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蒋绿林  高玉明 《油气储运》1995,14(6):21-23,39
对憎液表面的水力摩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中憎液表面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试验工质采用水和7号机械油。试验结果表明,内衬聚四氟乙烯管较普通钢管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对工质水而言,其减阻效果大约为12%,对7号机械油面言,其减阻效果为6%左右,减阻效果取决于壁面材料对介质的憎液程度,即聚四氟乙烯对水的憎液性能比对7号机械油的好。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管道的减阻与天然气减阻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流体管道的流动规律和减阻增输机理,指出天然气管道的减阻原理是抑制贴壁薄层(厚度等于粗糙度)内的气体脉动。认为管壁内涂、壁面薄液膜、凝析液中注入液体减阻剂和在管道内壁上吸附气体减阻剂是天然气管道有效的减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减阻剂应是一种具有极性端和非极性长链的分子聚合物或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甘薯脱毒苗不同培养载体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薯7号和鲁薯8号脱毒甘薯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不同载体栽培技术研究。试验采用棉纤维(液固相)、固体(固相)和液体(液相)3种培养基;在以棉纤维为载体的培养体系中,试管苗生长速度快,植株生长健壮,整个生长状况明显高于液相和固相,相对于固相而言,可节约30%以上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液体沿固体壁面滑移减阻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固液两相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液本沿固体表面滑移的机理。当液体沿固体表面的流速超过临界速度时,出现滑移,学样能实现减阻;否则液体与固体边界同速。固液间的粘附功越小,并且液体的粘度越大时,临界流速越小,越易实现滑移减阻,并为滑移减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非光滑表面尺寸及组合布置位置对汽车气动性能的影响.以MIRA阶梯背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CFD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位置组合模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光滑表面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减阻机理.结果表明,行李舱盖,车身尾部和车身底部组合布置非光滑单元体减阻效果最佳,减阻率为5.90%.非光滑表面通过改善汽车的尾部涡流,降低了模型压差阻力;同时通过改变近壁面气流的流动状态,降低了车身表面的气流速度,减小车身的摩擦阻力.  相似文献   

6.
依据减阻剂减阻机理,分析并研究了影响液体管道加剂增输效果的各种因素,除减阻剂本身分子结构、摩尔质量及管道液体中减阻剂含量外,还有壁面附近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液体脉动的强度及含有定向减阻剂分子液体层的厚度等。如果两条管道中影响增输效果的因素相同或相近,则两条管道的加剂增输率相等或接近。利用室内环道预测工业管道注剂增输率的原理是调节室内环道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与分布。  相似文献   

7.
利用烷基醇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生成烷基磷酸单酯,使其进一步与烷基硅氧烷反应,得到烷基链分别为12个碳和18个碳的六元环烷基硅氧烷-磷酸酯化合物,作为天然气管道缓蚀型减阻剂.其减阻机理包括管道壁面粗糙度降低而减阻及弹性分子膜产生移动波而减阻.在50℃和质量分数为5%的NaCl中性溶液腐蚀条件下,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测得烷基链为12个碳时缓蚀效率为86.7%,烷基链为18个碳时缓蚀效率为83.9%;通过模拟环道测得烷基链为12个碳时减阻率为10.6%,烷基链为18个碳时减阻率为11.2%.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有效防治栀子炭疽病的药剂,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了6种杀菌剂对防治栀子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栀子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2次施药后7d,450g/L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与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水乳剂1500倍液无显著差异,且对栀子植株无明显的药害,可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了解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速敏伤害、严重的水敏伤害、中等偏强-强酸敏、中等偏强-强碱敏、中等偏强-强盐敏、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及结垢伤害。对南堡油田现有几种入井液体系的储层进行了保护效果评价,结果表明,2%KCl、2%NH4C1、1.20g/cm^2普通压井液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其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1.20g/cm。优质压井液、微泡修井液具有优良的储层保护效果,其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固化水储层保护效果较差。渗透率恢复值只有53.1%,通过加入3%破胶荆后,渗透率恢复值达93.7%,储层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花生疮痂病是近年来辽宁省辽西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由于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缺少了解,致使当地花生生产损失严重,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辽宁新兴花生种植业的威胁。试验通过选用6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升势800倍液、万兴1000倍液、爱克800倍液防治花生疮痂病效果较佳,防效分别为89.9%、79.7%、78.2%,增产幅度分别为60.8%、57.7%、42.3%,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减阻剂在我国输油管道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胡通年 《油气储运》1997,16(6):11-14
