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CP基因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FM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和点免疫(Dotbo  相似文献   

2.
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IBDV保护性抗原VP2的质粒,以SphI消化,然后用T4噬菌体DNA聚合酶将末端补平,产物纯化后再以SalI消化一次,经再次纯化后与SmaI和SalI分步酶切的鸡痘病毒插入载体pFG1175-1相连,使唤基因顺向插入到载体P75启动子下游,得到含IBD VP2基因的重组插入载体pFG VP2。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PRRSVB13株ORF5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ORF5。用该重组转移载体质粒与线性化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SVI G)基因组DNA(BaculoGold Linearized Baculovirus DNA)共转染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得到重组病毒AcMNPV  相似文献   

4.
用幼鸡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TBDV)Ts毒株,病毒颗粒经提纯后提取基因组dsRNA。根据已报道的加拿大OH株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976bp、774bp和997bp的三个部分重叠的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利用SP6,T7 异引物及PCR引物进行序列分析,并连接为一个寒带的大片段,结果表明,所克隆片段为2665bp的IBDVVP、基因的大  相似文献   

5.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原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Dot-IGSS),并确定了操作流程的最佳试验条件。应用该法对纯化IBD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1953ng/点,其敏感性为Dot-ELISA的8倍。特异性阻断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证明Dot-IGS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ot-IGSS和Dot-ELISA对54份自然感染法氏囊样品检测的阳性率为96.3%和92.5%(χ2=3.1179,P>0.05),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经济、安全等优点,可用于IBDV感染的特异诊断。本研究为免疫金技术应用于畜禽传染病的诊断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cDNA文库的建立及核酸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化铯-蔗糖超速离心法纯化了细胞培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CJ-801株)。经蛋白酶K消化,酚抽提得到的基因组RNA在AMV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双链cDNA,通过Sephacryl400柱层析得到400bp以上的大片段。将其重组到载体质粒pUC19的SmaI酶切位点上,转化大肠杆菌NM522株。通过α-互补鉴定重组体克隆,从而构建了IBDV的cDNA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出三个重组子作为用于IBDV诊  相似文献   

7.
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HBsAg及其前导序列(HBsAg+preS1+preS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II,分别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叶盘转化法得到转基因番茄及其后代。Southernblot杂交证明现任中外源基因已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中。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用HBsAg基因转化的番茄叶片和果实中都能表达HBsAg,而用含preS的HBsAg基  相似文献   

8.
用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RNA2的序列合成的两个引物,通过对BNYVV新疆分离物的RNA逆转录获得了BNYVV的外壳蛋白基因的cDNA,经PCR扩增后用T4聚合酶补平两端,克隆到pGEM-7Zf(+)质粒的Sma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筛选得到正向插入的重组质粒pGEB3。用PCR扩增和酶切均得到590bp的DNA片段。用ABI370A型DNA全自动序列仪测出该c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扩增IBDV VP2cDNA的引物,以纯化的IBDV-D78弱毒疫苗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约1.5kb产物。将PCR产物克隆到pUC19的Smal位点,经酶切图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出重组VP2cDNA质粒(pVP2)。将VP2基因正向插入FPV启动子LP23P2下游,连同痘苗病毒启动子P11启动的LacZ报告基因盒插入FPV转移载体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生长因子(EGF,PD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中,将卵母细胞平均随机的放入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2.5,25,50μg/L的成熟培养液和对照组中。实验2:在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过程中,将受精卵平均随机分配入5个不同培养液的处理组:(1)TCM-199+10%阉公牛血清(SS);(2)TCM-199+EGF+PDGF;(3)TCM-199+EGF;(4)TCM-199+PDGF;(5)TCM-199+无生长因子、其中EGF:50μg/L,PDGF:0.1μg/L。2,3,4,5组有0.1%PVA和0.3%BSA,并与颗粒细胞单层协同培养。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方法与Lu等(1987)报道的相同。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与对照组无差异(89.0%,92.4%,P>0.05),而浓度为0,2.5,25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6%,82.3%,84.3%,P<0.05),在囊胚率和第7d一级胚胎率上各组均无差异。EGF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