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根腐病发生对黄芪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采集1~6年生黄芪根围发病和健康土壤,采用经典方法对4种主要土壤酶(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根腐病的发生对脲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1~4 a间,发病土相对健康土的脲酶活性减少量、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量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第5年时各酶的活性开始向健康状态恢复,第6年时酶活性继续恢复,且与该年根腐病发病率降低的情况相吻合。由此可知,黄芪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蒙古黄芪-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F. acuminatum)为互作体系,测定苯丙烷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的变化,以期获得黄芪抗根腐病菌侵染机制的信息,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幼苗浸根法接种病菌,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F. solani侵染黄芪后,PAL和C4H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并在7、21天出现2个酶活高峰;4CL活性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7、21天时也显著高于对照。F. acuminatum侵染黄芪后,PAL、C4H和4CL的活性均在21天显著高于对照。可见2种病原菌在侵染黄芪过程中,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被不同程度地激活,但2种病菌激活各酶的时间和规律有所差异,表明黄芪对这2种病菌的抗性机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大豆根瘤促生剂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瘤促生剂可以使费氏中华根瘤菌的对数期提前,稳定期延长;同时,该根瘤促生剂可以诱导费氏中华根瘤菌产生结瘤因子;在根瘤促生剂存在的条件下,使用实验室培养的黄豆芽配制的培养基可以促进结瘤因子的产生;最佳的结瘤因子诱导剂为全豆芽研磨液+大豆根瘤促生剂,诱导剂的最佳用量为1.0%,最佳诱导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4.
‘赞皇枣’黑腐病菌拮抗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赞皇枣’黑腐病主要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为靶标,对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的10株芽胞杆菌进行室内多重筛选,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和单因素试验对筛选获得的目标菌分别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和最佳发酵条件确立。结果表明:芽胞杆菌B07对靶标菌拮抗作用良好,活体拮抗抑菌带宽度达(8.00±0.50)mm,无菌发酵滤液抑菌圈直径为(24.44±1.37)mm,且有良好的持久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B07发酵的最优培养基为:红薯粉2 g/L,牛肉膏10 g/L,NaCl 10 g/L,MnSO4 ?0.0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种子液浓度1.5×107~2.0×108 cfu/mL时,接种量5%(V/V),装液量40 mL/250 mL,原始pH7.0,发酵温度32 ℃,时间72 h。  相似文献   
5.
高效生物化工堆肥转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高效快速的畜禽粪便堆肥转化技术,该研究首先采用棚膜覆盖、利用太阳能保温、翻堆等技术措施使牛粪、鸡粪混合物料中水分适量蒸发散失,同时加入生物菌剂,经过滚筒造粒以后,再进行堆积发酵。结果表明,6d以后,堆肥的pH值稳定为7.5;C/N由原来的19降到了11,且稳定不变;种子发芽指数达到98%以上。完全达到了堆肥腐熟指标,为有机肥实现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菌是最重要的植物病原类群,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是当今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了解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对有效控制病原菌危害和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原菌侵染结构(侵染垫、附着胞、吸器)的形成和功能、主要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毒素)的产生和作用、侵染过程的分子基础,以及病原菌侵染后植物膜质过氧化、活性氧清除系统和防御酶系统的变化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利用堆肥所具有的降解特性和很高的解钾能力,将堆肥中加入的钾矿粉(绿海石粉)分解为植物能够吸收的有效钾,并用PLFA方法评价了绿海石粉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堆肥,从绿海石中降解出的有效钾逐渐增高,到堆肥后期可达到1650mg·kg-1。部分不饱和脂肪酸(PLFA18:2)、环丙烷脂肪酸(cy17:0,cy19:0)、含10Me的脂肪酸(10Me16:0,10Me17:0)含量有较大的变化,相应的真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放线菌有明显的增加,这说明堆肥中加入绿海石粉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产生了影响,成为堆肥解钾的理论依据。PLFA法可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一种理想的分子生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植物致病镰刀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是镰刀菌侵入寄主使其致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主要从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与植物抗菌次生代谢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镰刀菌的侵染致病机制,进而为寻找新的病害控制措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182-2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链霉菌182-2的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拟对其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组分进行初步分离,并进行抑菌特性研究.[方法]发酵液经预处理后,依次用活性炭脱色,大孔树脂吸附层析分离纯化,对纯化后活性物质(组分Ⅱ)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中至少含有两种抗真菌活性组分.离体条件下当活性物质浓度为2 000μg/mL时,对烟草赤星病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达58.0mm.目测法测定抗生作用表明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60μg/mL.48 h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31.9 μg/mL和42.2μg/mL.活性组分处理还可导致病原菌菌丝和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变形扭曲或产生大泡囊.[结论]纯化后的活性物质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拮抗细菌C-02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抗生、竞争和诱导系统抗性三个方面对拮抗细菌C-02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机理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C-02分泌的抗菌蛋白能溶解病原菌VD-11的细胞壁,抑制其致萎毒素的分泌。与病原菌VD-11相比,C-02利用碳源有明显优势,在棉花根际土壤中具有显著的营养竞争优势和很好的定殖能力。C-02处理棉苗后,棉叶中植株防御性酶系PAL、POD和PPO的活性提高幅度大,维持时间长。C-02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机理是抗生、溶菌、竞争和诱导棉苗系统抗性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