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98篇
园艺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地利黑松为欧洲黑松(pinus nigra)的一个变种,天然分布于奥地利南部、意大利中北部、波兰南部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亚尼。分布区年降水量为600~1000mm。它是寒温带山地树种,耐寒性强,垂直分布范围250~1800m,适宜于在各种土壤中生长。其主干通直,主枝短,分枝密,木材坚硬,根系发达,抗性强,是荒山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我国引种奥地利黑松已有多年历史,现在北京、辽宁、庐山、  相似文献   
2.
杨树新品种介绍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本课题组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地引进杨树品种200多个。本文选择生产上常见的、已鉴定的,或是新近培育出的9个杨树品种加以介绍,并对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确评价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新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黑杨派和白杨派的18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84对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2对,再利用12对SSR荧光引物构建18个杨树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依据遗传相似系数构建聚类图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引物共检测到91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为4~12个,平均为7.6个,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482 8,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801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94 8;通过引物PMGC-2385和PMGC-2500构建了18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将全部无性系区分开。UPGMA聚类分析表明,18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49~0.97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64,黑杨派与白杨派无性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分别在0.681~0.978和0.549~0.912,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18个无性系被分为黑杨与白杨2大类及6个亚群,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8份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STR分型检测技术在杨树资源的鉴定与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苗期抗寒性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洲黑杨×青杨派7个杂种无性系与中绥12和陕林4号2个对照无性系的1年生休眠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各无性系枝条的失水率、半致死温度、丙二醛(MDA)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与POD酶活性共6项指标,依据各项测定指标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极显著(p0.01),抗寒性大小依次为07-69×青106-57×川106-69×卜1中绥1207-西大寨×卜1陕林4号08-69×青208-69×青4E24-01;无性系07-69×青1在6个抗寒鉴定指标的评价结果中均表现最好,属于抗寒无性系,可为杨树生产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人工冰冻处理和电导法测定了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花旗松和油松4个针叶树种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电解质渗出率,然后用Logistic方程进行配合,求算组织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花旗松耐受低温能力强,组织半致死温度-20.6℃,美国黄松耐低温较差,半致死温度-10.7℃,奥地利黑松与油松接近,居于二者之间。花旗松针叶组织的束缚水含量及其与自由水比值最大,抗性强;美国黄松自由水含量高,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小,抗性弱。综合比较结果,花旗松抗寒性最强,美国黄松最弱,奥地利黑松和油松居中。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以毛白杨85号( Populus tomentosa 85)叶片为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基础上,从预培养时间、浸染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添加AS(乙酰丁香酮)5个方面,以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作为转化率的衡量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毛白杨85号遗传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筛选的高效转化系统为:农杆菌活化菌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染5min,共培养4d。毛白杨85号叶盘转化率可达40.0%。该研究为利用叶盘法开展毛白杨85号基因转化培育抗逆新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油松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迁地保存库营建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白杨新杂种I-101×84K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I-101×84K杨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S为合适的基本培养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诱导I-101×84K杨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6-BA0.3 mg.L-1+NAA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02 mg.L-1+蔗糖15 g.L-1+琼脂6 g.L-1为宜,生根试管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对试验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大量元素浓度过高和多次继代可引起试管苗的玻璃化。  相似文献   
9.
以毛白杨×响叶杨,毛白杨×84K杨2个新杂种的无菌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其植株再生能力,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建立起有效的茎段增殖快繁途径。结果表明,毛白杨×响叶杨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1 mg/L,茎芽诱导率为93.3%,平均分裂芽数为6.38个。毛白杨×84K杨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1.00 mg/L+NAA 0.01 mg/L,茎芽诱导率为90.0%,平均分裂芽数6.00个。毛白杨×响叶杨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NAA 0.15 mg/L,生根率达到86.7%,毛白杨×84K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NAA 0.15 mg/L,生根率96.7%。  相似文献   
10.
以响叶杨×84K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响叶杨×84K杨的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TDZ 0.0015mg/L+NAA 0.05 mg/L,茎段不定芽再生率可达91%,MS+TDZ 0.001 mg/L+NAA 0.01mg/L,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可达70%;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2MS+NAA 0.01 mg/L+IBA 0.1 mg/L,生根率可达100%.在碳源对生根率影响的研究中,蔗糖的影响最大,生根率可达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