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蛋白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氮代谢以及粪便氨气释放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蛋白酶添加水平,为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并减少氮的排放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体况相近且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蛋白酶),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8、12 U/g蛋白酶,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蛋白酶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1~21、22~42、1~42 d,8 U/g组和12 U/g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 <0.05);12 U/g组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酶对摄入氮无显著影响;8 U/g组在1~21 d排出氮低于对照组(P<0.05),12 U/g组在22~42 d排出氮低于对照组(P<0.05);12 U/g组各时期的氮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1 d时,12U/g组血液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粪便氨气释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蛋白酶添加水平为12 U/g有...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玉屏风散提取物、复合酸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体重一致的1日龄白羽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250 mg/kg金霉素+60 mg/kg恩拉霉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600 mg/kg玉屏风散提取物(玉屏风组)、基础日粮+2 000 mg/kg复合酸化剂(酸化剂组)、基础日粮+600 mg/kg玉屏风散提取物+2 000 mg/kg复合酸化剂(联合组)。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 d,各处理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耗料增重比(F/G)及死淘率无显著差异;联合组22~42 d和1~42 d的ADFI均优于对照组(P<0.05);22~42 d,联合组ADG高于对照组(P<0.05);1~42 d,与对照组比,联合组ADG和死淘率有差异性趋势(P=0.10);联合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玉屏风组、酸化剂组和联合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以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在白羽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将80羽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基础日粮+0.3%的复合益生菌)、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基础日粮+0.6%的复合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0.9%的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21 d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56 d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复合益生菌中剂量组56 d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配制的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白羽肉的平均日增重,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其中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的复合益生菌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44.05±0.02)g的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苯甲酸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苯甲酸,富马酸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富马酸,复合酸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 000、2 000、3 000 mg/kg复合酸(富马酸、甲酸、丙酸和载体)。试验期为42 d,饲喂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组提高了22~42 d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苯甲酸组提高了22~42 d平均日增重(ADG)、42 d的末重(FBW)以及1~42 d的ADFI和ADG(P<0.05),且苯甲酸组1~42 d的ADG高于富马酸组和复合酸化剂3 000 mg/kg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P<0.01)、半净膛率(P<0.05),苯甲酸组和复合酸化剂1 000 mg/kg组降低了肉鸡胸肌45 mi...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和复合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288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日粮分别为:(1)低磷、低蛋白日粮(双低对照组);(2)低磷、低蛋白日粮+500PTU/kg植酸酶;(3)低磷、低蛋白日粮+500PTU/kg植酸酶+0.5g/kg复合消化酶(折合纤维素酶1500U/kg、木聚糖酶11500U/kg、α-半乳糖苷酶1000U/kg、酸性蛋白酶1000U/kg);(4)正常营养水平日粮(普通对照组)。结果表明:植酸酶或植酸酶+复合酶的添加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达到、甚至趋向于超过普通对照组(P>0.05);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氮、磷利用率,进而大幅度降低氮、磷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400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正对照组肉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负对照组肉鸡饲喂低蛋白日粮,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0、200 g/t复合酶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1~21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肉鸡各阶段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复合酶1组21日龄肉鸡血清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21日龄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复合酶1组和复合酶2组21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蛋白酶和益生菌组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6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中添加500 mg/kg的土霉素钙,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中添加100 mg/kg的蛋白酶(PRO组)、100 mg/kg的蛋白酶+100 mg/kg的丁酸梭菌(PRO+CB组)、100 mg/kg的蛋白酶+100 mg/kg的粪肠球菌(PRO+EF组)、100 mg/kg的蛋白酶+150 mg/kg的凝结芽孢杆菌(PRO+BC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PRO+EF组和PRO+BC组的42日龄体重和22~42日龄、1~42日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的22~42日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AN组和PRO+EF组的1~42日龄F/G显著降低(P<0.05)。与AN组相比,PRO+EF组和PRO+BC组的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1日龄Cobb肉仔鸡8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2000 U/g木聚糖酶+800 U/g葡聚糖酶,试验分为3个阶段,1~14 d,15~28 d和29~42 d。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了28~42 d肉鸡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P <0.05),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P <0.05)。对于试验全期,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了1~42 d肉鸡能量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P <0.05)。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和腿肌率(P <0.05)。对照组与酶制剂组对肉鸡胴体干物质、脂肪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复合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8和42 d肉鸡血液T3的含量(P <0.05),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血液T4的含量(P <0.05),同时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血液葡萄糖的浓度(P <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显著降低了28和42 d肉鸡血液尿酸含量(P <0.05),显著提高了14和42 d肉鸡血液甘油三酯含量(P <0.05)。