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实施门诊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2010年1~12月)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d0.01)。结论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将在门诊就诊的300名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门诊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可延伸门诊无缝隙服务的范围与服务时间,灵活应用;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缝护理服务在门诊发热患者的应用效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于广大患者。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选择2013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研究组,实施无缝护理服务。两组的服务期限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服务期限内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再就诊率及诊疗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再就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vs 85.0%,56.7%vs 40.8%,P〈0.01),诊疗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Hc=46.171,P〈0.01)。结论无缝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门诊的诊疗效率及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服务品质。方法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对照组按照原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管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医疗、生活需求,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输液室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护理干预前(2011年1-6月)的120例输液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满意度低的项目,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然后随机抽取干预后(2011年7-12月)的120例输液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穿刺技术、解答问题、输液室环境、告知注意事项、重视患者不适等7方面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或0.05)。结论根据患者需求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士穿刺技术、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门诊输液室实施精细化护理前后各半年时间内患者的平均等候时间、医疗投诉发生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拟调查问卷分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精细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输液平均等候时间分别为(15.1±2.3)min和(7.0±1.4)min,医疗投诉发生率分别为3.2%(16/500)和0;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2.4%和5.6%,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8.4%(342/500)和98.4%(492/500),精细化护理实施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实施与应用可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急诊救治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患者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后评估急诊护理效果。应用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 E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2组患者候诊时间、确诊时间等急诊救治时间指标。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AIS患者候诊时间、血管再通时间等急诊救治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IS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边制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应用多功能护理车,实施"责任大包干制"的床边工作制,比较改革工作模式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质控中心的测评显示实行床边工作制后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方面的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均P〈0.01)。实施床边工作制后,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96.6%和96.7%,较实施前(分别为85.0%、80.0%)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实行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医生、患者的满意度,真正实现责任护理。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增强造影时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T造影增强技术,是一项已被公认的、标准的CT检查技术,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应用,使CT增强方法和影像质量发生了明显标化Ⅲ。我院自2002年6月引进螺旋CT机后就配合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扫描,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使用操作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60例的整体护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并统计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和焦虑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焦虑度,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整体上提升了医院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东莞市塘厦镇社区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业务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本社区卫生服务护士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改变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社区实施护理管理后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比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均P< 0.0 1);居民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明显提高(70.0% vs86.7%),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管理能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的开展,门诊分诊工作的优质护理服务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门诊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门诊就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是门诊工作的重点。2011年开始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在门诊各科室开展分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笔者现将外科门诊分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患者输液满意度的因素,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量表)设计问卷,对2013年9-1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46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22份,调查对象的满意度总得分为(3.58±0.82)分,整体满意度为58.8%(248/422)。门诊输液治疗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输液室环境、输液流程及时间。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输液前护士对患者姓名的核对",满意率为89.6%;最低的项目为"输液等待时间",满意率仅为35.1%。结论改善输液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用传统模式培训的485人设为对照组,2012年采用PDCA循环模式培训的513人设为实验组。在培训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与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操作技术优秀率由改革前34.6%上升为改革后56.3%,达标率由改革前94.8%上升到97.6%,不合格率由改革前5.2%下降至2.3%(P0.01)。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由改革前92.4%(448/485)提升为99.4%(510/513)(P0.05);采用PDCA循环模式可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知度(P0.01)。结论:与传统培训模式比较,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操作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患者,给予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使用颈动脉彩超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计算Crouse积分,并对斑块性质进行判定;使用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并计算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于治疗结束时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后患者IMT及Crou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双侧大脑中动脉Vm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I、R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0%。结论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可有效治疗CAS斑块,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护理组长负责制健康教育。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疾病态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理紧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其紧张心理,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急诊科2008年度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并于2009年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急诊科2008年度护理存在5个常见问题包括:沟通不良、法律淡薄、服务态度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能力欠缺,患者完全满意度为85.3%。通过分析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2009年度护士的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患者完全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2008年度(P〈0.01)。结论及时发现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8例患者随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于出院前采用自制表格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自理能力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1)并且健康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健康素质,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加速康复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