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旨在研究番茄酱渣用作羊饲料的饲用价值,同时对番茄酱渣进行营养成分分析.选用3只体质量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绵羊,用尼龙袋法对新鲜番茄酱渣和加菌青贮发酵27 d的番茄酱渣在瘤胃中进行2、6、12、24、36和72 h不同时间降解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新鲜番茄酱渣相比,加菌发酵27 d的番茄酱渣营养成分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瘤胃粗蛋白动态降解率在2和12h极显著提高,在6、24、36和72 h显著提高;潜在降解率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几种处理柠条DM在滩羊瘤胃内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头瘘管羊,以尼龙袋法测定黄贮柠条、氨化柠条和4种生化处理柠条等在瘤胃发酵6h、12h、24h、36h、48h和72hDM的降解率。结果表明:①随着柠条在瘤胃内降解时间的延长,柠条DM降解率在提高(P<0.05);②几个处理组与对照组DM降解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36h时,生化处理柠条ⅠDM的降解率最高,其值为27.52%,比对照组提高了11.1%,差异显著(P<0.05);在48h时,氨化柠条DM的降解率最高,其值为29.36%,比对照组提高了18.1%,差异显著(P<0.05);在72h时,生化处理柠条ⅡDM的降解率最高,其值为32.64%,比对照组提高了25.5%,差异极显著(P<0.01);③粗蛋白含量与干物质降解率之间呈正相关,与其它营养成分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2种非淀粉多糖(NSP)酶分别处理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选取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通过尼龙袋法评价2种NSP酶处理对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养分在绵羊瘤胃内不同发酵时间(12、24、36、48、60、72 h)的降解率、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在瘤胃中12和36 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以及12 h的粗蛋白质(CP)降解率(P<0.05),而对大麦秸秆在瘤胃中36 h后的养分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DM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ADF和CP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增加了大麦秸秆DM、NDF、ADF和CP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显著提高了DM、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增加了玉...  相似文献   

4.
利用施氏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对新鲜菠萝渣进行微生物发酵,用5只体格健壮、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尼龙袋法对发酵菠萝渣养分在瘤胃0、6、12、24、48、72h的降解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菠萝渣中粗蛋白质(CP)的动态降解率为52.28%,快速降解部分为9.62%;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在48h的降解率分别为80.67%、72.47%和61.44%,在72h的降解率分别为85.51%、78.96%和74.5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性。首先测定玉米秸秆、全株玉米青贮及发酵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采用尼龙袋法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消失率与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秸秆经酒精清液发酵后,其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青贮(P<0.05),且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玉米秸秆各种营养成分72 h瘤胃消失率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DM、CP和ADF的72 h瘤胃消失率与全株玉米青贮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玉米秸秆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6.93%、58.35%、36.41%和36.01%,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CP的有效降解率略低于全株玉米青贮;CP、NDF和ADF的潜在可降解部分(a+b)值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因此,经酒精清液发酵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明显改善,部分营养成分及瘤胃利用效率与全株玉米青贮相似。  相似文献   

6.
利用体外模拟瘤胃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体外瘤胃产气、营养成分体外降解率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将油菜秸秆粉碎(A组)、高压处理(B组)、酶菌协同发酵(C组)、固态二次发酵(D组)。以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成年黑安格斯阉牛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模拟瘤胃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C、D组的总能、粗蛋白均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C、D组饲草分级指数显著高于A、B组(P<0.05);B组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显著提升(P<0.05),C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提高55.29%、43.20%、256.62%;D组的粗蛋白体外降解率达到79.31%。D组的12、24、36、48、72 h体外累计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体外产气的甲烷(CH4)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  相似文献   

7.
