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试验以新鲜成熟的东方野豌豆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剂量的乳酸菌和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处理,研究其对东方野豌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CK为无添加对照组,处理组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F1)0.5 g·kg~(-1),纤维素酶(CF2)1.0 g·kg~(-1),乳酸菌酶(LD1)0.5 g·kg~(-1),乳酸菌酶(LD2)1.0 g·kg~(-1),纤维素酶0.5 g·kg~(-1)+乳酸菌酶(MIX)0.5 g·kg~(-1),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各项指标。处理组的p H、氨态氮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9.05%~39.45%、11.48%~32.53%(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使东方野豌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均得到了改善,其中以添加0.5 g·kg~(-1)纤维素酶+0.5 g·kg~(-1)乳酸菌酶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自主研发的专用发酵菌剂的应用效果,建立菇渣生物发酵工艺流程和发酵技术体系。[方法]以菇渣为试材,设置对照(不添加发酵菌剂),添加0.2%、0.5%、0.8%(质量分数)专用发酵菌剂以及0.8%市售发酵菌剂5个处理,探究专用发酵菌剂对菇渣堆体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传统堆体和静态免翻堆体发酵方式,研究不同堆体方式对菇渣发酵堆体温度、理化性状以及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添加专用发酵菌剂均能使堆体温度快速上升,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含量均先于对照及市售菌剂处理达到稳定状态,且发酵速度快。免翻堆体发酵方式添加0.5%专用发酵菌剂,菇渣堆体最高温度为73.8℃,比传统堆体发酵高2.2℃;发酵时间约30 d,比传统堆制发酵缩短5 d;在发酵结束时,有机质含量、E4/E6(发酵腐熟度)等指标早于传统堆体发酵达到稳定状态;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8.91%,较传统堆体发酵提高2.48%。[结论]2种堆体方式添加专用发酵菌剂,均可缩短菇渣发酵时间,提高发酵质量;而采用静态免翻堆体发酵,配合添加0.5%专用发酵菌剂,可进一步提高菇渣发酵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霉菌产酶条件,获得较可靠的酶活性测定结果,采用两种酶活性测定方法,选用黑曲霉菌株,在配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钾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复因素试验,选出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添加物组合,最后测定发酵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中加入1.8倍的水,添加磷酸二氢钾0.25%、硫酸铵1.00%~1.25%、蔗糖0.50%,可以使黑曲霉菌株产CMCase、FPase酶活性达到最高;玉米秸秆经黑曲霉菌株发酵后粗蛋白提高了1.2倍,而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了34%、19%和23%左右;利用CMCase、FPase酶活性两种方法评价黑曲霉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是可行的,整个实验中从CMCase法和FPase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且FPase法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较CMCase法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蚓粪复合基质不同氮素用量对茄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提高茄果类蔬菜育苗质量,研究蚓粪复合基质中不同氮素添加量对茄子、辣椒和番茄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中辣椒、茄子、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幼苗的成苗率、开展度、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总鲜(干)重、茎叶鲜(干)重、根鲜(干)重以及壮苗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 kg.m-3尿素有利于茄子幼苗地上部分发育,以及辣椒与番茄幼苗鲜(干)物质累积;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辣椒地上部分发育;添加2.0 kg.m-3尿素更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上部发育和茄子幼苗鲜(干)物质累积。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1.0 kg.m-3尿素更有利于茄果类蔬菜幼苗成苗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上,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茄子和辣椒形成壮苗,而添加0.5 kg.m-3尿素最有利于番茄形成壮苗。综合而言,蚓粪复合基质在茄果类蔬菜的育苗中可以替代传统的基质,氮肥添加量以添加0.5~1.0 kg.m-3尿素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EM菌剂、虫生真菌、哈茨木霉NF9菌种和不加菌种的黄粉虫粪发酵物对陈年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中农长丰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虫粪发酵物浸提液在不同体积分数下对番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整株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M菌剂的虫粪发酵物浸提液促进番茄种子萌发作用最明显,番茄发芽势、发芽指数、整株鲜质量和胚根长度均在浸提液体积分数为4%时最大,分别达到50.00%、10.73、0.06 g和5.70 cm,比对照(蒸馏水处理)分别提高了233.33%、126.85%、90.32%和39.02%;番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胚芽长度在浸提液体积分数为6%时达最大,分别为70.00%、73.64和7.00 cm。其中,番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整株鲜质量、胚芽长度比其他虫粪浸提液处理的最大值分别增加141.90%、67.39%、135.42%、22.92%和20.07%。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虫生真菌、哈茨木霉NF9菌种的虫粪发酵物浸提液和黄粉虫粪自然发酵物浸提液对番茄种子萌发也有促进作用。综上,不同虫粪发酵物浸提液在一定范围内均能促进...  相似文献   

6.