综上所述,1~42 d肉鸡日粮添加2000 U/g木聚糖酶和800 U/g葡聚糖酶可以显著改善料肉比,提高屠宰性能,可改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部分代谢物的浓度,但对胴体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和复合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288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日粮分别为(1)低磷、低蛋白日粮(双低对照组);(2)低磷、低蛋白日粮+500PTU/kg植酸酶;(3)低磷、低蛋白日粮+ 500PTU/kg植酸酶+ 0.5g/kg复合消化酶(折合纤维素酶1500 U/kg、木聚糖酶11500 U/kg、α-半乳糖苷酶1000 U/kg、酸性蛋白酶1000 U/kg);(4)正常营养水平日粮(普通对照组).结果表明植酸酶或植酸酶+复合酶的添加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达到、甚至趋向于超过普通对照组(P>0.05);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氮、磷利用率,进而大幅度降低氮、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植酸酶对1~42日龄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共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负对照、负对照日粮+1000、2000和3000IU/kg植酸酶,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对骨功能、骨质量和血液矿物质的影响。随着日粮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改善了1~21d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比(P<0.05),而1~42d肉鸡生长性能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0.05),其中负对照组肉鸡日增重和采食量最低(P<0.05),料比最高(P<0.05)。对照组较负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2d肉鸡胫骨干物质含量(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升高,21d肉鸡血钙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而血磷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负对照日粮+1000IU/kg植酸酶组最高(P<0.05)。42d肉鸡血磷浓度随日粮植酸酶水平的升高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对照组和负对照组较处理组显著提高了42d肉鸡血钙浓度(P<0.05)。与对照和负对照组相比,负对照添加植酸酶组显著降低了矿物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而负对照组+3000IU/kg植酸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能量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植酸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高了肉鸡生长性能,添加高剂量植酸酶3000IU/kg显著提高21d肉鸡日增重。试验为期42d,日粮添加2000IU/kg植酸酶对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感染组、复合益生菌1+感染组、复合益生菌2+感染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复合益生菌1以玉米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主,复合益生菌2以副干酪乳杆菌为主。所有感染肉鸡在14~20 d经口接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未感染组肉鸡接种等体积的液体培养基。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21 d肉鸡的平均体重和1~21 d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感染组1~42 d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感染组相比,复合益生菌1+感染组肉鸡21、28 d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提高(P<0.05),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复合益生菌2+感染组肉鸡1~42 d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8 d肉鸡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增加(P<0.05),21 d空...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木薯替代玉米对肉鸡生长性能、回肠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1 d新兴黄鸡,随机分为6各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日粮设计3个蛋白质水平(100%、95%和90%)和两个能量原料(玉米、50%木薯替代玉米),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50%木薯替代玉米组的22~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不同能量来源饲料原料和蛋白质水平对22~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90%和95%蛋白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100%蛋白组(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1~42 d肉鸡末重、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而不同能量来源饲料原料对1~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50%木薯替代玉米组对1~42 d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日粮不同能量来源饲料原料和蛋白质水平对42 d肉鸡回肠蛋白消化率均影响显著(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21、42 d肉鸡回肠蛋白消化率逐渐提高,玉米日粮组肉鸡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木薯组(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肉鸡各阶段粪氮排泄(P0.05),其中,90%蛋白组粪氮排泄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维持在95%NRC推荐水平,同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回肠蛋白质消化率。低蛋白日粮中添加50%木薯替代玉米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并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富硒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0羽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肉仔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0%、0.60%富硒微生态制剂(硒含量≥2 000 mg/kg,有效活菌数≥1×109 CFU/g),试验期为42 d(1~21 d和22~42 d)。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40%和0.60%富硒微生态制剂提高了肉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降低了肉鸡耗料增重比(P<0.05);添加0.40%和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了肉鸡的腹脂率(P<0.05);添加0.20%、0.40%、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21 d和42 d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水平(P<0.05),降低了肉鸡21 d和42 d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0.40%和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21 d和42 d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蚯蚓肽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商品肉仔鸡990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65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添加0.1%的蚯蚓肽。准确记录1~21日龄、22~42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死淘率,并分别于21d和42d,每个重复随机抽测肉鸡体重,计算料重比。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1%的蚯蚓肽有提高肉鸡22~42d和1~42d阶段平均采食量的趋势(0.05P0.1),但差异不显著;能够显著降低肉鸡(22~42d和1~42d)的死淘率(P0.05);显著降低肉鸡(1~21d、22~42d和1~42d)的料重比(P0.05);肉鸡屠体重显著提高3.38%(P0.05)。饲粮中添加0.1%的蚯蚓肽,每只肉鸡可以增加净效益0.28元。肉鸡饲粮中添加0.1%蚯蚓肽可以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降低死淘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选18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d,研究复合有机酸和黄霉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胃肠道酸度和微生物的影响,比较复合有机酸与黄霉素作用效果。结果表明:①饲粮添加150mg/kg黄霉素使肉鸡1~21日龄日增重提高6.63%(p〈0.05);0.2%复合有机酸使肉鸡22~42日龄日增重提高7.55%,料肉比降低3.96%;②复合有机酸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饲粮的钙磷利用率,而黄霉素有降低肉鸡22~42日龄饲粮钙磷利用率的趋势;③黄霉素和复合有机酸能不同程度降低42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的pH值;添加复合有机酸使肉鸡42日龄直肠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分别显著增加12.10%和24.29%(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0.2%复合有机酸在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胃肠道微生态效果方面与150mg/kg黄霉素(抗生素)相当。  相似文献   

16.
