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患儿240例,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分组,接受优质护理患儿12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模式护理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60例的整体护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并统计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和焦虑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焦虑度,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整体上提升了医院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制订防范措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得到满意护理。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30起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23.3%)、环境差(20.0%)、服务态度差(16.7%)、候诊时间长(16.7%)等问题。结论要最大限度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除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意识、改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善输液环境及配置,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c=6.073,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实施门诊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2010年1~12月)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d0.01)。结论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96.7%vs83.3%,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收治的120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患者,实验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60例实验组满意人数56例,满意度为93.33%,而60例对照组满意人数41例,满意度为68.33%,即实验组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感均明显改善,达到较为愉悦的状态,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身心愉悦,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8例行骨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后护理,实验组有针对性制定及运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3d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均P<0.01)。术后7d的满意度以实验组为高[(98.32±2.68)vs(93.11±1.54),P<0.01]。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地缓解骨科手术引起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鼻咽癌患者湿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行放射性治疗引发湿性皮炎鼻咽癌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1%龙胆紫涂擦治疗,实验组采用金因肽喷洒治疗,对两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焦虑指数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因肽可以缩短鼻咽癌患者湿性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护理组长负责制健康教育。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疾病态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理紧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其紧张心理,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由患者的需求来决定的护理,以人性化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的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及简单交待注意事项。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组出现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95.0%vs75.0%),干预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23.0±3.0)h、(8.0±1.5)d,对照组则分别为(36.0±2.0)h(、10.5±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为有明显影响,人性化护理能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缝护理服务在门诊发热患者的应用效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于广大患者。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选择2013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研究组,实施无缝护理服务。两组的服务期限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服务期限内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再就诊率及诊疗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再就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vs 85.0%,56.7%vs 40.8%,P〈0.01),诊疗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Hc=46.171,P〈0.01)。结论无缝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门诊的诊疗效率及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穿刺PCI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准备由心内科病区护理人员完成,实验组术前准备由介入室护士完成;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均由介入室护士进行;对照组术后护理由病区护士完成,实验组术后护理由介入室护士与病区护士共同完成。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时犹豫不决,担心害怕手术失败,1例患者手术途中要求终止手术。实验组患者能够情绪稳定地面对手术,积极配合医生穿刺,手术顺利进行(P0.05)。实验组患者PCI治疗后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室护理人员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全程,能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同病区的手术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97.9±1.3)vs(90.0±2.9),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vs 10.0%,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vs 88.8%,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者及各级护士的风险意识,保证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影响,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调查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全面综合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程度的分度和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程度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采用全面综合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输液室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 通过对儿童输液室2008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实施对策后的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明显减少了,2012年1月-12月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95%以上.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输液室是护患纠纷易发场所,而妇幼医院的服务对象为儿童妇女这一特殊人群,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妇幼保健地位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等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MI行PTCA的术后早期康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液室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模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失败投诉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为门诊CT增强扫描前患者提供一种全程无缝隙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门诊输液室与放射科、药房共同对CT增强扫描前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改进,优化护理相关流程。结果:门诊CT增强扫描患者的造影剂外渗率明显降低,流程完成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多科协作,达到了流程优化的效果,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救链式护理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原有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5.7±11.1)min,比对照组的(82.2±13.3)min明显提前(P<0.01);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 vs 76.7%、96.7% vs 85.0%,P<0.05)。结论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提前了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护患矛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