获得羊驼毛囊干细胞,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K—SFM)可使羊驼毛囊干细胞体外维持未分化状态并传代至12代。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5月,对徐州睢宁养殖场的10只黑天鹅雏鸟的体重、体长、尾长、嘴峰、嘴裂及跗跖等外部特征和体温进行测定,运用Logistic生长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显示出雏鸟外部体征发育呈现一定的顺序,符合重要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1)1~5日龄,雏鸟的体重呈下降趋势;雏鸟的嘴峰、跗跖基本不生长;体温升高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健全。(2)6~30日龄,雏鸟体重开始增长;嘴峰生长迅速;体温逐渐上升,体温调节能力迅速增强。(3)31~90日龄,体重迅速增长;跗跖生长迅速,体温逐渐达到恒定。(4)90~120日龄,体重及各外部体征的生长都很缓慢,体型已接近成体,不断完善身体各部的机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骨龄学方法,对半人工养殖的120只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进行年龄鉴定,将样本分为6个年龄组(2~7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林蛙的性成熟年龄、生长速率及性别二型性等。结果表明:林蛙性成熟年龄为3岁;雌蛙平均体长(64.79±8.41)mm显著大于雄蛙平均体长(60.83±4.46)mm(P〈0.05)...  相似文献   

15.
应用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采用常规与微量给药技术,进行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试验,10月下旬给药,翌年3、5月份两次触摸检查牛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并设阳性对照组,评价两种给药技术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两次检查阳性对照组平均感染率为39.15%,平均感染强度6.75(1~17)个;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常规剂量100、200、300μg/kg试验组牦牛两次检查平均治愈率和驱虫率均达100.0%;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微量10、20、30μg/kg防治组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6.3%、94.2%和100.0%,驱虫率分别为79.7%、93.2和100.0%。使用安全。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0.2mg/kg后54.00h,牛奶中的埃普利诺菌素浓度达到峰值7.38±2.61ng/m L,低于美国(12 ng/m L)和欧盟(20ng/m L)规定的埃普利诺菌素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不需休药期;皮下注射0.4mg/kg后56.00±26.31h,牛奶中的皮下注射浓度达到峰值6.98±2.98ng/m L,低于欧盟规定(20ng/m L),不需休药期,高于美国规定(12ng/m L),需休药期。适合当前家畜健康养殖中对牦牛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北部宜川县黄龙山区捕获的10只(4♂,6♀均成体)麝类标本,经鉴定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1758)。它与分布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大巴山一带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有明显区别,二者不同处为:1)原麝背毛终身具淡黄褐色斑点,而林麝成体无斑点;2)原麝体型稍大,体长一般800.00~900.00 mm,林麝体型稍小,体长一般700.00~800.00 mm;3)原麝头骨之泪骨宽度大于长度,林麝头骨之泪骨一般长宽相等。标本现保存在陕西省宜川县林业局。原麝发现于陕西省北部的黄龙山区,是继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山西6省(自治区)之后的第7个新的分布省。原麝资源的不断扩大,对于保护及利用这一珍贵物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用24只3月龄、体质量(13±1.0)kg的雄性波尔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试验期60d。Ⅰ组为对照组(饲料添加微量元素);Ⅱ组(低剂量组)、Ⅲ组(中剂量组)、Ⅳ组(高剂量组)分别肌肉注射"生命元"0.5,1.0,2.0mL/kg。试验前1d及试验后15,30,45,60d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及免疫复合花环率(ICR);试验后30,45,60d测定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周期指标。结果表明:(1)"生命元"能提高波尔山羊血液中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且在试验后45,60d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2)"生命元"能够提高波尔山羊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强波尔山羊的红细胞免疫功能。(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同程度降低G0/G1期和DNA的百分含量,提高S、G2-M期DNA的百分含量以及细胞分裂指数(PI)和DNA百分含量,并在一定时期呈现显著性(P〈0.05或P〈0.01)差异,并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黄金二白散”的抑菌及消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平板打孔法进行了“黄金二白散”的抗炎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抗炎试验,小鼠耳平均肿胀度低剂量组为(1.25±177;0.78) mg,中剂量组为(0.51±177;0.38) mg,高剂量组为(0.42±177;0.35) mg,试验3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体外抑菌试验,“黄金二白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值为21.7 mm,对痢疾杆菌的抑菌值为17.4 mm,对绿脓杆菌的抑菌值为14.6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值为16.4 mm,对变形杆菌的抑菌值为28.3 mm.[结论]“黄金二白散”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皆敏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与庆大霉素相比,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丽江猪是近年在云南丽江新发现的猪种遗传资源,笔者对丽江猪的体型外貌、体尺、胴体组成及肉质性状等种质特性进行测定。结果:丽江猪公、母猪体重分别为(60.71±4.93) kg和(54.11±12.88) kg,体高分别为(65.72±6.11) cm和(64.66±6.10) cm,体长分别为(105.64±9.61) cm和(102.18±10.51) cm,眼肌面积分别为(24.13±6.08) cm2和(23.62±6.16) cm2,瘦肉率分别为(40.09±3.17)%和(41.71±5.05)%,失水率(19.50±5.03)%,粗脂肪(15.71±4.68)%,pH(6.18±0.13),大理石纹(3.6±0.57)。丽江猪肉质各项指标均符合优质肉范畴,属于肉脂兼用型猪种,且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具有较高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EM口服液在果洛地区的牦牛犊中进行了增重试验,同时与消维康口服液、畜痢灵口服液的增重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EM组、消维康、畜痢灵和对比照组牦牛犊分别比实验前增重31.10±4.0864kg,29.94±4.6441kg,25.98±3.7498ks和19.78±4.2584ks:其中:EM组比对照组平均增重多11.32kg(P〈0.01);比畜痢灵组平均增重多5.12ks(P〈0.05);比消维康组平均增重1.63kg(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