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尼龙袋法对不同配比的番茄酱渣与苜蓿、棉壳制成的草颗粒在瘤胃2、6、12、24、36和72 h的降解率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了番茄酱渣与苜蓿、棉壳合适的制草颗粒配比和混合草颗粒中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番茄酱渣∶苜蓿∶棉壳为60∶35∶5时正组合效应最高,该组降解率:dp(DM)=27+40.9×(1-e-0.0139t)(n=6,R2=0.978);dp(CP)=31.9+32.6×(1-e-0.071t)(n=6,R2=0.986);dp(NDF)=14.3+56.1×(1-e-0.023t)(n=6,R2=0.994)。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微生物发酵稻草与普通稻草在延边黄牛瘤胃内的降解情况,在0、6、12、24、36、48和72 h测定干物质(DM)、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计算相应营养物质的降解率.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稻草6~72h时瘤胃内营养物质的降解率与普通稻草差异显著,72h时,试验组DM平均降解率达到56.08%,比对照组提高了68.47%;蛋白质平均降解率48.44%,比对照组提高36.3%;72 h时混菌发酵稻草NDF降解率最高,平均为53.22%,比普通稻草降解率平均提高25%;72 h时,发酵稻草ADF平均降解率达到39.47%,比普通稻草平均提高15.49%.2重复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研究菌糠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的饲用价值,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通过尼龙袋法对菌糠、羊草、玉米秸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粗饲料样品在瘤胃中的培养时间分别为0、6、12、24、36、48、72 h。结果表明:3种粗饲料72 h的DM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菌糠(29.33%)、羊草(27.41%)、玉米秸(23.39%),且前两者显著高于玉米秸(P<0.05)。72 h的CP降解率及其有效降解率以羊草最高,菌糠次之,二者与玉米秸之间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72 h的NDF降解率虽高于羊草和菌糠(P<0.05),但3种粗饲料的有效降解率均较低,由高到低依次为玉米秸(26.12%)、菌糠(25.72%)、羊草(23.73%),无显著差异(P>0.05)。而72 h的ADF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也依次为玉米秸(25.36%)、菌糠(24.23%)、羊草(21.83%),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与NDF降解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从3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本试验中菌糠的饲用价值与羊草接近,优于玉米秸,因此菌糠作为新型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苹果渣营养成分及粗蛋白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苹果渣用作牛饲料的饲用价值,对苹果渣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研究中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公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苹果渣中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率。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渣中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且适口性较好,可用作牛的饲料。瘤胃降解率测定说明苹果渣中粗蛋白(CP)在0h、6h、12h、24h、36h、48h时间段的降解率分别为11.59%、28.63%、38.82%、43.73%、62.60%、72.86%。4头公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动态降解率为43.42%,其所含蛋白质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复合酶对苹果渣瘤胃降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体格健壮的10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尼龙袋法对干苹果渣和加酶(3‰比例)苹果渣在瘤胃0,6,12,24,48,72h的降解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渣组和加酶组瘤胃粗蛋白质和干物质(DM)动态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48h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差异显著(P<0.05);72h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差异显著(P<0.05),提示干苹果渣的蛋白质利用率较高,酶可有效提高苹果渣中纤维的降解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0、3、7、15、30 d的全混合日粮(TMR)对瘤胃降解特性以及小肠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55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和三步体外法测定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以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FTMR饲料的DM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FTMR的DM、CP、NDF的瘤胃降解率(P<0.05)和CP、NDF的快速降解部分(P <0.05);同时发酵显著降低RUP的小肠消化率(P <0.05)。综上可知,全混合日粮提高了DM、CP和NDF在瘤胃中的瘤胃降解率,15、30 d的FTMR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性较好;RUP的小肠消化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开始逐渐降低,7d之后降低最为明显。因此,应控制好TMR的发酵时间,以便更有效地利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4种不同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密封塑料桶进行混贮,将薯渣与大豆秸秆按照1∶3的重量比混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置对照组(不含微生物制剂)及试验1、2、3和4组(分别添加微生物制剂1、2、3、4),每组3个重复。贮存60 d后取样分析,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测定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采用半体内法测定48 h瘤胃降解率,同时进行有氧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1)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感官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均为一级优良。2)经发酵品质的分析测定,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混贮饲料发酵品质均得到改善,以试验2组的pH最低(P<0.01),乳酸含量最高(P<0.01),氨态氮/总氮最低(P>0.05)。3)除试验4组外,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干物质损失率(DM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粗蛋白质(CP)含量提高(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均得到提高,其中以试验2组的效果最好(P<0.01),其次是试验1组(P<0.01)、试验3组(P<0.01)和试验4组(P<0.05)。5)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干物质(DM)48h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P瘤胃降解率(P<0.05)、NDF瘤胃降解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以试验2组最高,且试验2组的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均得到提高,试验2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提高3.34%(P<0.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经发酵处理后,薯渣混贮饲料质地松软,呈酸香味,无黏手现象,试验2组对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组合酶菌制剂处理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共设9个处理组:对照组(CK)、复合酶制剂处理组(C)、果胶酶+漆酶处理组(PL)、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组(CL)、植物乳酸杆菌处理组(LP)、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LB)、植物乳酸杆菌+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LPB)、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植物乳酸杆菌(CLP)、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植物乳酸杆菌+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CLPB),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聚乙烯袋袋装发酵,贮藏45d后取样,利用实验室化学分析和半体内法(insitu)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处理组(C、PL和CL)pH、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DM、ADF级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DM、NDF、ADF和纤维素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菌制剂处理组(LP、LB和LPB)pH、氨态氮/总氮、NDF、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及DM、纤维素、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3)与酶制剂、菌制剂及对照组组相比,复合酶菌制剂处理组(CLP和CLPB)pH和纤维素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DM保存量最高,NDF、纤维素及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上所述,复合酶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的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其主要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登海605玉米品种为材料,于蜡熟期2/3乳线时进行刈割,乳酸菌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10,20和30 mg·kg-1,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在室温条件下发酵45和90 d,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等指标,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DM)受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发酵90 d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0.018),而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线性增加(P=0.006)。发酵90 d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值较45 d显著降低(P<0.01),而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乳酸含量显著线性增加(P<0.05)。24 h的DM和NDF消化率受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90 d时,48 h DM降解率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线性增加(P=0.034),48 h NDF降解率较45 d显著增加(P=0.022)。发酵90 d时,20 mg·kg-1组的RFV、总可消化养分(TDN)和有机酸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综上所述,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DM瘤胃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全株玉米青贮在发酵90 d且乳酸菌添加量为20 mg·kg-1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利用化学分析法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5种人工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的研究。试验采集饲用谷子、甜高粱、全株玉米、高丹草、小黑麦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然后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测定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氨态氮(NH3-N)浓度。营养成分含量上,5种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总能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全株玉米叶片的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总能均高于其他牧草;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显著,甜高粱和高丹草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累积产气量最高。饲用谷子在6、24、48 h三个时间点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全株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饲用谷子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牧草(P<0.05),小黑麦乙酸与丙酸比值最低。小黑麦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NH3-N浓度最低。综上...  相似文献   

17.
