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天然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新方法以及色素的稳定性。[方法]采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辅助功率80%,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为40℃,蒸馏水为浸提剂,液固比为40∶1(ml∶g)。紫甘蓝色素对光的稳定性较好;在室温下亦很稳定,温度升高其降解速度加快;对酸、碱和热稳定性较差;食品添加剂蔗糖和柠檬酸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Vc和苯甲酸钠影响较大;耐氧化性较好,耐还原性稍差;K+、Na+、Cu2+、Mg2+、Zn2+和Ca2+等离子对色素基本无影响,Fe3+、Al3+和Sn2+等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方法提取色素缩短了提取时间,更有效、更经济。  相似文献   

2.
憎水性红曲红色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乙酐处理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得到憎水性红曲红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7和428nm.根据FTIR测定结果,推测在反应中可能发生酮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反应后的红曲红色素可以溶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在pH7.5-12.0的碱性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酸性和pH13.0缓冲溶液中,则出现浑浊.在加热过程中,添加Al3+和Fe3+的色素溶液稳定性较差,添加Sn2+的色素溶液比较稳定,而添加Mg2+和Ca2+后,色素溶液光密度略有上升.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呈近乎线性下降;在40、60和95℃水浴中加热,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也呈近乎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余珊  郭立强  司珂珂  李容  黄锁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23-2324,2349
[目的]探索超声提取桂西生姜色素的最佳工艺及稳定性。[方法]以生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生姜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生姜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稳定性试验,研究pH、温度、金属离子、常见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太阳光照对生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生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5℃,超声功率140 W,提取时间40 min。生姜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耐热性较好,耐光性较差,耐氧化还原性较强;苯甲酸钠和柠檬酸对生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金属离子中,Ni2+、Fe3+、Cu2+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以Fe3+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生姜色素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醇提法提取橘皮色素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120min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橘皮色素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因此贮藏中应适当避光;Mg2+、K+、Na+、Mn2+和Ca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无不良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和柠檬酸溶液对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橘皮色素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亦较为稳定;橘皮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敏感,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5.
西梅果皮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梅果皮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分别在280和510 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属于花色苷类化合物。西梅果皮色素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12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西梅果皮色素在pH 2.0~5.0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试验添加范围内,N a2SO3、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酸钾及F e3+等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蔗糖、苯甲酸钠及K+,Zn2+,Cu2+,A l3+对西梅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V c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80℃),高温(100℃)对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光照2 d对西梅果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时间日光照射对色素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药桑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室外阳光直射下,3 d保存率仍在90%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3 d衰减50%;对高温不稳定,在100℃时,放置8 h保存率即降低了40%,但在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色素对氧化剂不稳定,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仅略有降低;苯甲酸钠防腐剂对色素有护色作用;Fe3+、Fe2+和Ca2+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它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色素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条件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磨盘柿果实色素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不同处理 ,对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阳光直射 5d以内、室内自然光照射 2 5d以内或在室内避光保存 30d以内的条件下 ,磨盘柿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未发生改变 ,但吸光值降低 ,柿色素保留率在 6 0 %以上 ;80℃以上的高温对柿色素有破坏作用 ,但 6 0℃ ,2h以内的高温条件下柿色素的稳定性良好 ;柿色素溶液在pH 6~ 11范围内呈稳定状态 ;供试的 9种金属离子中 ,铁离子对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0 12 5mmol·L-1以上的铁离子使柿色素溶液变浑浊 ,出现沉淀 ,Cu2 + ,Ca2 + 和K+ 次之 ,而Al3 + ,Na+ ,Zn2 + 和Mg2 + 影响较小。质量分数为 1%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柿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而质量分数为 2 %的VC对柿色素有保护作用。在加工利用和保存柿色素时 ,需提供有利柿色素的稳定条件 ,才能保持柿色素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榛子壳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开发天然棕色素,以榛子壳为原料,研究榛子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在80℃下,以60%乙醇浸提80min.榛子壳棕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光长时间照射会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在pH值4~12范围内,色素稳定性良好;Na+,K+,Ca2+,Al3+,Mg2+对色素无影响,但Fe3+,Cu2+,Zn2+对其影响较大;色素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稳定,但柠檬酸使其发生轻微褪色.以榛子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辣椒β-胡萝卜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该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辣椒中的色素,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温度为50℃、料液比为1g:15 mL、浸提时间1.5h时。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光照的条件下易分解;辣椒色素的耐还原性较好;Cu2+对辣椒色素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而Mg2+、Al3+对色素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固华  王欣  李炳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5-8786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南瓜提取多糖后的滤渣为原料,对南瓜色素进行微波辅助提取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乙醚(体积比)3∶2,料液比1∶30,在温度60℃下,提取3 h;南瓜果肉色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优良天然色素,该色素在各pH值条件下基本稳定,而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在中、低浓度H2O2中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在高浓度H2O2中抗氧化能力差,较高温度时才有一定分解,但对光敏感。  相似文献   

