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硅氧烷 - 聚丙烯酸酯季铵盐嵌段共聚物(Six-Q5)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细胞膜的影响,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 PI 染色后在微分干涉显微镜下观察菌 丝形态表征 Six-Q5 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考马斯亮蓝法、蒽酮 - 硫酸法及电导率法表征 Six-Q5 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利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表征 Six-Q5 对 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经过 Six-Q5 处理的菌丝显微镜下可观测到荧光亮斑,菌丝培 养液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变化均明显区别于对照,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及菌丝培养液中的 MDA 含 量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 PDMS 嵌段长度的不同,其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也有所 差别。【结论】实验结果表明,Six-Q5 破坏了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细胞膜 的结构功能完整性;且随着 Six-Q5 嵌段长度增加,其影响更加显著。细胞膜是 Six-Q5 抑制水稻纹枯病菌一个作 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啶酰菌胺是一种高效的烟酰胺类杀菌剂,但国内尚无完善的生产工艺。为降低成本并筛选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烟酰胺类化合物并测定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在2-氯烟酸中引入含氟芳环合成了7个含氟的烟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HRMS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抑菌活性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菌丝生长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a和3e在50μg/m L下对R.solani菌丝的抑制率大于90%,两个化合物对R.solani的EC50值分别为12.63μg/m L和13.99μg/m L。【结论】研究所合成的化合物3a和3e对R.solani的抑菌活性与商品化杀菌剂啶酰菌胺(boscalid)相近(EC50值为7.36μg/m L),其抑菌活性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对葡萄灰霉菌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提高拮抗菌(ALL)对灰葡萄孢菌丝的抑制率,为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菌株发酵生产及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菌丝抑制率为指标,经菌丝生长速率法,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菌株最佳发酵抑制条件。【结果】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改为7.12,装液量为56%,发酵培养时间为77 h。经验证的抑制率为87.70%,比优化之前提高了1.82倍。【结论】发酵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对葡萄灰霉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研究了野蚕豆根的一种根部病害,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方法】运用形态学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大小和孢子萌发率测定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皿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野蚕豆根的根腐病病原菌为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Sacc.)Booth];适合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SA;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25℃;湿度对孢子萌发率具有较大影响,湿度越高,萌发率越高;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为7~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落扩展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钾,产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连续光照有利菌丝生长和产孢;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10种杀菌剂对野蚕豆根根腐病原的毒力从大到小为尚果应得扑海因灰灭甲基托布津灵动黑白立消保丽丹保亮翠贝,其中尚果(三唑类)、应得(三唑类)和扑海因(二甲酰亚胺类)3种杀菌剂的抑菌活性较强。【结论】首次确定了引起野蚕豆根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获得了影响该菌生长的营养物质种类和环境因素,并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400 g/L氟硅唑、24%腈苯唑和50%异菌脲。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别隐品碱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和杀灭兔痒螨的活性,为后续结构优化和药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从博落回中分离的别隐品碱为原药,对其十元氮杂环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12种衍生物A1~A12,采用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1 H NMR和13 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嘧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0μg/mL目标化合物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at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浸虫法检测5mg/mL目标化合物对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的体外杀灭活性。【结果】确认了12种别隐品碱衍生物的结构,它们对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对兔痒螨具有一定的杀灭活性。其中,以化合物A11的抑菌活性和杀螨活性最高,其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73.28%,对兔痒螨的致死率达61.55%。【结论】原药别隐品碱十元氮杂环上的羰基被还原成羟基后,不仅提高了其抗菌活性和杀螨活性,同时也拓宽了其抗菌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株新放线菌——秦岭链霉菌中(Streptomyces qinlingnensissp.nov)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硅胶柱层析,对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分离到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有效成分对8种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管碟法进行8种细菌对有效成分的药敏性试验。【结果】从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了一个抑菌活性成分,鉴定为二丙酮胺,测定其对8种真菌和8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对二丙酮胺相对比较敏感,其IC50值分别为49.57,85.08和74.69μg/mL;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二丙酮胺相对敏感,当二丙酮胺质量浓度为31.3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和16 mm。【结论】对二丙酮胺的抑菌活性以前未见文献报道,其有可能作为一种抑菌活性先导化合物,或直接开发成农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卡枯醇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旨在探索其抑菌活性与构效关系。【方法】首先以芝麻酚、α-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傅克酰基化合成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卡枯醇衍生物,即化合物1(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然后经醚化反应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2a~2h, 采用核磁共振仪(1H-NMR、13C-NMR)和质谱仪(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2a~2h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ESI-MS予以了确认。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8种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化合物2a、2b、2c和2f对供试菌种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较高,其中对供试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基本达到了100.0%。此外,2a、2b、2c和2f对黄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噻菌灵。【结论】合成的8个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部分菌种的菌丝生长抑制率高于噻菌灵原药。  相似文献   

8.
