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葡萄的采前、采中管理,是确保第二年再夺高产的重要措施,同时,葡萄的科学贮藏与保鲜,是提高种植收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鲜食葡萄产量高,贮藏量相对较小,贮藏损失严重的问题,简述了葡萄品种、气候条件、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等栽培和管理技术以及采收环节等采前因素对葡萄贮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葡萄的贮藏保鲜对调节市场供应、增加收益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引起果农的重视。现就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采前管理要点为了提高葡萄的贮藏品质,在采前的果园管理中,要注意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春天施有机肥的同时,每...  相似文献   

4.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1采摘1.1采前管理为防止葡萄在贮藏过程中落粒和果柄干缩,在采前15~45天喷比久2000~4000mg/kg,或在采前3天左右喷萘乙酸50~100mg/kg加青霉素1mg/kg。1.2喷施化肥果实着色期,每隔7~10天叶面和果面喷施1次硝酸钙5g/kg,或磷酸二氢钾2~3g/kg,连用2~3次,以促进果实着色,增加耐贮性,并可预防后期软  相似文献   

6.
搞好葡萄的采前、采中管理,是确保第二年再夺高产的重要措施,同时,葡萄的科学贮藏与保鲜,是提高种植收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征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3-11185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葡萄采后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对葡萄采后保鲜技术冷藏、气调贮藏、辐射贮藏保鲜、钙对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涂膜保鲜、气体防腐保鲜、采前喷雾保鲜剂、臭氧保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无公害的保鲜方法如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紫外线处理、O3处理、变温处理等,将是今后葡萄保鲜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葡萄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浆果,水分含量高达65%~88%,含糖量达10%~30%,其余为有机酸、果胶、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等。葡萄在贮藏期间易萎蔫、落粒和感病腐烂。因此,贮藏保鲜的任务在于保持穗轴鲜绿硬实,果实风味纯正,减少腐烂、落粒及变色。根据以上特点,本文介绍如何进行葡萄保鲜。1采前管理a.修剪果穗①去软尖:剪去果穗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疏掉。b.巧用肥料为提高糖度和耐贮性,采前1个月主要以施磷、钾肥为主。c.防治病害在果实开始着…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葡萄生产、葡萄果实的特点,以及农村缺少低温贮藏的条件,本试验探讨在常温下用气调及化学处理,以筛选出葡萄保鲜的最佳方法。这些方法的保鲜原理,主要是降低葡萄呼吸速率,以降低消耗;同时,杀菌防腐,减少损失。 一、材料与方法 葡萄品种为白香蕉,8月30日开始贮藏,贮藏前果实已存放一周。 (一)处理 每个处理为500克。 1.对照,放入纸袋贮藏。 2.葡萄在10%CO_2气袋中放置1天,再放入纸袋贮藏。此法在葡萄进入贮藏期时,用高浓度CO_2抑制其呼吸。但葡萄在高浓度CO_2中时间不宜久,否则会中毒而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10.
<正> 注重鸭梨贮前的管理,是减少贮藏期间病害的重要环节。 1 采前要特殊照顾 采前半月应喷1次300毫克/千克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能增加鸭梨果实中的含钙量,明显降低或推迟贮藏期间黑心病的发病率。 2 适时早采 待贮鸭梨适时早采时防止鸭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没有后熟过程的水果,用于贮藏的葡萄,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葡萄成熟的标志是:糖分高,酸度低,芳香味浓,色泽鲜艳,有弹性。一般在果实含糖 16%~ 19%、含酸 0.6%~ 0.8%时采收,并要求采前两周不灌水,以利于长期贮藏。   采前管理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耐贮性。灌水过多或排水不畅、多施偏施氮肥的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不耐贮藏。用于贮藏保鲜的葡萄应以含糖量达到 17%为最低标准来控制产量,一般栽培条件下不宜超过 2000公斤 /亩。因此,在生长期间,一般要求去副穗、掐穗尖,疏粒后每穗留 32粒左右,然后套袋…  相似文献   

