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苗期生长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0 个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为材料,对无性系苗期苗高生长进行Logistic 模型构建,探讨不同无性系苗期 生长过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苗高生长呈“S冶型曲线,利用Logistic 方程进行拟合,拟合 系数超过0.88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变异来源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苗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1)。 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平均速生点为第176 天,平均速生期持续时间为44 d,速生期平均苗高总生长量为31.43 cm,速生期内苗高日生长平均值为0.72 cm。极值k 与苗高年生长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k 值可以作为苗期苗高 生长的评价指标。苗高最终生长量与速生期内平均生长量达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毛白杨苗期苗高生长与速生期平 均生长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采用指数函数模型对16个1年生楸叶泡桐无性系嫁接苗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光合速率(P_(max))、暗呼吸速率(R_d)、最大浄光合速率(P_(nmax))、光补偿点(I_c)、光饱和点(I_(sat))和可利用光幅度(PR)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的差异(F=6.632~9.880),7个光响应曲线方程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17.263 1%~36.551 5%,说明不同无性系间光响应曲线各特征参数差异较大,可以利用的改良潜力较大。依据方差分析结果初选出CSD08、CHN01、CSD06和CHB02等4个光合特性优良的无性系。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参试无性系分为4大类,不同类之间无性系各光响应曲线方程特征参数均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的差异(F=5.220~17.708),其中第I类无性系(CSD08、CHN01、CSD06)为具有α、P_(max)、P_(nmax)、I_(sat)、PR最高或相对较高,R_d、I_c相对较低等特性,可以作为复选出的苗期光合生理特性优良的楸叶泡桐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以6个西丰杨无性系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苗高的差异显著,而根径的差异不显著,选择出高生长量超出对照20%的3个无性系,作为本区域的初选优良无性系,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这3个无性系的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数学模型,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3个无性系速生点出现较早,持续的时间又较长,说明这3个无性系能充分适应当地的环境,具有最大的生长潜力,3个无性系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基本相同,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较大(平均为57.74%),说明速生期的生长量决定着整个生长期的生长量,因此应重视速生期的苗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杨、小青杨、青杨和甜杨为亲本,采用花枝土培加温生根法进行人工杂交,对杂交无性系苗期的生长节律、超亲优势及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共获得种子10 115粒、幼苗6 676株,出苗率为66%。各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进程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无性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2年生LX-6生长量最大,树高和胸径超亲优势达22.06%和42.93%,分别比CK高出35.18%和48.17%,LD-3次之;无性系内不同个体间生长量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最高达32.27%。各无性系物候期以封顶期极差最大38 d,展叶盛期极差最小5 d;CL-2生长期天数最长204 d,TL-13最短179 d;影响各无性系生长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后期物候期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析施肥对白桦苗期年高生长节律的影响,以30个白桦无性系1年生盆栽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前期筛选的施肥配方对其分别进行间隔7、14、21 d/次的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自5月1日至9月29日,每隔15~18 d进行1次苗高调查。针对调查的所有苗高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利用方程分别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各无性系的苗高生长曲线模型进行拟合,Logistic根据曲线模型预测的速生期各参数变化规律,分析施肥促进白桦高生长的机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之间、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施肥处理与无性系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各处理下白桦无性系苗高生长均符合"S"形曲线模型,各处理下及各无性系的Logistic方程拟合系数均高于0.97。由施肥与对照处理下苗高生长模型参数比较可知,施肥显著促进白桦高生长的机制是延长了速生期的生长时间,增加了速生点处生长速度,提高了速生期苗高的生长量及日生长量。3种处理中以处理1效果最好,其苗高实测值较对照提高了62.89%;各无性系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有的无性系喜肥、有的耐瘠薄,而无性系W11、W5的适应性较强,在各种肥力条件下均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经过早期选择,对进入新种质备选材料库的7 个编织柳新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无性系生长进程呈S 型曲线,可以用Logistic 函数拟合,在南京地区最快生长期为5—8 月中旬;方差分析表明,新无性系JW4-5、JW0-5 的高生长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平均高生长量分别达150、157 cm,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试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经过早期选择,对进入新种质备选材料库的7个编织柳新杂种无性系进行了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无性系生长进程呈S型曲线,可以用Logistic函数拟合,在南京地区最快生长期为5—8月中旬;方差分析表明,新无性系JW4-5、JW0-5的高生长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平均高生长量分别达150、157 cm,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试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瑞典能源柳引种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乡土树种红柳为对照(CK),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苗圃,对引种的8个1 a生瑞典能源柳无性系进行物候、高与地径的生长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8个瑞典能源柳无性系均能在杨陵地区完成正常的生长周期,并且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与CK差异显著(p<0.05);(2)除瑞能D,瑞能1与红柳只有一次高生长高峰期外,其它无性系都有2个高生长高峰期,高的生长速生期集中在5月下旬-7月中旬,其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47.1~59.6.