微孔板法检测番茄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楠  王猛  申瑞平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075-3082
【目的】利用酶标仪建立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快速、高效测定方法。【方法】以OD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确立微孔板法检测灰霉病菌敏感性的测试条件,并对啶酰菌胺、嘧菌酯、乙霉威、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将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进行比对。【结果】微孔板法测定条件为:酶标仪测定波长为630 nm,测试培养基为灰霉分生孢子萌发刺激液(PDE),孢子悬浮液浓度为8×105-1.6×106个/mL,培养条件为21℃黑暗条件下振荡(150 r/min),孔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与药剂培养24 h作为药剂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孔中孢子悬浮液培养12 h后再加入药剂培养12-24 h为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测试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用该方法测得啶酰菌胺对山东省3个地区57株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EC50均值分别为1.9311和5.6488 μg•mL-1。【结论】微孔板法综合了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的优势,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高芬  吴元华  王梦亮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933-4940
【目的】明确可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cacaoi)182-2的活性代谢产物——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为后续农用抗生素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湿重法和培养皿中萌发法,测定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其对细胞膜渗透性、麦角甾醇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造成菌丝节间缩短、扭曲,芽管顶端膨大,并产生大量囊状膨大物。处理24 h时,对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为177.53 µg•mL-1。抑菌机理研究发现KA08能导致菌丝体内电解质泄漏,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含量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并显著抑制菌丝体内蛋白质含量。【结论】农抗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菌丝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合成,引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使病菌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菌丝生长受阻。细胞膜是KA08的主要作用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组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对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等7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抑制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活性菌株H21,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H2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病原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H2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对其他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从H2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环-(L-亮氨酸-L-精氨酸)和二硫吡咯类抗生素-全霉素;全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56、0.313、0.078、0.313、0.156和0.313 µg·mL-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6和7.89 µg·mL-1。【结论】小檗内生菌放线菌H21可能是一种新的全霉素产生菌,其对植物致病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抗菌活性,全霉素对于开发针对致病细菌的农用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4种提取鹰嘴豆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TAB法、SDS-CTAB法、SDS法、尿素法4种方法对鹰嘴豆DNA进行提取,并从电泳结果、纯度、得率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确定鹰嘴豆DNA提取适用流程。所提DNA纯度为:CTAB法〉SDS-CTAB法〉SDS法〉尿素法;所提DNA的浓度(μg/mL)为:SDS-CTAB法〉CTAB法〉SDS法〉尿素法。综合分析,CTAB法是提取鹰嘴可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DNA提取方法对4种重要作物DNA提取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大豆、黄瓜、水稻、玉米的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DNA提取效率。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DNA的质量和产率有显著差异。大豆、黄瓜、水稻采用CTAB法,玉米采用SDS法,其DNA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郑卓  李健  圣忠华  彭智勇  罗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8-11759
[目的]探索高粱总D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为将其导入水稻提供大量、高质量的DNA。[方法]以高粱幼叶为材料,分别采用SDS法、CTAB法、尿素法和NaOH法提取高粱总DNA,并对不同方法提取DNA的纯度、浓度和产量进行检测。[结果]尿素法提取DNA纯度和质量最好,SDS法和CTAB法次之,NaOH法最差。采用尿素法、SDS法、CTAB法和NaOH法分别可从1g高粱样品中提取到约292.00、21.75、152.25和243.75μg的DNA。4种方法提取的高粱总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NaOH法不能有效提取高粱总DNA,其他3种方法在提取高粱总DNA时能较好地保证其完整性。高粱总DNA分子量约为50KB。[结论]尿素法提取DNA的纯度最好、产率最高,是一种理想的高粱总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构成,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进而可以发酵生成乙醇等生物化工产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以复杂的结构关系缠绕在一起。这种结构阻碍了纤维素的有效水解,这就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使纤维素得到更充分的水解。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文章对这3种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制备TiO2纳米管的常用方法:模板法、水热法和阳极氧化法,并分析总结了每一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模板法中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模板制备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但不易合成孔径小的纳米管,且生成的TiO2纳米管长度不均;水热法操作比较简单,且制备的TiO2纳米管管径小,但其产物的形成机理、成分等方面还存在争议;阳极氧化法可制备排列有序的TiO2纳米管,但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6.
4种破碎方法对古尼虫草内含物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溶固形物含量、腺嘌呤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微波法、酶解法、自溶法和酸热法对交织顶孢霉菌丝体中内含物提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浓度为0.1%的纤维素酶在50℃条件下处理样品3 h破壁效果最佳,能较好地使细胞内含物包括核苷类物质溶出,其次是微波法.由于纤维素酶的价格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从经济角度考虑选用微波低温解冻档处理4 min的细胞破碎方法来提取菌丝体中内含物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以芦笋植株叶片为材料,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提取DNA的方法,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DNA质量,探索最佳的芦笋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都适合于芦笋DNA的提取,提取的DNA均能够满足ISSR分子标记等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机器人技术课程在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机器人课程多年教学实践,本文通过介绍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状况,综合当前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基于兴趣驱动学习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加深对机器人课程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林地作为油茶种植区域可选的土地类型之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合理确定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对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选出比较好的油茶种植基地,应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广东省林地油茶种植适应性评价中。在选取的4个样本区域中,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此方法能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优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相似文献   

20.
菟丝子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为充分利用开发菟丝子总黄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冷浸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5种方法提取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精密测定,对提取效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5种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回流提取法(31.24 mg/g)、微波辅助萃取法(16.84 mg/g)、索氏提取法(12.82 mg/g)、超声提取法(9.74 mg/g)、冷浸法(8.88 mg/g),回流提取法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回流提取法应用于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