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中,满族的存在相当特殊,不但没有本民族的鲜明特征,相反的是,在诸多方面和汉族有着极高的一致性。本课题组以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为研究视阈。对吉林市乌拉街满族文化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区处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其地貌特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生活民俗,本文从服饰、饮食、居住等几个方面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民俗进行研究,并挖掘其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禁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文化现象。可以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宗教文化中的原始信仰与禁忌民俗、民间信仰与禁忌民俗、藏传佛教与禁忌民俗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和论述其宗教文化与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其中的饮食民俗文化更是呈现着异彩纷呈的文化盛景。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食事活动在中华"泥土乡情"味的大地上经久积淀而成的风俗习惯、精神意义的集合。探寻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泥土乡情",反观"泥土乡情"承载着的中国饮食民俗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自豪感,拓宽乡村振兴战略视野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在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教化上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由于有着特定的国情,除了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人组成之外,我国还有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所以,我国历代的领导人都比较重视维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今天所要研究的主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对新世纪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少数民族作为国家各界领导人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只要是少数民族的工作便没有小事。所以我们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1]。  相似文献   

6.
水族是一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少数民族,拥有神秘的文字、语言、服饰文化、风俗习惯等。从水族的历史渊源看,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服饰特色是被称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的马尾绣刺绣艺术和被称为印染工艺界一大瑰宝的豆浆印染技艺。服饰审美风格的蓝、白、青三种淡雅颜色体现了水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同时,水族人民对着装风格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穿着风格。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水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应采取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民族品牌等措施来对水族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歌会文化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族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其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本文以社会变迁为研究视角,探究以歌会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及其民俗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强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乡村融入城镇”.云南省作为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独特民风民俗文化,并使之与城市化生活融合,是云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稻作农业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文明的重要基础。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稻作农耕历史和自成体系的耕作制度,是许多南方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根基,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独树一帜。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稻作农耕日益衰微,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也逐渐消弭在历史的尘埃中,民族特性因之亦逐渐丧失。与此同时,在理性工具指导下的产量诉求,不仅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难以言状的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描述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耕历史和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意涵进行探究,旨在说明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的"落后",实际蕴藏着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和意义,并以此来反观当下的"发展"与"科学"。从地方知识中吸取智慧,既是尊重历史的表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禁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文化现象。也是涉及面及广的社会民俗现象,它可以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崇拜而产生的禁忌、因恐惧而产生的禁忌、因厌恶心理而产生的禁忌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和论述其民族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1.
马东 《农业考古》2012,(2):11-14
在中华茶文化体系中,少数民族茶文化由其地域风情和民俗特色赋予了中国茶文化更加广博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满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先后创建了金王朝、后金政权及一统江山的清王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也同样熠熠生辉。然而,仅就茶文化角度看,比照关内及藏、蒙少数民族,满族茶文化似乎内涵不足、特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是基诺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促进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构建边疆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诺乡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应该把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设计历史悠久,灯具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傲然屹立于世界灯具之林。中国历代灯具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灯具造型各异、神韵独特,其传统设计中无不透视出社会经济技术、思想观念和民族审美的进程与发展,许多优秀的灯具设计,不仅具备完善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于现代灯具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在其发展和实践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组成机制来因地制宜地进行当地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我们还需要对地区资源、自然环境、传统风俗文化等具有独特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产物加以炼化并提供其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这是追求乡村治理和乡村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新要求新发展新面貌,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加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民族规范逐渐的与现代化法治规范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除了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的治理,还能够触发民族地区文化新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存在,大大丰富了文化的组成。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魅力,有着相应的特色,探究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古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广阔的地域上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存在。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国家,同样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对于中法民俗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对于中法之间的文化民俗的了解以及对于中法文化的融合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中法文化民俗实际,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82-18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为民族地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精神资源、培养民族地区农民道德自觉、创建与完善民族地区新农村道德建设特色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方式生活化、载体多样性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匀东镇的绕家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2003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瑶族,但其生活习俗与瑶族文化有较大差异。国内有学者对绕家人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绕家民歌及部分民俗,对其服饰文化的研究几乎尚未涉及。因此,系统研究绕家人服饰文化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对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疆高校毕业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处于弱势状况,成为大学毕业生中就业的弱势群体。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导读: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们重清谈,好吃药,身体发热,为了避免皮肤与服饰摩擦溃烂,穿起了宽大服饰,歪打正着,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服饰风格,进而成为服饰飘逸的时代风尚。魏晋时期的服饰,沿袭秦汉旧制。由于战乱带来的南北民族大融合,中原地区的服饰,在原有基础上也吸纳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裁制的更加紧身,更加适体。传统的服饰样式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胡服的西北少数民族服  相似文献   

20.
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著名的“中国萨满文化之乡”和“中国满族剪纸之乡”.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九台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拓宽民俗文化内涵: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