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法制备小鼠T1DM模型,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干预模型,比较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肽值显著增高,胰岛素自身抗体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T1DM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变化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20例初诊T2DM、22例长病程(≥5 a)T2DM和1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30、120 min血清葡萄糖、胰岛素、C肽、GLP-1水平,以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价细胞功能。结果 T2DM组餐后血清GLP-1、C肽均较对照组低(P<0.01),尤以长病程组明显(P<0.05)。T2DM组血清GLP-1与血糖呈负相关,但与C肽、HOMA-、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清GLP-1水平下降可能与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聚原花青素(OPC)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血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小量多次腹腔注射制作T1DM小鼠模型;实验组分3个剂量每天灌胃OPC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等容积蒸馏水。4周末酶法检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胰腺组织胰岛中胰岛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OPC给药组症状改善;血清TC、TG和LDL—C明显降低(P〈0.05,P〈0.01);HDL—C有所增加,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中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仅少量残留的胰岛细胞被染成棕色,胰岛素表达明显减少;OPC组胰岛中着色的胰岛细胞明显增多,胰岛素表达明显增加,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OPC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含量,提高胰岛分泌功能,减轻由STZ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巢警殳  杜鹃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94-10895,10945
[目的]探讨林蛙皮生物活性肽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林蛙皮活性肽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采用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淋巴细胞增值,并通过溶血空斑试验和血清溶血素试验检测林蛙皮活性肽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林蛙皮生物活性肽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值,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增强血清溶血素抗体效价水平。[结论]林蛙蛙皮生物活性肽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蒙药组方(简称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TX)、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两种药复制了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HClgM,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IgG、IgM),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法测定小鼠耳壳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花艽-6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和加强CTX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含量;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DTH反应并加强CsA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TH反应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正常鼠和CsA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CD3+含量,但显著降低CD4+和CD8+及CD4 +/CD8+含量.结论:花艽-6可显著抑制正常鼠和加强CTX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对正常鼠和CsA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给昆明种小鼠隔天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用灵芝孢子油灌胃小鼠30d,分别测定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以研究灵芝孢子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脾脏指数(P<0.05)和胸腺指数(P<0.05);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P<0.05);增强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抗体生成细胞数(P<0.05);改善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P<0.05).说明灵芝孢子油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Th表位肽和聚肌胞苷酸[Poly(I:C)]2种免疫增强剂对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抗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上述2种免疫增强剂分别与O型口蹄疫病毒(FMDV)合成肽抗原混合乳化,分组免疫Balb/c小鼠,分别在免疫后7、14、21和28 d检测小鼠血清中的VP1抗体、IL-4和IFN-γ水平,以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脾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免疫后14 d Th表位肽疫苗组和Poly(I:C)疫苗组血清VP1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疫苗组(P0.05),免疫后28 d Th表位肽疫苗组显著高于Poly(I:C)疫苗组和普通疫苗组(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4、21 d Th表位肽与Poly(I:C)疫苗组IL-4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疫苗组(P0.05),免疫后14 d Th表位肽疫苗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免疫后21 d Th表位肽与Poly(I:C)疫苗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疫苗组(P0.05)。Th表位肽与Poly(I:C)均可使试验小鼠脾脏白髓区增大,着色加深,动脉周围淋巴鞘胀大,Poly(I:C)疫苗组淋巴细胞增殖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结论]Th表位肽和Poly(I:C)对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抗原均有显著免疫增强作用,而Th表位肽可延长体液免疫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脂饮食来制备小鼠前期糖尿病(Pre-DM)模型,及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小鼠Ⅱ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80只C57BL/6J试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根据预试验结果,饲喂高糖高脂饮食,选取0 d(A组)、40 d(B组)、80 d的(C组),为Pre-DM组;在80 d之后用高脂饲喂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制备T2DM模型组(D组).进行空腹血糖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IPGTT);测定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胰岛素水平及免疫指标.用比浊法作hs-CRP,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_3~+、CD_3~+CD_8~+、CD_3~+CD_4~+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IPGTT结果显示,D组与其他3组曲线下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A~D组血糖存在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组间均有差异性(P0.05),CD_3~+CD_8~+与CD_3~+CD_4~+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CD_3~+A组与D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HE染色结果发现,T2DM的发生过程会伴随器官的损伤.【结论】Pre-DM模型组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受损,且伴随着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Pre-DM模型组相关的免疫指标异常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小茴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试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并观察植物血凝素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TT法考察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观察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小茴香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小茴香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按体质量将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成对照组(0g/kg.bw)以及低(0.01g/kg.bw)中(0.05g/kg.bw)高(0.1g/kg.bw)3个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大鲵低聚糖肽饲喂小鼠8d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含量、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以及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G含量、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以及T淋巴细胞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大鲵低聚糖肽可以有效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苹果多酚及其活性单体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及其功能活性成分降血糖的作用功效。