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2 浓度、温度对6个不同熟性的大麻品种的花粉进行萌发研究,结果表明:大麻花粉培养以15%蔗糖 80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则以硼酸浓度为20mg/L时最快,加入Ca2 则抑制花粉萌发,培养温度25℃最好。花粉储存中,常温下,未干燥的大麻花粉生活力只能保持3d(天);干燥、密封后在1—4℃条件下花粉活力最多可保持30d;干燥、密封后在-20℃条件下,储存120d后的花粉还有较高的萌发率(34%)。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和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ME3培养基抑制海南蒟和球穗胡椒花粉萌发,蔗糖、硼酸和Ca2+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胡椒花粉萌发率,硼酸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mg/L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栽培种甘蔗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建立有效的离体萌发体系,以糖用甘蔗主栽品种ROC22花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满足甘蔗花粉离体萌发的基本条件,然后利用L16(4 5)正交试验,寻求甘蔗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温度对甘蔗花粉萌发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中,培养基以刚好凝固时为最佳。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在一定范围内对甘蔗花粉萌发起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起抑制作用。硫酸镁作用不稳定,硝酸钾影响较小。正交试验中,蔗糖对甘蔗花粉离体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影响最大,呈显著水平,硼酸次之,硫酸镁影响最小。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 ℃,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89.83%和143.03 μm。200 g/L蔗糖+400 mg/L硼酸+100 mg/L硝酸钙+400 mg/L硫酸镁+1 g/L琼脂,在30 ℃下培养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这种方法可快速有效鉴定不同甘蔗花粉活力差异。  相似文献   

4.
棕榈油是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是重要的食用油及工业用油。自然状态下,油棕的产量受到授粉率的制约。将油棕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并保持其活力,在适当时间对油棕人工授粉对于提高油棕的产量有实际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培养基萌发法研究干燥时间、保存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成分对油棕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花粉保存的最佳条件为在38℃干燥36 h后保存于-20℃;油棕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则抑制;硝酸钾的浓度对油棕花粉萌发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 蔗糖+350 mg/L Ca(NO3)2?4H2O+60 mg/L H3BO3+150 mg/L MgSO4?7H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粉的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合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建立有效的离体萌发方法体系,以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组合的蔗糖和聚乙二醇4000(PEG4000)在小麦花粉离体萌发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硼酸(H3BO3)、钙离子(Ca2 )以及生理活性类物质维生素B1(VB1)对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的蔗糖、PEG4000、H3BO3、Ca2 对小麦花粉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B1对花粉萌发的效果不明显;(2)18%蔗糖 9% PEG4000 2 g/L Ca(NO3)2·4H2O 60 mg/L H3BO3的培养基成分比较适合小麦花粉的离体萌发;(3)在28℃的条件下培养50 min最适合小麦花粉的萌发及观察与统计;(4)在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直接采用本研究设计的离心管封闭培养方法可使西农1376的花粉萌发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7.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年生的澳洲坚果为试材,研究温度,蔗糖浓度,矿质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度和10%的蔗糖浓度对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为有利;植物生长调节剂GA3为20mg/L时能显著促进花粉的萌发,而IAA和2,4-D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矿质营养最有利于花粉萌发的浓度分别是Zn 10mg/L,Mo5mg/L,B10mg/L,Mn40mg/L,Ca30mg/L.  相似文献   

8.
以10%蔗糖+0.5%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多肉植物红司(Echeveria nodulosa)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三因素以及相互间的交互效应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硼酸浓度、培养温度以及二者间的交互效应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显著,而培养时间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不显著。12~28 ℃有利于提高花粉管萌发率,20~36 ℃有利于花粉管的伸长。三因素交互效应显示:60 mg/L硼酸+12 ℃+16 h为红司花粉萌发最佳条件,萌发率为52.43%。30 mg/L硼酸+36 ℃+16 h为花粉管生长适宜条件,花粉管平均长度达527.74 μm。  相似文献   