12.
南瓜黄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南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确定南瓜黄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6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0%。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南瓜黄色素的光稳定性较差;pH值在2~14范围内比较稳定;H2O2使色素降解明显,Na2SO3对色素起到增色作用;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除Na+外,Ca2+、Mg2+、Cu2+、Fe2+、Al3+对其稳定性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pH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了5种不同pH值培养液--pH3.8、5.4、7.0、7.5和8.9培养液对红曲霉的生长和产生红曲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酸的pH3.8的培养液利于细胞生物量的增长;中性偏酸的pH5.4的培养液适合红曲霉产红曲色素;所产红曲色素分胞外色素和胞内素色两种,以胞内色素为主。如果拟用红曲霉生产红细色素,pH5.4的培养液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对色素及桔霉素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曲霉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对色素及桔霉素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红曲霉(FF-6202)固态发酵的条件,研究发酵过程中烘干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及翻曲次数对色素和桔霉素的影响。[结果]50℃时桔霉素的含量最大。随着温度升高,色素和桔霉素损失增大。桔霉素的生成量随着固态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到96h时达到最大。所产色素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多,12%接种量时为最多。变温培养时红曲霉产桔霉素量增加,恒温培养时色价高于变温培养时。降低固态发酵翻曲次数,可同时降低桔霉素和色素的产量。[结论]红曲霉固态发酵最佳控制条件为:烘干温度50℃,发酵时间在96h内,接种量12%,温度恒温34℃,发酵后期的翻曲次数减少为1次。  相似文献   

15.
萱草花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摩盒’萱草花为试验材料,对萱草花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对萱草花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纯乙醇做提取液,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30 min时,提取效果最好;萱草花色素对光照比较敏感,在暗处稳定性最高,在自然光下次之,直射光下最低;萱草花色素在35℃以下热稳定性较好,超过35℃时热稳定性大大降低;花色苷类在强酸时稳定,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性降低;类胡萝卜素类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保持稳定;花色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抗氧化能力较好,抗还原能力差。  相似文献   

16.
游彩云  刘菁  梅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35-15537
[目的]探讨江西湖口黑豆的皮红色素提取工艺和理化性质,以期探讨其产业应用价值。[方法]进行了传统溶剂提取、微波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等色素提取方法的比较,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吸光度为指标,分析热、光、H2O2、Na2SO3和金属离子对黑豆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湖口黑豆色素提取以超声波提取法较优;最佳提取工艺流程为:pH值为1,乙醇体积分数为20%,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提取功率为80W,提取时间为20min;色素耐热性、耐光性均较好,而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该色素影响较大。[结论]该试验得到提取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江西湖口黑豆皮红色素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 Ait.)中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女贞子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女贞子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600 W,微波处理时间40 s,浸提温度40℃。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添加剂、还原剂、光照、金属离子(Al3+、Fe2+、Ca2+、Mn2+、Ni2+)等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它的抗氧化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黑米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膳食黑米为原料制取黑米色素的工艺步骤.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克比毫升)、浸提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剂体积分数和浸提温度是影响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浸提时间和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0m in,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为1∶10,浸提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时,提取效果最好.黑米色素为花青苷,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用于食品着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