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花生遗传资源,或称种质资源,是指决定花生这一生物体各种性状的核内或核外的基因资源。它包括了地方品种、引进品种、改良品种、引变材料及近缘植花生的遗传资源,在任何时候都是花生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而花生育种工作也永远是遗传资源各种类型的加工和改造。国内外花生育种工作的实践证明,在相应的遗传资源未被发现之前,新的育种目标往往是根本不能实现的,这在抗性育种和品质育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世界一些主要花生生产国,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2.
二倍体种是马铃薯育种工作中的重要种质资源。马铃薯的产量与其遗传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中国马铃薯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有效利用二倍体资源拓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提高育成品种的加工品质是当务之急。文章对受胚乳平衡数影响的马铃薯远缘杂交障碍进行阐述,列举了2n配子的利用、分解育种法和细胞融合等克服方法,简述了国内外在二倍体马铃薯上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旨在为国内马铃薯育种工作者利用二倍体资源选育油炸加工马铃薯品种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大批量小样品豆腐实验室定量分析技术,并对国内外关于豆腐产量(得率)和豆腐品质的大豆遗传育种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大豆豆腐专用品种的育种方向,对今后豆腐加工专用大豆品种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棉花产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并针对湖南棉区发展高品质天然纤维存在的遗传品质改善,生产品质与加工品质差、遗传基础窄、育种手段受制约、高品质育种观念存在偏差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品质育种力度、创造与引进优异新种质新材料、加速新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纺织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水平、坚持科学采摘、提高加工质量和开发高支纱棉及产业化等进一步发展高品质天然纤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室大豆豆乳加工技术,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大豆豆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月荣 《茶叶》2000,26(2):114-118
本文介绍了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过程。日本茶树育种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海外茶树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茶树育种的目标,早期注重红茶品种选育,随后以绿茶品种选育为主,进入80年代后期,又侧重于多抗品种的培育,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推广,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同时加快了茶叶加工和茶园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益。茶树品种音一化和遗传育种资源不足是日本茶树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外茶的品种资源的收  相似文献   

7.
对实验室大豆豆腐加工技术。大豆豆腐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高豆腐产量的遗传规律和专用品种的选育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大豆豆腐加工专用品种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糯稻的研究与利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我国糯稻品种的分类,糯稻在育种、栽培方面研究的现状以及糯米食品及糯米发酵饮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如何开发与利用糯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对两个基因聚合育种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盾叶薯蓣的种质资源、细胞遗传学、育种目标性状、选择育种、倍性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科学》2011,(6):958
作物科学方法农业科学方法丛书樊龙江,刘旭,曹永生著978-7-03-032405-4定价:60.00元装帧:圆脊精装开本:16分类:生物科学内容简介:本书是在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重点研究课题"作物科学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凝练而成。全书共5章,系统总结了生物进化论、遗传学、生态学、土壤学、气候气象学等与作物科学密切相关学科的共性方法,论述了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耕作方法演进与基本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方法创新对作物科学方法的影响,剖析了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耕作方法典型案例,并预测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耕作领域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我国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育种是玉米遗传育种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在玉米分子育种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综述从"十二五"至今,国内研究者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相关性状基因/QTL发掘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促进玉米分子育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研究中,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遗传育种是茶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对象是茶树遗传理论和良种选育技术。2016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茶学学术论文中,有154篇与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有关,其中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0篇。这些论文涉及茶树遗传资源及其分类、育种材料创新、育种鉴定、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良种良法等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2016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小麦品种(系)在改变生态条件后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的事实,提出了小麦育种的新方法─—生态遗传育种法。对生态遗传育种的理论依据、生态变异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方法及生态遗传育种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无腺体低酚棉的发现与问世,给棉子蛋白的综合利用开创了新局面。这种利用遗传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棉子加工脱毒的技术困难。早在60年代,许多学者就进行了棉花腺体遗传与育种的研究。国内外对腺  相似文献   

16.
国外马铃薯资源的引进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育种一直以高产为育种目标 ,而忽视了品种加工和品质性状的选择 ,特别是缺乏特殊用途的品种类型[1] 。为了扩大遗传基础 ,丰富品种资源 ,对国外引进的 14份马铃薯材料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鉴定 ,试图筛选综合性状好的作为马铃薯育种的亲本材料或直接利用。经过试验比较 ,其中有 4份材料综合性状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质改良的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我国进行水稻品质研究的重要意义。从稻米品质的测定、评价、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水稻品质研究的现状,并从大众的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出发指明了未来提高食味、营养和加工品质的水稻品质改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大麦遗传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概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大麦单倍体育种主要途径的发展概况和单倍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并对大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利用、遗传转化、分子标记等在大麦遗传育种中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对12份糯米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95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1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及多态性好的引物,对12份糯米香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05条带,其中扩增条带的多态位点有120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9.34%,表明供试糯米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相似性在0.734 4~0.963 9之间,12份种质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通过UPGMA构建树状图,当相似系数为0.821时,12份种质资源可以聚为Ⅰ和Ⅱ两个类群,在地理分布图上,来源地相同或较近的种质表现出较为亲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加倍单倍体 (DH群体 )建立的方法很多 ,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三种。大麦DH群体不仅为遗传学、形态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遗传稳定的材料 ,而且对于单倍体的育种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大麦DH群体的建立方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以期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