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剑 《动物营养学报》2012,(10):1983-1991
本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分别于孕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采集当年生柠条锦鸡儿嫩枝条,测定初水分后在65℃烘箱中烘干,测定常规营养物质含量;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小尾寒羊3只,采用瘤胃尼龙袋法评定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有机物(OM)、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实期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和开花期(P<0.05);孕蕾期和开花期柠条锦鸡儿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结实期(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开花和结实期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2)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DM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逐渐降低,开花期和结实期DM的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CP的72 h消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效降解率孕蕾期显著高于开花期和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OM和N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降低(P<0.05);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A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孕蕾期(P<0.05)。试验结果提示,结合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含量、饲草DM产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开花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刈割时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不同水平刺梨果渣的肉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为开发利用刺梨果渣饲料资源奠定基础。以4只成年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体外发酵底物为动物饲养试验中肉羊采食的3组饲粮(对照组:不含刺梨果渣;处理1组:含12%刺梨果渣;处理2组:含24%刺梨果渣),测定产气量、发酵参数、纤维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处理1组6 h累计产气量(GP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间其余时间点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1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含量具有高于对照组、处理2组的趋势(P=0.08);3组间其余发酵参数[氨态氮(NH3-N)、干物质降解率(DMD)和有机物降解率(OMD)]无显著差异(P>0.05)。3组间瘤胃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性不受刺梨果渣水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刺梨果渣对肉羊瘤胃体外发酵没有负面影响,可作为肉羊饲料使用,适量水平(12%)的刺梨果渣可提高产气量,促进瘤胃发酵,但仍需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考虑其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碱贮对真姬菇菌糠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采用CaO、Ca(OH)_2、CaO+3%尿素及Ca(OH)_2+3%尿素4种处理,每种处理碱(CaO/Ca(OH)_2)的添加量设3%、4%、5%及6%4个水平,分别记作CO3、CO4、CO5、CO6,CH3、CH4、CH5、CH6,COU3、COU4、COU5、COU6,CHU3、CHU4、CHU5、CHU6,每个水平4个重复,空白组设2个,1组空白(CK)仅为真姬菇菌糠,另1组空白(CKU)为真姬菇菌糠+3%尿素,室温下碱贮30 d。选取6只装有瘤胃永久瘘管川中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对真姬菇菌糠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体外发酵4、8、12、24、48、72 h的动态降解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真姬菇菌糠经不同水平碱贮后,DM、CP、NDF、ADF的72 h降解率及其有效降解率(ED)均较对照组提高。其中,COU碱贮处理组效果最佳,不同水平COU碱贮处理组的72 h的DM瘤胃降解率较CKU组分别提高13.01%、20.03%、31.65%和32.33%(P<0.05);NDF瘤胃降解率较CKU组分别提高27.61%、45.78%、62.88%和50.23%(P<0.05);ADF瘤胃降解率较CKU组分别提高26.14%、45.75%、51.76%和39.65%(P<0.05);CP瘤胃降解率较CKU组分别提高12.33%、14.62%、20.55%和19.07%(P<0.05),其中综合评定COU5处理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CON)和LGG处理组(添加105 CFU/g鲜重LGG),于0、24、36、48 d取样,测定其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GG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在48 d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36 d后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在36 d显著升高;不同天数的pH均显著下降;36 d和48 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乙酸和丙酸在24 d时显著升高;氨态氮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显著;LGG组DM慢速降解速率常数c和有效降解率(ED)均显著高于CON组;LGG组CP快速降解参数a、慢速降解速率常数c和ED显著升高,LGG组NDF慢速降解参数b和ED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能显著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提高DM、CP和NDF在瘤胃内的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