发酵剂和添加氮源对马铃薯淀粉渣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种发酵菌种进行了马铃薯淀粉干渣发酵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活力99、EM、RW 3种发酵菌均能提高发酵物的粗蛋白含量,其中活力99(15 g)+玉米面(1 kg)+马铃薯干渣(12.5 ks)发酵7 d效果较好,可使粗蛋白含量较发酵前增长2.05百分点,增长率达29.67%.添加氮源发酵可明显增加发酵物的粗蛋白含...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畜禽粪便稻草混合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畜禽粪便中添加稻草进行混合干式发酵来产生沼气,在发酵原料C/N=28.3、TS=21.3%的条件下,研究了常温、中温(36℃)和高温(55℃)条件对畜禽粪便稻草混合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组启动慢,日产气量少,不宜进行干式发酵;中、高温条件下干式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效果,中温是较为合适的发酵温度.中温组和高温组的有机负荷率分别为1.69kg·m-3·d-1和1.89 kg·m-3·d-1,TS产气率分别为0.237 m3·kg-1和0.208 m3·kg-1,池容产气率分别为0.401 m3·m-3·d-1和0.393 m3·m-3·d-1,实验研究结果对干式发酵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酒曲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并分析了酒曲中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牛粪堆肥中加入酒曲可促进堆体快速升温,酒曲添加量越大,升温越快,添加1 g/kg酒曲,可使高温期(>50℃)延长3~4 d,30 d后堆肥达到腐熟,白菜种子发芽指数为86%,而不添加酒曲的堆肥为基本腐熟,种子发芽指数为52%。表明向堆肥中接入酒曲可加快堆肥腐熟进程,缩短堆肥周期。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类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其中细菌和霉菌对堆肥快速腐熟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纤维素酶制剂在牛粪堆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粪与稻壳混合堆肥,加入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纤维素酶制剂,通过测定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的变化,分析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纤维素酶对牛粪堆肥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纤维素酶的最佳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加入0.5%微生物菌剂和0.05%纤维素酶的堆肥处理组升温快,最高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堆肥结束时C/N小于20,达到腐熟标准;纤维素酶活性大于其他处理组;细菌繁殖最快,堆肥效果最优,可使堆肥更快达到腐熟;种子发芽指数最高。但是纤维素酶主要对堆肥的腐熟进程和质量有显著贡献,而对于堆肥的卫生指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取绿色木霉化L4C作为纤维素酶的生产菌株,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 H对液态发酵方法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绿色木霉化L4C液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酶产量影响最大,液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分别以稻草粉—纤维素粉混合物和硫酸铵为碳源和氮源,初始p H 5.0,接种量15%,28℃培养5 d。在最佳产酶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1 315.16 U·m L-1,滤纸酶活性为1 282.77 U·m L-1。  相似文献   

11.
通过液态发酵产酶试验和苹果渣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不同丝状真菌产水解酶的活性及产酶优良的霉菌对苹果渣发酵的改质效果,筛选出适用于苹果渣发酵的优良霉菌。结果表明,黑曲霉MHQ1产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较高,分别为64.7、66.9和216.7U·mL~(-1);米曲霉MMQ1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较高,分别为1 782.6和83.0U·mL~(-1);烟曲霉MYQ1产蛋白酶和果胶酶的活性较高,分别为128.9和51.6U·mL~(-1)。其中,黑曲霉MHQ1能在果渣基质上良好地生长,对果渣具有较强的降解改质能力,产物中粗蛋白和纯蛋白质量分数分别增至387.5和228.9g·kg~(-1),接菌增率为79.2%和193.8%,且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78.0、150.6和57.5U·g~(-1),纤维素、果胶分别降解28.9%、53.8%,水溶性氨基酸质量分数增至2.7%。采用酵母菌与产复合酶优良的霉菌复合发酵,能显著提高果渣发酵产物中的蛋白质水平,降低抗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提高水解酶和水溶性氨基酸等活性物质的质量分数,有效地发酵果渣为生物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2.
