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鼓室置管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计算机统计分析系统,对144例(236耳)随访资料完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留管时间及咽鼓管负压平衡功能对预后均有影响.而性别、年龄、切口方式、通气管形状、置管部位等因素与预后无关.结论提示及早发现并治疗该病、积极改善咽鼓管功能并尽量留管半年以上对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汉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效果。方法 386例入住本科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6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置管后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和CRBS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和CRBSI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亦较对照组的晚(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堵管、导管脱落、CRBSI发生率及延长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患者行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9例)采用PIOC置管,B组(47例)采用CVC置管,对比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9%,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12.2±68.7)d,明显长于B组的(48.0±26.2)d(P<0.01);A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B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误入动脉及发生气胸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轻微,因此提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三七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生三七粉灌胃6周,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行肝脏病理组织切片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小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P<0.05,P<0.01),生三七治疗后小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使用生三七后,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生三七可降低血液粘度,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长期接触麻疯树种子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索麻疯树种子对小鼠的触发性毒害作用,为麻疯树生物质燃料生产链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长期接触麻疯树种子后,对小鼠的心、肝、肺、肾、胸腺等重要器官以及腹下皮肤没有异常影响。但对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雄性小鼠中值细胞百分率差异显著(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小鼠血小板、中值细胞百分率、血小板压积等三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差异极显著(P<0.01)。血液生化指标:雌性小鼠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长期接触麻疯树种子会对小鼠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4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87例,分别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情况。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导管渗漏、堵管、管道滑脱、导管尖端异位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平均PICC留置时间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管意外发生率,延长留置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鼾症与动脉硬化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166例动脉硬化患者和147名正常对照组打鼾情况,比较两组间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鼾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体质量指数、血糖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异常为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鼾症不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PICC头端定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需行PICC置管患者8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8例,实验组采用ECG定位后再行X-线胸片定位验证导管头端位置,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法将导管送至预测长度后行X-线胸片定位确定导管头端位置,比较两组患者头端到位准确率、置管患者的满意度、置管护士心理压力。结果:实验组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为98.09%,对照组头端到位准确率为87.80%(P0.05),实验组置管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置管护士心理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G定位较传统X-线胸片定位而言,在提高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置管护士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1g/ml的仙方活命饮煎液给家兔每日灌胃5ml/kg,连续一周,观察对健康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可使全血粘度比和还原全血粘度比明显降低(P<0.01)并显著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P>0.05),但对血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影响(P>0.05)。说明仙方活命饮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是主要通过抑制红细胞聚集能力和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提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来实现的。这是该方活血化淤功能的一个重要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 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红细胞压积升高(P<0.01)。其中肝郁气滞证和肝肾亏虚证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压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臂-脉络膜充盈时间(A-CT)、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A-AT)、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A-V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A-CT、A-AT、A-VT延长。其中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组与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的血瘀病理改变,而正常对照组的血瘀改变不明显。在中医证型中,这种血瘀病理以肝郁气滞证最明显,肝肾亏虚证次之,痰湿泛目证最轻,呈现肝郁气滞证 >肝肾亏虚证 >痰湿泛目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糖耐量减低患者355例,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n=166)和非干预治疗组(n=189),出院后随访3a,统计糖尿病(DM)发生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70例07.0%),年转化率为12.3%;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24例(14.4%),年转化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餐后2h血糖(OR=3.016)、家族史(OR=1.446)和年龄(OR=1.176)有关。结论IGT患者发生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餐后2h血糖、家族史和年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作常规透析护理,实验组接受运动疗法.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调查了102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生存质量。曾分为(53.47±8.57)分。害怕肿瘤转移和经济困难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突出,评分分别为(4.32±1.53)、(3.63±1.75);手术效果、改良根治术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而疾病分期、借钱治病与生存质量评价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手术效果、心理负担以及低收入是影响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ol-CXCL16)水平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IMI危险积分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ACS患者、5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名健康者血清solCXCL16和hs-CRP水平,并计算ACS患者的TIMI危险积分。结果 ACS组sol-CXCL1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l-CXCL16水平和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rs=0.282,P〈0.05),但其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r=0.352,P〉0.05)。结论血清sol-CXCL16水平可能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评估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3月龄同生群池养脊尾白虾90尾,分别逐尾测量其体重(BW)、体长(BL)、头胸甲长(CL)、头胸甲宽(CW)、头胸甲高(CH)、腹部高(AH)、腹部宽(AW)、腹部长(AL)、额剑长(RL)和尾扇长(TL)等10项生物学指标,并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除RL与AL间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P〉0.05)外,其余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CL、CW、TL和AH是影响该虾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通径分析和决定程度分析均指示CL为决定该虾体重的关键变量;(3)所建多元回归方程BW=1.847 CL+1.657 CW+1.110 TL+0.954 AH-3.825(R2=0.931,P〈0.01)可用于准确估算池养脊尾白虾的体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珍珠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珍珠宁心汤联合胺碘酮组(简称宁心汤组,30例),1个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和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 胺碘酮组、宁心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宁心汤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胺碘酮组明显缩短(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诊急救中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72例急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36例用穿刺针作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6.7±2.1)min、肺复张时间(3.8±1.4)d、术后住院时间(7.3±0.9)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0.3±2.5)lnin,(5.1±2.0)d,(11.2±1.5)d,实验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实验组皮下气肿发生率(5.6%)、疼痛发生率(11.1%)、堵管发生率(0)、创伤性血胸发生率(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33.3%,13.9%,3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术在急救中治疗气胸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现场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尤其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普罗帕酮、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n=26)、普罗帕酮组(n=20)、西地兰组(n=24),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普罗帕酮70~210mg、西地兰0.2~0.6mg,观察各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心室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组和西地兰组(P〈0.05或0,01)。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转复成功时间短于西地兰组(P〈0.01),其中普罗帕酮组最短。每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心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治疗后的平均心室率优于西地兰组(P〈0.01)。结论胺碘酮转复心律的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和西地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镉、铅、钙、铜、锌对孕妇稽留流产的影响。方法 168名稽留流产患者和168名正常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镉、铅、钙、铜、锌含量。结果稽留流产患者血铅、镉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血钙、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铅、高血镉、孕前期疱疹病毒感染、职业铅暴露为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而高血钙、高血锌、孕期补充维生素、补锌为保护因素。结论孕妇血镉、铅、钙、锌水平与稽留流产存在较大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其与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 d内的hs-CRP水平,部分患者第7天复查hs-CRP,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NDF)、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同时测定23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比对照组A、对照组B的hs-CRP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比对照组B的hs-CRP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复查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查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重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轻型(P〈0.05),中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高于轻型,差异有意义(P〈0.05),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CRP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关系;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无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FIB、血糖、收缩压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CR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种手段,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生的一种预测因子.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是优于其他因素的综合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