12.
红提葡萄采前分别喷淋0.5% KI、0.5% KI与0.5% I2混合物,入贮时在包装袋内放入7袋SO2类保鲜剂CT2(处理T1、T2);葡萄采前不作处理,入贮时在包装袋内放入1 gI2和7袋CT2,I2装入密闭的塑料小袋内,在袋上扎1个直径为1 mm的透眼(处理T3).以上每个处理5 kg果穗.处理T1、 T2和T3,在温度为-1 ℃、相对湿度为90%~95%条件下贮藏180 d,和对照CK1(采前不作处理,7袋CT2)、CK2(采前喷淋蒸馏水,7袋CT2)相比较:漂白指数分别比对照CK1和CK2低44.16%和43.44%、66.24%和65.80%、58.88%和58.35%.SO2配合以上药剂并没有削弱它的防腐效果,I2还增强了它的防腐效果;KI增强了SO2的防褐变效果,I2削弱SO2的防褐变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采收后到落叶前,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关键管理期。在这一阶段,叶片会出现第2次光合作用高峰(第1次在发芽后半个月到叶片长大期),到接近落叶期才迅速下降。因此,必须重视采后这一关键时期,加强管理,保叶护叶,增加树体光合产物贮存。若忽视采后树体管理,则会导致叶片过早损伤,光合作用降低,树体贮藏营养亏缺,从而使来  相似文献   

14.
一、贮藏品种选择晚熟品种果刷长、果刷拉力大,比较耐贮藏,品种有龙眼、意大利、新玫瑰、红地球、瑞必尔、黑大粒等。用于贮藏的葡萄采前1个月要杜绝灌水,以提高糖度并增加果肉弹性。喷过催红素、无核剂、增大剂的葡萄绝对禁止贮藏。  相似文献   

15.
茄子的贮藏保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贮藏前的准备 1.1采前管理.田间管理上,要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以及氮磷钾与微量元素肥料的均衡供应;水分管理上,前期要均衡供给,后期要适当控水,采前1~2天以内应停止浇水;病虫防治上,要注意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同时不能喷膨大剂等激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比昂扣葡萄成熟期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 000~4 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能有效控制采后葡萄果梗褐变指数、好果率、果穗失重率、耐压力、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总体保鲜效果好于对照药剂。在葡萄采收前7 d,果穗喷雾施用2 000~4 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采后0~2 ℃贮藏50 d仍具有较好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葡萄贮藏期病害的发生程度与保鲜质量的好坏,除了和贮藏期管理条件有直接关系外,葡萄的采前因素与采收后的预处理是否得当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几年的贮藏保鲜葡萄的实践观察和研究,早期预防可以减轻或避免贮藏期的许多病害(生理性病害、微生物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前不同时期分别用50μg.L-1和100μg.L-1的赤霉素(GA3)对"黑宝石"李果进行喷洒,研究GA3对低温贮藏李果冷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前用GA3处理能减轻果肉褐变程度,延长贮藏期,提高贮藏品质;GA3处理可以保持果肉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MDA的含量,提高果实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喷药2次比1次对冷害控制效果好;在实验范围内,采前用100μg.L-1的GA3喷洒2次能有效的控制低温贮藏期间"黑宝石"李冷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一、采果的时期及处理 葡萄果实属非呼吸跃变型,在成熟过程中没有象淀粉类复杂物质的分解过程,因而在落叶前应尽可能地延迟采收的时期.充分成熟的葡萄,其果皮厚、着色好、韧性强、果粉也较多,也越能贮藏.采前1周左右控制浇水,采前5天可用1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加赤霉素喷洒果穗,处理后的果穗能较好地保持果穗的新鲜而不掉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能够延长葡萄贮藏时间的适宜处理温度.【方法】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45,50,55及60℃下浸泡2min,用葡萄专用PE包装袋包装,(0±1)℃冷藏库中贮藏,每隔10d统计一次好果率,每隔5d进行一次酶活测定.【结果】45℃处理2min可以明显抑制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并且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贮藏期间的活性.55℃以上温度处理会加快果实腐烂.同时,越高的处理温度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55℃处理2min可以提高果实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结论】适宜温度的热处理可以抑制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和病害发生,‘无核白鸡心’采后适宜处理水温为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