锦鸡儿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播种(飞播)造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锦鸡儿属植物丸粒化种子造林成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丸粒化配方,选出没有结团、丸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单籽率和有籽率高、崩解时间较长的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在室内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丸粒化配方6A3C1、7A2C1、8A3C1的发芽率高于75%,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配方8A3C1的发芽率最高(81%),是柠条锦鸡儿丸粒化的合适配方。小叶锦鸡儿除8A3C1与对照相同,8A1C1显著低于对照外,6A2C1、7A2C1、7A3B2、8A3B2等配方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柠条锦鸡儿的发芽率高于小叶锦鸡儿的发芽率,但发芽势总体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12 h以内,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丸粒化种子均能崩解萌发,低于2%的土壤含水量,对柠条丸粒化种子的崩解萌发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响应面法对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ARA)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摇瓶发酵7 d的ARA产量为指标,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法设计试验考察酵母粉、葡萄糖、玉米浆干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6个因素的影响;分析筛选出葡萄糖、酵母粉和玉米浆干粉3个主要因素,再以最陡爬坡路径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 10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计算得到ARA产量最高的培养基,其成分为酵母粉12.6 g·L~(-1),葡萄糖75.6 g·L~(-1),玉米浆干粉7.1g·L~(-1),磷酸二氢钾1 g·L~(-1),硫酸镁0.5 g·L~(-1),氯化钙0.5 g·L~(-1),pH 6.5。在该条件下,ARA产量达到了5.12 g·L~(-1),与预测值的5.17g·L~(-1)接近,相比优化前的初始培养基,ARA产量提高了27.3%。该结果为提高ARA生产水平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以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和尿素为氮源,设置了氮源的3个浓度梯度:0.5、1和2 g·L-1,对曲霉sp.HS-6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探究,主要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最佳氮源种类和最佳氮源浓度,再利用得到的最佳条件,进行盐析,低温冷冻干燥等技术发酵得到酶制剂。结果表明,通过测定酶活,确定了该曲霉的最佳发酵时间为3 d,筛选得到最佳的氮源种类为硝酸铵,硝酸铵最佳的氮源浓度为0.5 g·L-1。基于此最佳条件,将60 g玉米秸秆粉末发酵培养3 d,最终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纤维素酶干品酶制剂8.0 g,并计算出酶的回收率为48.0%。此实验对以后纤维素酶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鲜甘薯料液的酶法降黏工艺,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方法】从中国甘薯主产区选择12个种植范围较广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作试验材料。分析甘薯主要成分(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与鲜甘薯料液黏度的相关性并选择对应的降黏酶。研究料水比(1﹕0、2﹕1、3﹕2、5﹕4和1﹕1)、酶处理时间(1、2、3、4和5 h)、酶添加量(纤维素酶:1.0、1.5、2.0、2.5和3.0 GCU·g-1;果胶酶:1.0、1.5、2.0、2.5和3.0 U·g-1)和酶处理温度(30℃、40℃、50℃、60℃和70℃)对酶法降黏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并分析其在不同品种鲜甘薯直接发酵制备乙醇中的效果。【结果】对于12个供试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所有组分中,除了半纤维素(r=-0.239)和木质素(r=-0.069)外,其他组分均与黏度呈正相关(干物率,r=0.356;淀粉,r=0.211,可溶性糖,r=0.307;蛋白质,r=0.266;果胶,r=0.526;纤维素,r=0.600)。其中,果胶(P<0.01)和纤维素(P<0.05)与料液黏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性。根据极差分析发现,对酶处理效果影响由大到小的酶处理条件分别为酶用量、料水比、酶处理时间和酶处理温度。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并考虑到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为:料水比1﹕0、纤维素酶1.5 GCU·g-1、果胶酶1.5 U·g-1、温度50℃、作用3 h。经过酶处理后,鲜甘薯料液黏度明显下降。除皖苏178号(4 930 cp)外,其余品种的料液黏度在经过酶处理后均低于3 000 cp,降黏幅度95.07%-99.31%。乙醇发酵结束后,11个甘薯品种的乙醇含量均高于12%(v/v),其中有9个品种的发酵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果胶和纤维素是造成甘薯料液黏度高的主要成分。在液化前通过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有效降低鲜甘薯料液黏度,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中筛选到两株能降解棉秆的纤维素分解菌M59、F115,通过构建酶活曲线确定了发酵周期,并进一步检测了不同氮源、不同浓度对菌株降解棉秆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59和F115均能有效降解纤维素,在刚果红纤维素平板上形成的水解圈直径〉0.5cm,降解滤纸的CMC酶活〉7.8 U.ml-1,FPA酶活〉3.9 U.ml-1;两菌株均能降解棉秆且维持较高的酶活(CMC酶活〉7.0 U.ml-1,FPA酶活〉2.5 U.ml-1),发酵周期均确定为10d;氮源及其浓度对两菌株降解棉秆的CMC酶活和FPA酶活影响显著,以0.5%的酵母粉、蛋白胨作氮源,菌株M59的CMC酶活和FPA酶活、F115的CMC酶活均最高,可确定0.5%酵母粉、蛋白胨为两株纤维素分解菌较适宜的氮源。  相似文献   

17.
