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菌毛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基因检测技术、菌毛抗原受体的生化特性以及菌毛载体系统的优点;另外,从分子结构与功能、作用机理、基因检测三方面叙述了新生仔猪ETEC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鸡大肠埃希氏杆菌灭活苗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畜牧与兽医》1994,26(6):269-270
鸡大肠埃希氏杆菌灭活苗的研制和应用李超(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有许多不同的血清型,到目前为止共分离到O抗原154个,K抗原89个,H抗原49个,与禽病有关的血清型主要是O-1、O-2...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病死牦牛体内分离出3株大肠埃希氏,用改良Mundell产毒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培养物经高速离心,过滤,使用滤液做兔回肠结扎试验,乳鼠灌胃试验和大鼠回肠环袢试验.结果表明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产生肠毒素,阐明了牦牛腹泻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猪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仔猪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乳猪(又称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即仔猪黄痢病)及2~3周龄的哺乳仔猪(又称仔猪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即仔猪白痢病)。1病因及发病机制由于产房或仔猪栏污秽、寒冷、潮湿,气候突变,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仔猪消化不良,母猪患病等造成大量大肠杆菌的侵入而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常见的有K88、K99、987p、F41等)进入肠道后,吸附到小肠绒毛上并开始大量繁殖,产生大量LT(热敏肠毒素)及ST(耐热肠毒素…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试验鉴定菌株的致病性,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研究,采用PCR技术检测各致病菌株耐药相关基因,分析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到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21株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以O138、O87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居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超过40%,分离鉴定的21株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达20%以上;本试验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检出12种耐药相关基因,沙门氏菌共检出10种耐药相关基因,两种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均达60%以上,且均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单克隆杂交技术检测了纽约州666头牛及57头猪分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的肠毒素(STaP,STb,LT,SLT-1及SLT-Ⅱ)和粘着素(K88,K99,F41,987P)。有367株牛源分离株(45.2%)至少能与一个基因探针杂交,其中223株(33.2%)与F41、112株(16.7%)与K99、82株(12.2%)与987P,96株(14.3%)与STaP,7株(1.1%)与STb杂交。能与K  相似文献   

7.
天南星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南星块茎的醇提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鸡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进行了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天南星醇提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抑菌活性主要成分为皂甙。扫描电镜观察,天南星醇提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菌体结构造成破坏,菌体缢缩变形。直至其缢缩成为颗粒状残体而死亡;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下大肠埃希氏菌的细胞质固缩,导致质壁分离,并随药物作用时间增长细胞质解体出现空腔,部分细胞壁缺失,细胞膜破裂;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在此醇提物作用下,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的总蛋白含量下降,而且大分子蛋白下降尤为明显,有些蛋白谱带消失(如R1,R6);绘制出正常大肠埃希氏菌和药物作用下菌的对比生长曲线,可见这种抑菌作用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其机理可能是抑制细胞的分裂;实验发现,天南星醇提物对鸡大肠杆菌和猪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烈,有代替抗生素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和猪大肠杆菌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平凉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病在该区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四季均发。在910份检样中,全部分离出大肠杆菌 ,说明感染率为100%,而且发病率达50%以上。将分离的106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证实了引起该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菌是O64、O101、O141、O149、K88、K99六个血清型的埃希氏大肠杆菌。经药敏试验确定“仔痢王”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宁夏地区羊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采集于宁夏地区的108份病料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108份病料中共分离到58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达53.7%;分离菌株中耐药株共34株(58.6%),其中15株(4...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我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的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毒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致病性,从凉州区4家规模化猪场采集了60份仔猪肛门拭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出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然后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确定了该次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型鉴定,表明20株分离菌株分布在8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9株),占总数的4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该研究能够对凉州区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和免疫防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腹泻死亡仔猪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经家兔回肠结扎试验证明所产生热敏肠毒素;敏试验表明对SMZ+TMP,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用分离菌株制成灭活剂苗对80头怀孕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结果所生小猪在40d获得100%保护率。.  相似文献   

13.
将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107/86菌株在TSB、TSA培养基上传代,使之表达F107菌毛,大量收集菌毛化的细菌,利用热洗脱法提取菌毛抗原。粗提菌毛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一条约15ku的条带,以染色凝胶为对照,将未染色凝胶上的菌毛抗原条带切下,进行提纯。经免疫印迹反应,证实其条带为F107菌毛蛋白。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型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从成都及毗邻十二个县(市)部分养鸡场(户)送检的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病鸡中分离出的543株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病,取其中69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其血清型分别为O78:K80,O55,O2,K3,O8:K40,O125:K70,O1:K1,O26:K60,O142:K86,O29,K127a:K63及O164。其中O125:K70,O142:K86及O127a:K63血清型的E,Coli使鸡致病的剖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方法从包含伪狂犬病病毒(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的重组质粒pB13中扩增出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将其克隆到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载体pThiohisA中。测序结果表明,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长1155bp,与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完全一致。经1mmol/L 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pThiohisA-gD在大肠埃希氏 菌XL1-blue、Top10、DE3和DH5a中均得到表达,其中在宿主菌XL 1-blue中表达量最高。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XL1-blue表达的糖蛋白gD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牦牛大肠埃杀氏菌的肠毒素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病死牦牛体内分离出3株大肠埃杀氏,用改良Mundell产毒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培养物经高速离心,过渡,使用滤液做兔回肠结扎试验,乳鼠灌胃试验和大鼠回肠环袢试验,结果表明3株大肠埃杀氏菌均产生肠毒素,阐明了牦牛腹泻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辽宁省13个市收集的414份鸡大肠杆菌病料中,分离出370株大肠埃希氏菌,并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血清型的鉴定。在已定型的306株中,O78型有129株,占定型菌株的42%、O1型有96株占31%,O2型有30株,占9.8%,O55型有18株,占5.9%。定型的其它血清型还有O35,O138,O88,O68,O5,O141,O86,O99,O7,O8,O74,O114,O160。未定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东韶关地区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病学及其耐药性特点,本研究通过2022年对采集自广东韶关地区41个规模养鸡场和28个土鸡散养场的鸡喉头、肛门粪便、病死鸡的肝脏、心血、脾、肠道内容物共737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病原菌的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广东韶关地区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病学及其耐药性特点。结果显示,541份样品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73.41%,总体泄殖腔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87.78%,咽喉部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58.24%,死鸡病料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78.38%,规模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73.72%,散养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73.01%。分离菌株普遍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多重耐药比高达79.71%。规模场分离菌多重耐药比为97.56%,散养场多重耐药比为53.57%。本研究为广东韶关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质粒图谱分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阴道菌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首次对9只大熊猫阴道生物菌群进行分离鉴定。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阴道主要细菌为乳杆菌(Lactobacillius)、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及表皮葡萄球菌(Stapholococcus epidermidis),其中优势菌为乳杆菌;并从其中4只大熊猫阴道分离出1株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o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