9.
小麦化粉的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合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建立有效的离体萌发方法体系,以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组合的蔗糖和聚乙二醇4000(PEG4000)在小麦花粉离体萌发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硼酸(H3BO3)、钙离子(Ca2 )以及生理活性类物质维生素B1(VB1)对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的蔗糖、PEG4000、H3BO3、Ca2 对小麦花粉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B1对花粉萌发的效果不明显;(2)18%蔗糖 9%PEG4000 2 g/L Ca(NO3)2.4H2O 60 mg/L H3BO3的培养基成分比较适合小麦花粉的离体萌发;(3)在28℃的条件下培养50 min最适合小麦花粉的萌发及观察与统计;(4)在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直接采用本研究设计的离心管封闭培养方法可使西农1376的花粉萌发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优化金银忍冬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组分。方法以盛花期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金银忍冬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蔗糖质量浓度为400g/L、硼酸质量浓度为127.23mg/L、2,4-D质量浓度为75.00mg/L,在此培养基组分条件下,金银忍冬花粉萌发率的预测值为90.24%,验证萌发率为89.65%。结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得到理论最佳培养基组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11.
Pollen Grain Germination and Pollen Tube Growth in Pistil of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ermination of pollen grain in vitro and the growth of pollen tube in the pistil of rice were observed with a microscope. The stigma was remov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pollination to study its effect on seed setting rate. The rice pollen grain started to germinate at 2 min after pollination and the pollen tube penetrated stigma into style in 5–10 min, 30 min later the end of pollen tube reached the bottom of ovary, and only some pollen tubes arrived at embryo sac at 40 min after pollination. Mea...  相似文献   

12.
水稻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显微镜观察水稻花粉粒的萌发、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以及授粉后不同时间剪除柱头处理对颖花结实率的影响。 水稻花粉粒在授粉2 min后开始萌发;5~10 min后花粉管穿过柱头进入花柱生长;约经30 min花粉管顶端到达子房基部;40 min时有些花粉管顶端可接近胚囊,此时花粉管内胼胝质形成,但数量较少;50 min后花粉管内胼胝质塞大量形成,花粉粒萎缩干瘪。水稻花粉管在柱头、花柱和子房中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500、5000、5400 μm/h。水稻授粉后10~15 min剪除柱头的处理只有极少量颖花结实,授粉后20~50 min剪除柱头处理的颖花结实率随处理时间推迟而升高,授粉后50 min剪除柱头处理的结实率达60%以上,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3.
硝酸钙对荔枝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钙及EGTA处理对‘妃子笑’荔枝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电镜观察并测定花粉的萌发率与花粉管的生长长度。结果表明,低浓度(0.5~2.0mmol/L)硝酸钙较对照(无钙处理)提高了花粉的萌发率,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以2.0mmol/L硝酸钙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68.5%),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而以1.5mmol/L硝酸钙处理的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长(255.4μm),比对照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加入1.0mmol/LCa2+鳌合剂EGTA时,花粉萌发率为0。以上结果表明钙信号可能调控荔枝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油杉花粉管中的微管、微丝骨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伸长的花粉管大致可分为3个区,即位于顶端的管细胞区、体细胞区和其后的退化区;花粉管中微管与微丝的分布样式不同;微管骨架主要分布于管细胞区和体细胞区,而退化区的微管较稀疏;管细胞区内微管呈网状结构,微管一直延伸至花粉管极顶端;体细胞具独立的微管系统.花粉管内微丝骨架呈轴向排列于整个花粉管,自花粉粒内一直延伸至花粉管顶端,粗微丝束几乎平行于花粉管的长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微管与微丝骨架系统在油杉花粉管顶端极性生长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丽卿 《茶叶科学》1989,9(1):39-4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8个茶树栽培品种和6个野生茶树的花粉作了形态观察,讨论了有关茶的种内分类问题。花粉形态观察的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这类茶树放在同一个种是适合的,但从萌发孔的数目及外壁纹饰来看,茶树存在着种内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粉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紫粳 4x花粉的发育过程及其败育时期和方式。在成熟花粉中正常花粉只占45.5%,还有54.5%的花粉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败育。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异常二分体及二分体分裂不同步等现象。绝大部分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期和二胞花粉晚期。在败育花粉中典败花粉粒占21.4%,圆败花粉粒占5.0%,染败花粉粒占28.1%。导致紫粳 4x花粉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些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从而进行异常分裂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