刘伟敏 《中国饲料》2021,1(22):118-121
文章旨在研究用蚕豆完全替代豆粕并补充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平均体重一致的552只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6只。对照组肉鸡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豆粕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100 mg/kg复合酶,蚕豆组饲喂玉米~蚕豆型日粮+100 mg/kg复合酶。结果:豆粕组肉鸡42 d体重显著高于蚕豆组(P<0.05),但对照组22~42 d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蚕豆组(P<0.05)。蚕豆组22~42 d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蚕豆组1~42 d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豆粕组(P<0.05)。蚕豆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豆粕组(P<0.05),而对照组肉鸡腹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蚕豆组(P<0.05)。蚕豆组肉鸡腺胃和肌胃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胰腺相对重量显著降低(P<0.05)。蚕豆组肉鸡小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肉鸡日粮用蚕豆替代豆粕补充100 mg/kg复合酶可以提高肉鸡生长后期的采食量,但降低了饲料效率,对屠宰性能及组织器官的发育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蚕豆|豆粕|复合酶|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道发育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热应激下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液酶活力和肠道形态的作用。选择180只32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常温组、热应激组和有机铬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常温组和热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有机铬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 mg/kg的有机铬。常温组环境为26℃,热应激组和有机铬组环境温度为35℃,试验共14 d。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的45 d体重、32~45 d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升高了料重比和死淘率(P<0.05),显著升高了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力(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饲粮添加1.2 mg/kg的有机铬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的45 d体重、32~45 d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AST和CK的活力(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的绒毛高度、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在商品肉鸡上的替抗和应用效果。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鸡72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g/t的广谱抗生素(金霉素),丁酸梭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50 g/t。试验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21日龄和42日龄的体重、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欧洲效益指数(EPI)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各阶段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21日龄的半净膛率、42日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21日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丁酸梭菌组21日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P<0.05);丁酸梭菌组肉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中药组方和外源蛋白酶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g/kg中药组方、0.5 g/kg蛋白酶以及1 g/kg中药组方+0.5 g/kg蛋白酶。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3组肉鸡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肉鸡的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率、胸肌率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腿肌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肠道内容物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增多(P<0.05)。研究表明,中药组方和外源蛋白酶联合使用可更好地提升肉鸡生长性能、改善屠宰性能和肠道菌群,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将840只平均体重为(58.01±0.67)g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1.5%、2.5%和3.5%海藻,试验共开展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海藻组42 d肉鸡体重显著提高1.39%(P<0.05),但22~42 d采食量及1~42 d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19%和4.80%(P<0.05)。3.5%海藻组22~42 d肉鸡料重比较对照组和1.5%海藻组分别显著降低7.2%和5.69%(P<0.05)。对照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3.5%海藻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1.5%海藻组血清总脂浓度较3.5%海藻组分别显著提高11.86%和7.73%(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0.78%、12.49%和11.89%(P<0.05)。与对照组相比,1.5%~3.5%海藻组42 d肉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分别显著提高20.63%、15.61%和18.52%(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体滴度,1~42 d肉鸡日粮中海藻适宜的添加水平为3.5%。 [关键词]海藻|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