[方法]将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治疗组,通过饲喂高脂饲料构建糖尿病模型,按高、中、低剂量给鼠灌胃,并选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周。10周后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BG、FINS、HOMA-IR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BG、FINS、HOMA-IR明显降低;各种药物比较,根皮苷具有最显著的功效。[结论]苹果多酚中的活性物质,尤其是根皮苷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以大量提取的鹅副黏病毒(GPMV)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HN和空载体pVAXⅠ肌肉注射BALB/c小鼠。利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T细胞增殖活性,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GPMV抗体,观察GPMV 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HN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血清中GPMV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LISA试验结果OD492值分别为1.360 0±0.101 7和0.358 0±0.018 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刺激指数(SI)差异不显著,其SI值分别为1.181 2±0.030 1和1.119 1±0.035 5。由此说明,GPMV 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不同剂量链脲菌素(STZ)1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以及糖尿病小鼠的生殖能力。方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200、150 mg.kg-1 STZ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测定试纸和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并将制作的模型小鼠与正常雄鼠交配。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3周后稳定。高剂量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P<0.001),血清胰岛素下降极显著(P<0.001);胰岛破坏严重。低剂量组分小鼠血清葡萄糖升高和未升高组,但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糖升高小鼠交配能力下降,仅为46.9%,流产率73.9%,畸形率为9%,仔鼠出生死亡率20%。结论:不同剂量的STZ均能诱发糖尿病模型,且影响雌鼠的交配能力和子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自制大豆肽,饲喂小鼠21 d后,以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肽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激发小鼠抗鸡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而血清溶菌酶酶活则无明显差异,说明芽孢杆菌y-6发酵制备的大豆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鹿茸口服液(Pilose Antler Oral Liquid,PAOL)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小鼠模型,10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成10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抑制对照组、免疫抑制小鼠4个灌胃剂量组(0.4 mL/d、0.2 mL/d、0.1 mL/d、0.05 mL/d)以及正常小鼠4个灌胃剂量组(0.4 mL/d、0.2mL/d、0.1 mL/d、0.05 mL/d);测定脾脏重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色法测定血清溶血素(HC50),MTT法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和脂多糖(LPS)分别诱导的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表明,鹿茸口服液0.05 mL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溶血素水平,其溶血素值达256.067(P<0.01),其中鹿茸口服液0.4 mL、0.2 mL、0.1 mL三个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素抗体水平(P<0.01);鹿茸口服液0.4 mL、0.1 mL、0.05 mL三个剂量组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P<0.01),鹿茸口服液0.1mL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P<0.01),0.4 mL剂量鹿茸口服液在促进免疫抑制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上也体现出明显的效果(P<0.05);其次灌服鹿茸口服液能够增加正常小鼠脾指数,但腹腔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提高。试验证实,鹿茸口服液能够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探讨虫草素体内对OVA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通过建立OVA小鼠模型,发现虫草素(10、20、40 mg·kg-1)能够显著地抑制ConA,LPS和OV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同时,虫草素还能够显著抑制OVA免疫小鼠的OVA特异性IgG、IgG1和IgG2a的抗体效价水平。表明虫草素能够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其机制可能是直接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西洋参多糖肽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血脂及抗氧化的作用功效。采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以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d))的西洋参多糖肽对小鼠进行灌胃,观察各试验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浓度、糖耐量的变化、血脂水平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情况。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肽可减缓糖尿病模型小鼠体质量的负增长,中、高剂量组体质量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且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性,高剂量组血糖浓度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抑制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在缓解糖尿病小鼠糖耐量降低方面作用显著,低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含量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的含量,高剂量组TC、TG含量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DL C含量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可见,西洋参多糖肽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脂代谢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究高脂对胰岛素剪切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给C57BL/6J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法测定高脂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通过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糖负荷后糖尿病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原在总胰岛素中所占的比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胰岛中激素原转化酶1(PC1)和激素原转化酶2(PC2)的表达水平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结果]通过高脂喂养C57B6小鼠,当小鼠达10月龄时,IPGTT检测结果表明糖负荷后30、60、120 min高脂喂养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原/总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结果表明,PC1和PC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其原因可能与ER stress信号通路激活相关。[结论]高脂喂养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与PC1和PC2表达水平降低导致的胰岛素剪切障碍有关,PC1和PC2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由ER stress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小鼠为模型,研究造模后按茯砖茶水提物剂量1、10、20 g/(kg·d)(分别记为低、中、高剂量茶汁组)连续灌胃10d后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系数、血清溶血素水平和肠道黏膜上CD4+T、CD8+T淋巴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茶汁组小鼠胸腺指数和高...  相似文献   

20.
复方黄芩颗粒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复方黄芩颗粒剂对昆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复方黄芩颗粒给小鼠灌胃10 d后,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实验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并且进行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的复方黄芩颗粒剂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淋巴细胞转移刺激指数(SI);在体外培养测定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都升高且显著水平为差异显著(P<0.05);脾脏淋巴细胞转移刺激指数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75μg/mL组的脾脏淋巴细胞转移刺激指数达最高;腹腔巨噬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吞噬中性红能力与剂量成依赖关系。结论:复方黄芩颗粒剂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