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播种数量对烤烟漂浮育苗用工及烟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贤仁  邹焱  李再军  廖勇  周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56-12057
[目的]为降低育苗用工和提高烟苗素质,对烤烟漂浮育苗不同播种数量条件下的用工量及烟苗素质进行研究。[方法]设计3种播种数量(每穴播1粒、每穴2粒和每穴3粒包衣种)的烤烟漂浮育苗试验。[结果]在漂浮盘上每孔播1粒烟草包衣种的成苗素质要好于播2粒和3粒的,且其出苗率达96%以上。在人工播种情况下,播1粒包衣种用工量分别比播种2粒和3粒包衣种省工32.2%和41.7%,同时省去了间苗用工量。[结论]漂浮育苗每孔播1粒包衣种能提高烟苗素质,同时还能明显减少播种和间苗用工,从而达到育苗省工降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初跃  姚忠达  王传义  蓝周焕  翟笃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41-20043,20046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黄吹干"烘烤工艺并不适应于福建基地烟叶的烘烤特性。采用相对高温变黄,凋萎期+低湿慢烤的优化后配套烘烤技术可使烟叶失水和变黄程度一致,很好地解决了烟夹烤房的烘烤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组织结构较疏松,色度较强,并减少僵硬、挂灰和平滑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烟叶评吸质量,使烤后烟叶吃味纯正,杂气较轻,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饱满浓郁,余味较舒适。[结论]烘烤工艺是影响烟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适合培育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烟苗标准的育苗方式。[方法]按照膜下井窖小苗移栽用苗标准和节约育苗成本的要求,分别对浅水托盘密播育苗及322、595、160孔漂盘育苗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符合膜下井窖小苗移栽用苗的最佳育苗方式和育苗密度。[结果]试验表明,4种育苗方式的育苗成本是:托盘密播595孔漂盘322孔漂盘160孔漂盘育苗。烟苗素质是:托盘密播育苗所育烟苗根系少,包裹基质少,栽后成活率低;322、595孔漂浮根系对基质包裹好,移栽成活率高;160孔漂盘育苗,根系对基质包裹稍差,移栽成活率稍低。[结论]研究可为膜下井窖小苗移栽用苗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烤烟集约化育苗对烟苗素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内采用漂浮育苗和托盘育苗两种方式育出的烟苗 ,表现为生长前期慢 ,中后期加快 ,比常规直播土体育苗的烟苗根系发达 ,冠根比较低 ,烟苗健壮 ,烟苗素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同期播种条件下,前期地膜覆盖直播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地早于育苗移栽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累积直播玉米在前期高于育苗移栽玉米,后期以方式1和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赶上、甚至超过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的玉米则仍低于直播玉米;从根系来看,育苗移栽玉米的次生根系的发育明显优于直播玉米。籽粒产量以方式1、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为最高,其次是前期覆膜的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种植的玉米显著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不同育苗方式对烟苗素质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CK普通托盘育苗、CK-f常规漂浮育苗、B1爱乐跑纸杯(丹麦)、B2普通纸杯、B3育苗块进行育苗试验。测定不同处理下茎发育情况、叶片色素含量、根系生物量、根系构型和根系活力。[结果]结果表明:漂浮育苗烟苗主茎更细长,育苗块处理烟苗主茎更粗壮;漂浮育苗及纸杯育苗叶片色素含量较高;托盘育苗可以显著增加根干重,其中普通托盘育苗和爱乐跑纸杯(丹麦)处理根干重最大;普通托盘育苗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育苗块处理根平均直径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普通托盘及普通纸杯处理根系活力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结论]因此,普通托盘育苗能够有效促进烟苗的发育,更适宜于实际烟苗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培育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烟苗,提高烟苗素质,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规格育苗盘对烤烟烟苗素质、大田生长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状、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影响。[结果]135孔育苗盘育苗模式在苗期和大田团棵期的表现均优于187孔育苗盘育苗模式,主要表现在烤烟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及茎围的增粗、抗病性的提高、产量和产值的增加等方面。[结论]135孔育苗盘可替代187育苗盘,可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寻找福建三明烟区生态条件下特色烤烟品种翠碧一号采用湿润育苗技术所育烟苗较为适宜的移栽深度.[方法]探讨翠碧一号湿润育苗烟苗浅栽、适度深栽和过度深栽对烤烟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适度深栽有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株根系发达,株型合理,田间整齐度较高,烟株生长较为老健,抗逆性有所提高,有助于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但对均价、上等烟比例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结论]福建三明烟区生态条件下烤烟翠碧一号采用湿润育苗技术所育烟苗较为适宜的移栽深度约15 cm.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密集烤房适配最优的装烟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常规挂竿烘烤、梳式烟夹烘烤、散叶插扦烘烤3种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设备使用成本、装烟量、用工成本、能耗成本及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适用于密集烤房的装烟方式。[结果]与常规挂竿装烟方式相比,烟夹装烟方式和散叶插扦装烟方式设备使用成本略高,但能降低烤烟烘烤环节的用工成本,耗能成本有所下降;烟夹和散叶插扦装烟方式烘烤综合效益高于挂竿方式,而散叶插扦又要高于烟夹装烟方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散叶插扦烘烤最协调。[结论]散叶插扦装烟方式综合效益好,适用于密集烤房烘烤,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测试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方法]采用散叶密集烤房与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挂竿式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试验,研究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结果]散叶密集烤房定色阶段烟囱出口温度仅50~67℃,大大低于测试指标(≤160℃),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散叶密集烤房平均烘烤1 kg干烟能耗及用工成本比普通烤房低1.10元。