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芽孢杆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方法]将辣椒种子分别浸泡于3种芽孢杆菌菌悬液中,记录种子发芽率及根、芽长度,研究各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浸种和灌根2种方式,测定幼苗株高、根长、鲜重指标,研究各菌株对辣椒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3种芽孢杆菌均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种子萌发试验中,稀释10倍的GS09菌株菌悬液效果最为显著,相比对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分别增加了22.74%、15.39%、31.54%、23.33%;幼苗生长试验中,灌根方式优于浸种方式,GS09菌株100倍稀释液下株高、根长、鲜重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8.07%、55.56%、65.63%。GS10的促生效果仅次于GS09,GS01促生效果较弱。[结论]该研究可为挖掘新型根际促生菌株以及辣椒的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爱芬  强继业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0-16761,16764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辐射剂量为0、20、40、60、80、100、150和200Gy的60Co-γ射线对小杂56白菜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均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60~200Gy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除200Gy处理组的白菜根长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剂量处理的根长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白菜芽长的影响不同,辐射剂量为40、60和100Gy时有利于白菜芽的生长。[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有不同的影响。60~200Gy辐射有利于白菜种子发芽,低剂量辐射有利于白菜根的生长,但辐射剂量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宽叶青菜种子的影响,为射线辐射处理蔬菜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宽叶青菜种子,观察射线辐射处理对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宽叶青菜出芽率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辐照剂量60 Gy的幼苗根长芽长最长,幼苗长势最好。[结论]对于探讨快速、高效的培育蔬菜农业生产方法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对油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纸床培养,研究在不同浸种时间下,不同浓度的10 nmTiO2悬浮液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为2 h的各指标表现最显著,最适合作为纳米TiO2对油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影响的浸种时间.浸种2 h纳米TiO2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抑制率与纳米Ti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浓度的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IC20分别为1907、619.0、1039mg·L-1;总长、芽长、根长、总重、芽重、根重的激活率与纳米TiO2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总长、芽长、根长、总重、根重的EC20分别为99.77、404.5、55.46、6918、2 187 mg·L-1.对各指标影响的敏感性大小为: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根长>芽长.因此,油菜发芽率与根长可以作为评价纳米TiO2生态毒性效应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沼液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沼液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方差分析法对沼液浸种时间(1、2、4、8 h)、沼液浓度(5%、10%、20%、40%、80%、100%)2个随机因素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芽长、根长以及单株重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沼液可以显著促进油菜的发芽,过高的沼液浓度不利于油菜的发芽,100%的沼液处理2 h以及80%的沼液处理4 h较其他处理组可以获得较好的油菜生长效果。该研究表明适当的沼液浸种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以及萌发后的生长,但过高浓度以及较长时间的浸种对油菜种子的萌发都是不利的,该研究为沼液浸种技术在油菜种子上的应用以及沼液的处理处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赤霉素不同浓度和不同浸种时间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100 mg/L赤霉素处理韭菜种子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并且促进韭菜种子根长和芽长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高红明  温爽  张小丽  张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08-5209,5217
用0.05 mg/L的表油菜内酯浸种24 h后,对其中部分种子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另一部分待出苗后对幼苗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数、根长,但对萌发率、根数、根重、芽长、芽重并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极显著提高叶片蒸腾速率,而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细胞渗透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入侵植物胜红蓟的化感作用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水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明显;对幼苗的根长、茎长以及根冠比的影响与对发芽率的影响相似,却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茎和根的鲜重,相对而言,对甘蓝的影响更大,且根系对胜红蓟水提液比地上部更敏感。[结论]胜红蓟水提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9.
硫酸钠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钠溶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萌发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浓度的提高,发芽率、幼苗芽长、根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盐胁迫对根长比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浓度硫酸钠引起油菜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钠溶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萌发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钠浓度的提高,发芽率、幼苗芽长、根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盐胁迫对根长比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浓度硫酸钠引起油菜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品质优良的绿莴笋品种。[方法]用剂量分别为0(对照)、20、40、60、80、100、150、2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泰国绿莴笋种子,研究60Coγ-辐射处理对绿莴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60Coγ-辐射剂量为20、150、200 Gy时,绿莴笋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绿莴笋种子发芽率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20 Gy时发芽率最高。60Coγ-辐射剂量为60 Gy时绿莴笋幼苗长势较对照好。辐射剂量在20~60 Gy范围内时,剂量越大,幼苗长势越好。绿莴笋幼苗根长在辐射前期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芽长与60Coγ-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60Coγ-辐射剂量为20 Gy时绿莴笋种子发芽率最高,辐射剂量为60 Gy时绿莴笋幼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辐照苏州青种子的发芽率及栽培后的生长情况,为培育优质苏州青提供参考价值。[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苏州青种子,研究其发芽率及栽培后生长情况。[结果]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对苏州青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外观品质、抗虫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为20 Gy时发芽率最高,苗的长势最好;辐射剂量为10 Gy时虫害较严重。[结论]试验结果对于优质、高效培育蔬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鲁春白1号(83-1)大白菜种子的影响,为射线辐射处理蔬菜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鲁春白1号(83-1)大白菜种子进行辐射,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鲁春白1号(83-1)大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在该试验辐射范围内(20~200 Gy),20 Gy有利于发芽后期根的生长,80 Gy促进芽的生长,比对照的芽长增加了4.8%,而辐射剂量超过100 Gy则抑制幼苗的生长。[结论]试验结果对于探讨快速、高效地培育农业生产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7.
黄花乌头种子萌发与水溶性内源抑制物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花乌头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测定该种子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根的影响以及温水和溶剂浸种去除内源抑制物质的效果。[结果]用200μg/ml赤霉素处理时,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为79.6%和52.4%,比对照高40.9%和71.4%。室温0~4℃变温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黄花乌头种子的粗提物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0.28 g/ml时,白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为20.2%,幼根相对长为11.2%。黄花乌头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为15.2%,相对发芽势为6.4%;温水浸种可除去黄花乌头种子中大量内源抑制物质。乙醇浸种时浸泡液的抑制活性最强。[结论]200μg/ml赤霉素变温浸种处理,可提高黄花乌头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不同钠盐浸种和NaCl溶液胁迫萌发试验,找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抗盐的有效方法和耐盐程度。分别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NaHCO3、混合盐(NaHCO3,NaCl)3种溶液浸种,然后配置4种浓度的NaCl胁迫溶液:40、80、120、160mmol/L,分别对萝卜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结果]混合盐浸种明显提高萝卜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NaHCO3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但明显促进侧根数目增多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顺序是:混合盐浸种>NaCl浸种>对照组>NaHCO3浸种。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均表现出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低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促进幼苗生长。相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高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混合盐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