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禽流感综述及其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都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有可能突变出快速感染人类并致病的亚型,特别是H5N1具有从其它感染动物种属的流感病毒中获得基因并转变迅速的能力,使人类健康面临重大威胁。本文就禽流感的病毒学特征,微观的机理及其防治还有鸟类迁徙对其全球范围的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综述。1禽流感病毒1.1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禽流感(Avian influenza),俗称鸡瘟。历史上最早记载是1878年在意大利发生的鸡群大量死亡。其致病原直到1955年才被科学家证实为甲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随后命名为禽流感[1]。流感病毒,隶属ss-RNA负链病毒目正…  相似文献   

2.
<正>咳嗽、少痰、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病情进展快速,出现意识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H7N9禽流感最早于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它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到:该病毒的传染源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有一定的关系。其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能是因为密  相似文献   

3.
保加利亚农林部长尼哈特·卡比尔2005年10月10日宣布。保加利亚决定从即日起禁止从土耳其和罗马尼亚进口所有禽类产品。由于保加利亚北部及其南部邻国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引起保加利亚高度关注,保政府为此加大了在全国各地的监察力度。据报道,这些国家所“遭遇”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由西伯利亚和北欧地区的候鸟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 ,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以后 ,虽然我国也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 ,但仍然没有杜绝禽流感病毒在国内的蔓延。从2004年1月27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首例禽流感案例发现以来 ,已有多个省的市、县先后确诊出现禽流感疫情和疑似禽流感案例。这给我国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4):66-66
2005年秋季,我国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虽然禽流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是,这是第一次在我国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所以它又有一些新的特点,它所带来的禽类产品需求下降的严重程度要远远大于2004年的情形。对此,笔者没有详细的统计资料,但是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6.
1全球禽流感频发,中国禁止从美国进口禽类及其相关产品2014年年底美国华盛顿州(Washington)和俄勒冈州发现野鸟和家禽感染禽流感病毒。为防止禽流感传入我国,2015年1月中国质检总局等部门发布公告,禁止直接或间接从美国输入禽类及其相关产品。此外,2015年第1季度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发布公告称,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匈牙利输入禽类及相关产品。2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种禽进口来源国(图1)  相似文献   

7.
截止于2013年4月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我国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发现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例死亡.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是世界范围首次出现的事件,该消息一经报出,立即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担忧此次出现的新型流感病毒是否会形成大流行.鉴于当前对该病毒的基因特性、生物学特性及传播能力尚不清晰,为了使读者更好的认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本文回顾H7亚型流感病毒的特性、H7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情况和对人类的感染情况,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随着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越来越多的动物及人体内分离到了禽流感病毒.野生鸟类被认为是所有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并以其特定的迁徙路线及生活环境,在禽流感的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野生鸟类在禽流感发生与流行中的作用对禽流感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论文综述了新疆野生鸟类的种类、习性及其生态环境、迁徙路线及其对禽流感发生与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欧新现再现传染病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在会上表示,中国科学家从2005年起,连续3年在青海湖区域对候鸟禽流感状况展开跟踪研究,发现2006、2007年出现的禽流感毒株与2005年的毒株相似。这些发现提示人们,2006、2007年出现的病毒很有可能是通过候鸟回传的。当然,也不排除这些病毒是在青海湖局部循环。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12月开始,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席卷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自2004年1月27日,我国首次公布确诊湖北鄂州、广西隆安、湖南武冈等地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来,截至2月4日,共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3起,其中疑似18起,确诊5起;全国合计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底以来,我国部分省市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并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禽流感病禽的密切接触者中感染禽流感。为了更好地判定和处理禽流感的密切接触者,加强对其及时、科学的管理,预防控制禽流感疫情在人间的发生和传播,根据目前对禽流感的初步认识,制订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1判定标准1.1禽流感病禽或死禽密切接触者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员: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直接接触病禽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其他相关人员。1.2禽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广西出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湖北武穴和湖南武冈市相继发生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严防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要加强对禽鸟屠宰加工及禽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严防禽流感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入加工、销售环节。在疫  相似文献   

13.
HA蛋白位点变异影响H7N9亚型流感病毒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春,我国首次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和公众健康均产生了严重危害,并且在第5波流行期又演变出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处存在插入突变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A作为A型流感病毒表面表达丰度最高的糖蛋白,在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促进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H7N9病毒,简要综述了H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关键功能氨基酸位点变异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HA蛋白在H7N9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明丽 《兽医导刊》2020,(2):107-107
随着人类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进步的同时,也会随着发生许多新的问题,其中禽流感就是近些年才产生的新病毒之一,在此之前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而且也从未在我们的生活里出现过,随着禽流感这些年的不断出现,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伴随着生物技术,医疗技术以及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对禽流感有了了解,并且能够治疗以及预防.本文对禽流感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及其意义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禽流感及其诊断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自2003年11月中旬开始,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在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等国家爆发。截止3月1日止,越南已有22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15例死亡,截止3月15日止,泰国已有11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8例死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2)亚型分型技术。(3)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 二、禽流感的症状及潜伏期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全球呈蔓延之势,不仅在亚洲而且在非洲、欧洲也出现了疫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水禽及野鸟发病死亡;二是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增多,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因而各国政府对禽流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禽流感防疫工作,从2006年春季开始,政府对业务部门提出了保  相似文献   

17.
东亚首现 H7病毒类型世界粮农组织的一名高官4月5日宣称,在朝鲜暴发的禽流感病毒类型应该是H7型,这是该种病毒首次在东亚出现。日前在朝鲜参与禽流感诊断工作的世界粮农组织禽流感病毒专家汉斯-瓦格纳向日本共同社记者称,实验室检测“已间接证明朝鲜禽流感是H7亚型病毒”。瓦格纳称,H7型禽流感病毒曾于2004年在巴基斯坦出现过,同一年,美国的特拉华州和加拿大暴发的禽流感也是由该种病毒引起。他还称,目前尚不清楚该种病毒是如何传入朝鲜的,世界粮农组织正在展开调查。目前,朝鲜尚无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报道。日本停止从朝进口家禽日本农林水…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Avian l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禽类的一种疾病综合症,鸡、火鸡以及鸭、鹅、鹌鹑、海鸥等家禽、水禽、野鸟均可感染,引起禽类出现高度死亡、产蛋量下降、严重的呼吸道病、系统综合症或隐性感染等多种病型.从禽流感被发现至今的100多年中,世界各地历次由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流行或暴发,导致家禽生产性能下降及大批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1997年香港、2003年底越南及其周边地区暴发禽流感并直接感染人的事件,引起了各国医学和兽医工作者对其公共卫生学意义的广泛关注.现就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禽流感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有效防治禽流感疫情,本试验从河南省洛阳地区发现疑似H9亚型禽流感的病死鸡中分离得到两株病毒(LYPLK1和LYPLK2),经鉴定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RT-PCR方法扩增其H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分离株属于H9亚型禽流感欧亚系Y280/97分支,并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野鸟禽流感病毒紧急疫情检测过程中鉴定并分离到1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利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解析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情况,通过体外复制动力学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评价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哺乳动物致病性。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属于Clade 2.3.4.4,可以不经适应直接感染小鼠并在呼吸系统内复制,表现出有限的组织嗜性,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其在体内外复制能力较低。结果表明,本试验加深了对野生鸟携带H5N8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对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为预测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趋势及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