(3)9个柳树无性系均有3个地径生长高峰期,但是生长高峰期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地径生长速生期集中在5月下旬-7月上旬,其净生长量占全年的35.8~51.6.(4)8个瑞典能源柳无性系生物量总量都高于CK,并且除瑞能1外,都与CK差异显著,其中瑞能C,瑞能E,瑞能2三个无性系根系生物量也与CK差异显著,证明其根系发达,可能比乡土红皮柳更适宜西北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9.
楸树无性系苗期年生长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楸树30个无性系苗期苗高和地径的年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分析了年生长动态规律及生长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楸树无性系苗期年生长高度符合"S"型生长曲线。分别以苗高和地径划分苗木的年生长阶段,其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分别为93~136 d和57~120 d,苗高、地径拟合值与苗高、地径实测值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 3和0.816 8。无性系的苗高与速生期始期、速生期结束期与速生点、地径与速生期始期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修枝接干对泡桐年生长节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研究以确定促进接干生长的最适修枝强度为目的 ,对 3年生修枝接干泡桐 ,分别 7种处理 ,对其 8项重要生长指标的年动态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其年生长过程均可用Richards函数曲线进行可靠描述 ,并分别确定了速生点、速生期开始及结束时间、速生期、生长期、最大连日生长量、平均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等 8个生长参数 .分析了修枝接干对各项指标诸生长参数的影响 ,表明在修枝后保留下层 3~ 6枝具有相对较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 ,较高的平均连日生长量、最大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 .从而不显著降低原主干的下部径生长 ,并一定程度的促进其上部径生长 ,同时使接干的高、径生长和接干形率达相对较高水平 ,在不显著降低其原主干材积生长量前提下 ,极显著的提高其总材积生长量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疆伊犁州引进的426个杨树品种(无性系)两年生林木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筛选出速生品种,为该地区杨树的良种选择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生长状况,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树高和胸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结果可将426个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分为三大类:第Ⅰ类为生长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4.2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4.89 cm;第Ⅱ类为生长较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3.57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3.84 cm;第Ⅲ类为生长慢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2.8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52 cm。筛选出杨树优良品种(无性系)220个,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快型的95个,树高和胸径生长较快型125个,占总数的50%以上。【结论】初步筛选出220个杨树优良品种,这些杨树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在伊犁河流域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疆伊犁州引进的426个杨树品种(无性系)两年生林木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筛选出速生品种,为该地区杨树的良种选择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生长状况,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树高和胸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结果]可将426个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分为三大类:第Ⅰ类为生长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4.2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4.89 cm;第Ⅱ类为生长较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3.57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3.84 cm;第Ⅲ类为生长慢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2.8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52 cm.筛选出杨树优良品种(无性系)220个,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快型的95个,树高和胸径生长较快型125个,占总数的50%以上.[结论]初步筛选出220个杨树优良品种,这些杨树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在伊犁河流域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杨树无性系扦插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田间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欧关杨107号等7个杨树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的苗高年生长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表达7个杨树品种的苗高年生长动态,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苗木生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日生长量最大的时间大约出现在第118d左右,速生期出现在第93d到142d,持续时间约50d,占整个生长期的24%左右,但生长量却占年总生长量的58%。  相似文献   

14.