与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的节能效果和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率和桔黄烟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散叶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大、操作简便、温湿度控制灵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观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和机具,并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播期和播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播期和播量二因素三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水稻秧龄和播量在抗逆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早播、稀播秧苗综合素质好,抗低温、抗盐碱能力强,可提早出穗,提前成熟3-5d,提高产量7.7%-15.0%。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苗方式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以空育131、垦稻10和垦稻12为材料,探讨了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的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的秧苗素质以日本钵式盘最优、钵体毯式育苗盘次之、常规软盘最差,产量也呈现相同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日本钵式盘和钵体毯式育苗盘增产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钵体毯式育苗是目前最优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苏稻油轮作模式下由于水稻土壤湿黏导致地轮打滑而造成的漏播等问题,设计一套电控排种系统,对现有机械式油菜复式播种机进行自动化改造。播种作业时,该系统可根据计算机加载的播种作业信息、地图数据和实时获取的GPS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播种参数,并发送到主控制器,经处理后,运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结合目标穴距和播种机前进速度,使用直流电机控制排种轴的旋转速度,实现油菜精准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的变异系数最大值为4.85%,台架试验中穴距变异系数的最大值为15.28%,较传统播种精度明显提高,且系统工作响应及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浏阳地区机插秧高产晚稻的最适秧龄,选用湘晚籼12号和盛泰优9712两个品种进行弹性秧龄试验。结果表明:湘晚籼12号秧龄33 d的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高于其他播期处理,但其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等表现出规律不明显或跳动的特征,需进一步研究;而盛泰优7912秧龄21 d的返青期最短,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优于其他播期处理,表明盛泰优7912以秧龄21 d最为适宜,可进一步试验验证或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水稻播种机的播种装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伤种、重播、漏播、堵孔以及种子间距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吸吹式精量播种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工作参数和主要零件结构参数,为育秧盘的机械化精量播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用自行设计开发的穴播轮进行花生田间成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气吸式花生膜上精量穴播轮的作业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作业速度(0.32,0.76和1.02m/s)下的膜孔尺寸、孔穴错位率、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穴距合格率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0.11,0.24,0.33m/s)、不同吸种负压(3.66,3.98,4.65kPa)条件下对花生种子播种质量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作业速度对穴播轮成穴及播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作业时成穴性能较好,膜孔尺寸、孔穴错位、膜下播种深度、穴距均较好;高速作业时孔穴错位率较大,且穴距变异较大,漏播率增大。吸种孔线速度及吸种负压对播种质量影响显著,随吸种孔线速度的增加,漏播指数增加,重播指数减小;随吸种负压的增加,穴粒数的合格率增加,重播指数相应提高。【结论】在满足成穴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当作业速度为0.76m/s(吸种孔线速度为0.24m/s)、吸种负压为4.65kPa时,穴播轮作业质量最优,此时合格指数为95.0%,空穴指数为1.0%,重播指数为4.0%,孔穴错位率为4.0%,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5.0%,穴距合格率为95.0%,成穴质量、播种质量均能较好地满足花生精量穴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新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在轻简化栽培中的适宜播种量,采取翻犁人工条播方式进行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试验,分析不同播种量油菜的田间苗数、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播种量为200g/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195.5kg/667m~2;其次是播种量为300g/667m~2和400g/667m~2处理,产量分别为187.8kg/667m~2和186.7kg/667m~2;播种量为700g/667m~2处理产量最低,为160kg/667m~2,且田间有部分植株倒伏。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土壤墒情较好时,直播适宜播种量在200~300g/667m~2,若土壤墒情较差,播种量可选择400g/667m~2。  相似文献   

19.
以苗圃土、泥炭土、蛭石、河沙、有机肥作为容器育苗培育基质材料,进行阿月浑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泥炭和有机质混配再加0.5;的核心基质材料(N、P、K无机肥)为最佳的培育基质.经过5个月的培育,阿月浑子出苗率、出苗速率、保苗率、高、地径、<5 cm的侧根数分别为98、4.1、100、19.8 cm、0.49 cm、45 cm,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4.1;、136.8;、127.8;、58.9;、63.3;和309.1;.基质容重为0.5 g/cm3,比对照降低0.42;.从理化性状分析,泥炭和有机质组成的基质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苗的生长、发育,可使幼苗提前出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稻集排式精量穴直播的排种性能,采用正压气流充种、携种和投种原理,设计一种水稻气压滚筒式集中排种器。基于杂交稻机械物理特性参数和精量穴播农艺要求,提出一种气流孔均布于“碗状”型孔的结构,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种子在充种和投种过程的力学模型。台架试验研究气流孔直径、滚筒转速和气流孔数量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集中排种器对杂交稻品种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气流孔数量、气流孔直径和滚筒转速;当排种滚筒转速为20 r/min、气流孔数量为7、直径为1.7 mm时,排种合格率为93.33%,漏播率2.50%,重播率4.17%,空穴率0.58%,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2.08%。繁优609、F优 498和天优华占3个品种的排种合格率均达到90.00%,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不高于6.00%和5.00%,种子破碎率低于0.20%,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低于3.00%,说明该排种器对不同杂交稻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穴平均播种量为3.56粒,播种合格率89.33%,平均穴距190.3 mm,达到水稻精量穴播排种要求。该研究可为水稻气压滚筒式集中排种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