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津某规模猪场发生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部分仔猪发病的情况,为确诊病原,分别对流产胎儿的组织和母猪血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流产胎儿的组织经PCR或RT-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阴性。经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PCR检测胎儿组织为阳性,检测母猪血清中猪伪狂犬gE抗体为阳性;用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分离到了猪伪狂犬病毒,根据临床症状、抗原抗体检测及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确诊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本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周边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的情况.本实验采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抗体ELISA诊断方法,对浙江周边5个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段商品猪和公母猪的292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从检测结果可知:现阶段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检测结果是平均野毒阳性率为34.2%,其中5个场的野毒抗体最低为17.4%,最高为66.7%.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京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年对南京市40个猪场660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全市共发现7个抗体阳性猪场,场阳性率为17.50%;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31份,抗体阳性率为4.69%。经产母猪gE抗体场阳性率最高,达28.57%,血清gE抗体阳性数占总数的8.57%;而8个后备母猪场均没有检测到gE阳性抗体;断奶前仔猪的gE抗体阳性也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南京市猪场仍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某猪场发生的初产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的病情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母猪的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血清抗体,以及对流产胎儿进行PCR检测并测序。结果表明该猪场初产母猪流产确为感染猪细小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5.
为了诊断云南曲靖区域2015年12月份母猪流产的原因,笔者对云南省曲靖市2个出现母猪流产现象的规模化猪场进行调查,采集流产胎儿脾脏、肺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和母猪血清,进行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核酸检测,对母猪血清进行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核酸均为阴性,正常母猪和流产母猪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血清抗体基本一致。说明2015年12月份曲靖区域母猪流产主要原因为天气异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情况,笔者于2014年应用IDEXX的PRV-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长乐市3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伪狂犬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PRV gE抗体阳性率为4.76%~26.87%,平均阳性率为12.72%。说明猪伪狂犬病毒野毒在被检的3个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无锡市生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对种猪场、部分规模猪场,检测伪狂犬gE抗体,调查分析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中,阳性猪场所占比例为66.67%,阳性样品比例为21.52%。结果表明,无锡市猪场的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不容乐观,应及时加强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源为Ⅰ型疱疹病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急性死亡,侵害多种组织器官的恶心疾病。怀孕母猪感染该猪伪狂犬病毒后,可导致母猪流产,临床上常见的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对已顺利降生、母原抗体不高的仔猪可造成大批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新沂市三新工程项目的 3个示范基地场及17乡镇90个养殖场(户),采集了1 835份猪血清及98份扁桃体,进行了伪狂犬病毒病原学、g E抗体和g B抗体的监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114份,阳性率为6.56%。其中3个示范场中,有2个示范基地场猪群中检出g E抗体阳性,其中1个场仅出现1头种公猪阳性,另1个场阳性率为8.06%;非示范基地825份血样中,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48份,抗体阳性率为5.81%。用PCR检测的98份样品,有3份检测出病毒核酸。从检测结果分析,新沂市辖区范围内生猪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何鉴别疫苗接种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是控制和净化该病的前提。本试验根据不同猪伪狂犬疫苗株gE基因缺失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猪伪狂犬病野毒病原核酸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猪伪狂犬病野毒,而不能检出猪伪狂犬病疫苗株,实现了疫苗毒和野毒的鉴别检验,同时不能检测出猪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最低检测限度为10~3个病毒核酸拷贝。在组织样品检测中不受宿主组织核酸干扰,能区分野毒感染动物组织和疫苗免疫动物组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伪狂犬病毒野毒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0月,甘肃省某规模猪场存栏900头不同胎次母猪,在产仔高峰期内突然出现大量流产现象,临产母猪主要表现为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平均产生率为26.92%(365/1 356),乳猪平均死淘率高达16.55%(164/991)。为确定病因,采集5头猪病料,包括木乃伊胎1头、死胎1头、流产胎儿2头、7日龄自然死亡弱仔1头,进行猪常见疫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头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均为阳性,4头的衣原体核酸检测为阳性,猪瘟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猪衣原体混合感染是导致该规模场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混合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2016年9月,为了了解淮安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规模养殖场防疫情况,对淮安区3个示范基地场及全区26个乡镇养殖户1146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 E抗体和g B抗体的监测和分析。其中,3个示范基地场665份,非示范基地481份。结果显示,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116份,阳性率为10.1%。3个示范场中,有2个示范基地场猪中检出g E抗体阳性,场阳性率为66.67%;3个示范基地场665份血样中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87份,抗体阳性率为13.1%;非示范基地481份血样中,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29份,抗体阳性率为6.0%。结果表明,淮安区生猪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湖南衡阳某规模猪场肥猪表现疑似伪狂犬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血清学诊断。采集了不同临床表现猪群的血清,进行伪狂犬病毒野毒(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份出现发病症状1~2天的猪血清gE抗体检测为阴性,8份出现发病症状4~6天的猪血清中5份gE抗体检测为阳性,3份为可疑。另有4份发病并康复的猪血清和4份同群未发病的猪血清gE抗体检测均为阳性。通过采取针对伪狂犬病毒的紧急措施将该猪场疫情控制在发病流行初期,减少了猪场损失,为血清学方法在伪狂犬病毒疫情诊断中的运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泉州市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采集15个规模化猪场745份血清样品,运用ELISA方法检测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E抗体)。结果显示,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感染gE抗体阳性率为17.32%、场阳性率为80%,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育肥猪gE抗体阳性率在6.67%~20.6%,各乡镇规模化猪场gE抗体阳性率在5%~22.29%,表明洛江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程度存在伪狂犬野毒感染,伪狂犬病防控和净化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以发热、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患呼吸道疾病且大批死亡,育肥猪增重减慢。感染伪狂犬的病猪抗病力下降,易继发或并发其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毒主要通过胎盘屏障引起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15日龄内的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06-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监测现有的防疫控制体系下我国规模化猪场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IDEXX PRV gEELISA试剂盒对2006年9月~2008年9月送检的14个省(直辖市)89个规模化猪场的5312份样品血清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V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6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73.03%;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40%。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RV野毒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免疫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仍存在猪伪狂犬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现有防疫体系下北京市的猪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感染和免疫情况,采用HerdChek PRV gI、gB和CSFV Ag、Ab-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10月送检的北京市10个规模化猪场的300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猪场为PRV野毒阴性或野毒感染率较低(<10%),其中有4个场的PRV gB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5%以上;所有这10个猪场均为猪瘟野毒阴性或野毒感染率较低(≤10%),母猪群猪瘟抗体的平均阳性率和平均合格率皆在85%以上.结果显示了这些猪场的母猪群具有较低的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瘟野毒感染水平,而且具有很整齐的猪瘟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和河北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情况。[方法]用间接ELISA方法对144个规模化养猪场的2 008份猪血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两省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中和(gB基因)、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gE基因)、圆环病毒病的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9%~92%、87%、92%~95%、33%~40%和76%。各阶段猪群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中和(gB基因)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都在80%以上;伪狂犬野毒(gE基因)抗体阳性率在14%~90%之间,其中流产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0%;1~4周的仔猪圆环抗体阳性率为76%(152/199),4~10周的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67%(327/489)。[结论]这四种猪病的抗体阳性率较高,免疫猪基本能得到保护,但在个别猪场仍有发病,可能与免疫失败、新流行毒株的出现、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提示各大猪场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严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1猪伪狂犬病免疫控制的曲折过程由于伪狂犬野毒感染后,容易造成母猪群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返情比例高,公猪表现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给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大多数猪场普遍重视对种猪群的免疫。即便如此,种猪群伪狂犬疫苗免疫也经历了一断曲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至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