兴城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兴城油松种子园,经过两年对具有代表性的12个无性系各3个植株的生长状况做了定期观测。按主梢年生长量判断,该种子园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差异是显著的。生长周期呈典型S曲线。顶梢长度生长与气温关系最密切,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时开始速生期(>0.4厘米/天),持续30—48天。各无性系顶梢年生长量与速生期天数,最高日生长速率以及顶梢上针叶束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侧枝萌动时间与顶梢一致,但结束较早,第二轮枝生长速度最快,向下各轮有减慢趋势。直径生长较顶梢长度生长约晚10—15天,且在6月底—7月初有停滞现象。直径和长度生长顶峰值出现时间相互错开。  相似文献   

15.
紫薇部分速生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出适合苗圃培育的紫薇无性系品种,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初选的10个速生性状比较明显的紫薇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调查分析各无性系间幼苗苗高、50 cm地径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大华6号’苗高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24.3714 cm),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0514 cm);‘岱2号’苗高和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次之,这2个无性系是具有明显速生性状的紫薇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16.
对砂生槐4个种源的种子、幼苗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显著。种子性状千粒重以拉萨种源的最重,达37.64g,朗县种源种子最长,达0.50cm,拉萨、日喀则产种子形态为卵圆形,米林、朗县产种子形态为长卵圆形。砂生槐苗高生长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苗高生长期131~134d,速生期46~57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为61.0%~62.3%。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拉萨种源的生长量最大,一年内积累的干生物量最多,朗县种源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方法】以银白杨×新疆杨杂交的8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北屯、玛纳斯和伊犁实验区进行区组设计,监测每年的胸径、树高,对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8个无性系在三个试验区间的生长差异明显,8个无性系的高生长量明显大于径生长量,且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个无性系材积增加量在三个试验区间的差异显著。其中,北屯试验区108无性系的材积增加最大,为0.774 4 m3,527和184无性系次之,分别为0.725 5和0.667 7m3;玛纳斯试验区内536、108和389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分别为0.271 0、0.243 2和0.183 0 m3;伊犁试验区内8个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为0.269 5~0.336 6 m3,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单一的生长表现上,108、184、527、536无性系的高径生长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中,108无性系表现突出,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8.
樟叶槭与橄榄槭是我国自然分布的2种槭树。通过在南京的引种试验,探讨了2种槭树苗期生长特性及育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沙藏催芽越冬,沙床弓棚育苗具有发芽早、出芽快、发芽率高的特点。樟叶槭平均发芽率为92.20%,发芽持续时间10-20d;橄榄槭发芽率82.55%,发芽持续时间为20-30d。樟叶槭苗期生长速度较快,年均高生长量为62.40cm,速生期生长量43.20cm,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9.23%;橄榄械苗期生长速度较慢,年均高生长量为26.40cm,速生期生长量为21.80cm,占全年总生长量的82.57%。橄榄槭苗期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樟叶槭苗期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2种国产槭树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叶槭与橄榄槭是我国自然分布的2种槭树.通过在南京的引种试验,探讨了2种槭树苗期生长特性及育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沙藏催芽越冬,沙床弓棚育苗具有发芽早、出芽快、发芽率高的特点.樟叶槭平均发芽率为92.20%,发芽持续时间10~20 d;橄榄槭发芽率82.55%,发芽持续时间为20~30 d.樟叶槭苗期生长速度较快,年均高生长量为62.40 cm,速生期生长量43.20 cm,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9.23%;橄榄槭苗期生长速度较慢,年均高生长量为26.40 cm,速生期生长量为21.80 cm,占全年总生长量的82.57%.橄榄槭苗期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樟叶槭苗期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欧美杨无性系925号、2223号、3512号和4395号的苗木生长量、抗病性以及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3512号苗期抗病性强,其1年生苗木叶片平均受害率和感病指数分别为16.96%和7.91,比抗病的107号杨低21.0%和30.9%。无性系925号和2223号速生,幼树生长量超过或接近速生的107号杨,抗病性中等。无性系4395号生长速度和抗病性均较差。造林试验初步表明,4个欧美杨无性系在陕西关中和陕北都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