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养鹿业的现状前景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国内外养鹿业现状及阻碍我国养鹿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养鹿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1 新疆养鹿业现状 新疆养鹿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预热期,到9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在这期间.新疆养鹿业得到过丰厚的回报,创新了辉煌的历史.农二师党委在畜牧业工作会曾提出"南鹿北养"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从而掀起新疆养鹿热的高潮,于是我区养鹿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鹿产品历史最久的国家,人工养鹿已有200多年。受养鹿业高额利润吸引,近10余年全球掀起了养鹿热,我国梅花鹿和马鹿总数增长一倍以上,已达50万至60万头。与此同时,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北  相似文献   

4.
<正>一、养鹿业现状近几年我国养鹿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作为我国养鹿业主要产品的鹿茸价格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及部分驯鹿茸、赤鹿茸的冲击,呈现持续低迷的状态另一方面鹿饲料的价格与前几年相比攀升比例很高,鹿的饲养成本上涨,作为以鹿茸为主导产品的养鹿企业及个人,难以实现赢利,部分企业及个人呈现亏损的情况;而且受鹿茸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近几年仔鹿的价格也非常低,导致养鹿企业及个人养殖母鹿的信心大大降低,对母鹿及产茸低的公鹿淘汰比例增加。总之,我国养鹿业目前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整个产业处于调整和产业转型期。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一些畜牧权威人士曾预言,养鹿业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朝阳产业。中国是养鹿大国,鹿饲养遍布于全国各地,鹿肉资源丰富,是获取优质动物性蛋白食品的很好途径[1]。  相似文献   

6.
<正>鹿结核病(Deer tuberculo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养鹿业危害巨大,梅花鹿等多个鹿种均可感染本病,严重制约着养鹿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研究表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是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养鹿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对鹿养殖业危害巨  相似文献   

7.
1.养鹿业发展较快:当前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全国鹿的存栏数居世界之首。近几年来,利用鹿开发了不少强身健体的系列产品。2.獭兔业行情看好:入世后我国的獭兔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养鹿业面临着一个发展的问题,怎样客观地、冷静地看待、分析我国养鹿业的发展形势,是关系到这个产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应勇敢地迎接养鹿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连续10年养鹿业的高回报率,促使了国外养鹿业快速发展。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养鹿业逐步成熟,由原来的跟在我国后面学步,到目前已成为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挤占了我国鹿茸在韩国、香港和东南亚市场的占有量,影响了我国鹿茸的出口。新西兰、澳大利亚饲养的欧洲赤鹿属放牧型鹿,饲养方法粗放,养殖成本低,过去他们养鹿的目的是肉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养鹿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养鹿业面临入世后的严峻挑战 ,基于国内和国际区域性养鹿业的现状和形势 ,从几方面扼要阐述了我国养鹿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祁连是我国马鹿和白唇鹿的主要产地之一,又是我省养鹿业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如何利用祁连山区丰富的野鹿资源和自然条件,发展本地区养鹿业,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一、养鹿业的历史及现状祁连县养鹿业分为国营鹿场和社办鹿场。目前,全县共驯养各类鹿1,211只(1983年初存栏数)。1982年产茸800余斤,质量、产量都居我省养鹿业中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养鹿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鹿业的市场行情、鹿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用品的开发状况、鹿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鹿业的发展趋势 4个方面概述了近 3年来我国鹿业的变化动态 ,着重论述了鹿茸的行情变化 ,销路走势 ,鹿只销售价格的变化以及形成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布鲁氏菌病在我国北方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三省区的流行、分布、危害程度等情况,在本调查中,以富有代表性的12个梅花鹿场共1014份血清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ELISA)检测,以期进一步为检疫、防疫部门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确保养鹿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人工养殖在我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梅花鹿能量代谢与能量需要方面研究的回顾,总结了成年公鹿绝食代谢产热量、维持能量需要量、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不同生理时期饲粮中适宜能量浓度以及能量需要量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从麝香的重要作用,麝香来源,天然麝香与人工麝香的比较,野生麝资源状况和发展麝资源等几个方面对麝香资源与应用进行了概述,针对麝香长期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医疗用药的问题,根据我国50多年的人工养麝经验,指出人工养麝是保护野生麝资源和实现天然麝香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并就我国人工养麝概况,人工养麝发展存在的问题,突破人工养麝的瓶颈问题,实现产业化养麝保障麝香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国梅花鹿养殖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梦  尹峰 《野生动物》2008,29(1):47-49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5年6~12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梅花鹿养殖情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9 465家养殖场,圈养繁殖梅花鹿452 355头.其中养殖梅花鹿数量最多的是吉林省,养殖场5 985家,目前存栏量278 000头.2004年全国生产梅花鹿鹿茸73 t,吉林省居全国首位,年产量约为21 t,占总数的28.8%.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我国梅花鹿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结核病在吉林省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吉林省养鹿业富有代表性地区的18个鹿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856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核杆菌Ag85-East6-mpt70抗原多联表达蛋白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检测,调查吉林省鹿结核病流行情况,结果发现,吉林省地区鹿群中存在结核病病例,且各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防疫部门应加强防控,防止疫病扩散。  相似文献   

17.
麝香是由鹿科动物马麝和林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为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和世界四大名香之一。介绍了马麝和林麝的动物形态特征以及麝香的采集加工方法、商品质量与鉴别方法及产销情况,并展望了麝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选用8只雄性成年梅花鹿,6只雄性成年东北马鹿,在我国传统饲养模式下,每月采集鹿血液样品,进行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生长激素(GH)浓度年周期变化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梅花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4月份上升较高,5月份略有下降,到6月份达到一年周期变化的最高值,7月份开始逐渐下降,7~10月份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11月至翌年3月,梅花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从翌年4月开始,IGF-1水平又开始回升。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在夏季的4~7月份相对处于较高状态,2月份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为一年中的最低水平。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相对比IGF-1质量浓度水平高,且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②马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4月份较高,5月份略有下降,到6月份达到一年周期变化的最高值,7月份开始逐渐下降,7~10月份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11月份略有上升,从12月至翌年3月,马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从翌年4月开始,IGF-1水平又开始回升,5月份同上一年的变化规律,又有一个下降的水平。马鹿血清GH质量浓度全年均较为平稳,但在夏季的4~8月份相对处于较高状态。③梅花鹿与马鹿血清IGF-1及GH质量浓度变化同步,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点,梅花鹿血清IGF-1及GH水平均高于马鹿血清IGF-1和GH水平,梅花鹿IG  相似文献   

19.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花鹿南方亚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级,仅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浙江西北部,分布区域日益萎缩,分布区之间隔离程度较大。江西桃红岭是该亚种分布区之一,为保护该亚种,1981年成立桃红岭自然保护区,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解桃红岭野生梅花鹿现生种群数量,评估保护区过去30 a的保护成效,我们于2011年秋季采用直接计数的广义样线法开展梅花鹿种群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梅花鹿数量为365只,密度为2.92只/km~2,近年来梅花鹿种群增长较慢。经过30 a的保护,该保护区自然植被正在演替恢复。然而,当地的顶级植物群落可能并不是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因此,近年来,梅花鹿向保护区外扩散趋势明显,由此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