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等农业教育的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生态危机面前,教育生态化成为高等农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教育生态化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新的文化价值观、开放的运行体制,即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育系统。高等农业教育具有明显盼生态特征和生态化的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教育生态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2.
全面认识高等农业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农业专业人才的重担,其培养的人才的创新能力更直接影响“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农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管理创新;高等农业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农林院校在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因此,加强农林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行为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与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农业强大是工业强大、国家强大、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保障,才能稳住经济大局,国家才有应变局、开新局的底气。当今世界因粮食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的事件屡见不鲜,揭示了农业科技水平及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在国家安全中占据“基础地位”和“核心地位”。在当今世界刚刚开启第三次农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是摆脱粮食危机的关键,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生态型智慧农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生态型农业模式。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任务,中国要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价值观的生态型智慧农业发展之路。本研究剖析了世界粮食危机的根源,评析了新时代中国粮食稳产增产的保障措施,阐释了科技创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勾勒了中国未来农业“生态与智慧融合一体”的特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略论WTO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及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要进一步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要做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这篇章,要改革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改革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高等农业教育要高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五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培养推广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与途径曹桂荣(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作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决策,高等农业专科教育在实现“科教兴国”及“科教兴农”伟大决策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展望21世纪,面对我...  相似文献   

7.
努力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将服务首都农村和农业作为己任,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以选任“村官”助理为途径,在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方向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经过三年恢复和“六五”期间的大力发展以后,在“七五”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65所,在校生达11.9万人,其中研究生0.38万人。“七五”期间,不断探索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如何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了多种形式招生、多种规格培养、多种渠道就业的“三多”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方针;在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农业教育战线,需有一支“异军”突起,这就是农业师范教育。 众所周知,师范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师资。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教育的师资却不是由师范院校培养,而是依靠自我补充的。由于一般农业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提供师资,而是农业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技术人才,因之对农业教育,特别是中等农业教育的师资需求,在质与量两方面都难于适应。高等农业院校既每每因“近亲繁殖”难于提高师资质量,中等农业学校师资又往往以一般高等农业学校的毕业生充任,但由于缺乏从事教育这一大不同于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职业素养而难于胜任,直接影响了我国中等农业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层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以古老的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是融合了农村人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面临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具有互惠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高等农业教育的创新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学科建设明显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优质生源不足、传统农业学科专业人才比例下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不高等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看,高等农业教育需要把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从“职业”转移到“人的发展”上来,并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招生培养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加以改革或强化。  相似文献   

12.
对加入WTO后中国农业所受到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科研实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应对“入世”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素质是影响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设一支具有“双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双创型”人才,对高等农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限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师资引进、师资培养、生产实践锻炼、产学研实训、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的途径,为高等农业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双一流”建设赋予高等农林院校的时代重任。高等农林院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系统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人才支撑、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三个面向”的方针,对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红与专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必须同农村经济实践结合。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改革教学思想、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就是说,高等农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类别、规格对路,而且具有适应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实行“三个面向”,培养“四有”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在我国,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我们培养的农科毕业生,大多知识面狭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业标准化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农业的基础首先是标准化问题。新时期对农科大学生加强农业标准化教育,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满足"三农"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亟需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业标准化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业标准化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因而培养创新人才将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形势和挑战,笔者认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学校办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基地,多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新兴院校.这有利于优化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地方高等院校找准最佳生态位,促使自身健康稳步地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农业部赴澳农业教育考察团1.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教育系统完善澳大利亚农业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中等农业应用推广人才的培养;农民普及教育。澳大利亚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任务由综合大学、高等教育学院以及技...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为了培养出农村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高等农业教育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的传统观念,确立起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出既有较高科技水平,又有较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