减阻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制品,能减少液体在管道内流动的摩阻。国外在7工就开始将减剂应用在原油管道上,我国于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原油管道上进行减阻剂的试验。对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和特性作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利用国外减阻剂在国内几要输油管道上做应用试验的情况,大量的试验证明了减阻剂的减效果,同时指出,在我国的输油管道上的应用减阻剂有着广阔的前景,对输油管道的增输,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油品减阻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聚α-烯烃类油品减阻剂抗剪切性能差的问题,探讨了在油品减阻剂研究中引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依靠纳米粒子的微观效应提高减阻剂分子强度及抗剪切性能的可能性.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基于聚烯烃类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结合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讨论了利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制备复合油品减阻剂的基本构想,设计了合成方案,分析了技术关键点,展望了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高粘度流体输送过程中,用低粘度的流体局部置换高粘度的流体,可以降低附壁边界层的粘性从而实现管道内流体流动减阻。对管道内两种粘度流体环状流动进行了理论和计算研究,推导了滑移层厚度及流体粘度与流动流量、减阻、滑移速度等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滑移层变厚,其流速的增量会减小;当滑移层较薄时,流量增否取决于两层流体粘度之比;只有控制滑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范围输送效率才会最大;滑移速度与压差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降凝剂与减阻剂联合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金水 《油气储运》1997,16(11):34-36
为探索满输管道降低能耗的新途径,在秦京输油管道上进行了GY降凝剂与CDRLP减阻剂联合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含蜡原油管道中联合添加降凝剂与减阻剂,只有当油流的雷诺数不低于6000时,减阻剂和降凝剂才能同时发挥有效作用。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减阻率与摩阻损失变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含蜡原油管道中添加减阻剂后减阻率随管道距离增加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温下降,雷诺数减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成品油减阻剂区别于原油减阻剂的技术要求、制备方法、试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现场应用试验。利用简便安全的本体聚合工艺方法和常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的成品油减阻剂,减阻性能优越,研制的样品不会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在内的多种成品油的各项国家强制规定的技术指标造成不良影响。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现场应用试验表明,新型成品油减阻剂不但可为兰成渝管道未来增输提供一种灵活高效的技术手段,而且对我国其它成品油管道应用减阻剂实现增输降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减阻剂的模拟环道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减阻剂应用于输油管道可以达到增输或降压的目的,其性能评价是一个重要课题。阐述了利用环道进行减阻剂性能评价的原理,并给出了一套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对环道的装置构成、设计规格和水力学特征进行了介绍。测定了室内合成EP系列减阻剂的减阻性能,对减阻剂与流体相互作用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雷诺数在9000(对应管壁剪速1276s~(-1)左右时,减阻剂性能达到最大值,之后由于减阻剂的剪切降解导致减阻率降低;减阻率在加剂浓度约15mg/L时达到最大值,约7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现场生产试验数据,对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的原油粘度及摩阻进行了测定,对海底管道中摩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影响原油外输的摩阻规律,提出了降低原油外输摩阻的建议,对浅海原油外输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薄壁管道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署恒木 《油气储运》2001,20(3):25-28
在已进行过的关于管道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工作中,都只局际于化工或核工业使用的厚壁管道,对于输送油气的薄壁管道其表面裂纹庆力强度因子尚未见到有关文献报道,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超薄壁管道中一些轴向和环向表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近似计算公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轴向裂纹与外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基本相同,内表面裂纹的略大一点,两条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比单条裂纹的略大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