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凯  张全  关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13-1015,1180
[目的]对耐温酵母用于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的发酵工艺进行考察。[方法]研究固液比、初始葡萄糖浓度和酶加入量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并对温度、固液比对中性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PCS)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和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水解体系中水解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与酶加入量成正比,但随着酶加入量的增加,酶量对水解速率的贡献逐渐降低;酶解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对纤维素酶的水解速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浓度越高,抑制越强;固液比在10%~30%,固含量越高,最终葡萄糖产率越高,且不影响纤维素水解率。利用基于耐温酵母FE-B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水解和发酵120 h,反应体系中的乙醇浓度可达6.21%(W/W),纤维素水解率为88.70%。[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木质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园林废弃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能够高效降解园林废弃物的细菌,采用苯胺蓝和愈创木酚平板法从高温期堆肥中初筛得到木质素降解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再利用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液态产酶和固态发酵试验,对漆酶(Lac)、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活力变化及菌株对园林废弃物的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高温期堆肥中初筛得到3株木质素降解酶活力较高的细菌L-9、L-12和L~(-1)7;液态产酶试验测得L-9、L-12和L~(-1)7的Lac活力分别为8.61、12.26和2.20 U·mL~(-1);Mn P活力分别为11.16、14.75和16.24 U·mL~(-1);LiP活力分别为40.48、42.41和37.52 U·mL~(-1);固态发酵试验测得接种L-9、L-12和L~(-1)7菌株28 d后,园林废弃物的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14.88%、20.10%和11.25%;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25.64%、28.47%和30.03%。综合评价菌株L-12具有较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通过形态观察和16Sr DNA序列分析,将L-12鉴定为嗜热嗜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可用于探究细菌降解木质素原理和工业化生产木质素降解菌剂。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旱区温室番茄水氮合理用量,以番茄品种‘金福莱’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设灌水量4 200、3 570和2 940 m~3·hm~(-2) 3个水平和施氮量190、380和570 kg·hm~(-2) 3个水平,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互作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番茄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处理A5(灌水量3 570m~3·hm~(-2),施氮量380 kg·hm~(-2)),在番茄结果初期、中期和末期,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最高,其株高、茎粗、单株产量和经济产量等最优,分别为177.35 cm、1.24 cm、2.70 kg和98.40t·hm~(-2),在水氮互作处理A6(灌水量2 940 m~3·hm~(-2),施氮量380 kg·hm~(-2))和A1(灌水量4 200m~3·hm~(-2),施氮量为190 kg·hm~(-2))下,其灌溉水利用率和氮肥施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碳氮源对里氏木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以及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的条件。[方法]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源和不同浓度的酵母粉,探讨里氏木霉合适的发酵条件;使用不同添加量的纤维素酶对稻草进行酶解;分别利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酶对稻草进行酶解反应。[结果]利用乳糖和稻草的复合碳源和12 g/L的酵母粉进行水解时,纤维素酶活性较高。酶解适宜的酶用量为每克稻草底物200 U的滤纸酶。用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混合酶酶解稻草96 h的酶解得率为65.4%。[结论]该研究可为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生产和酶解稻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