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 4种授粉处理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果实畸形率、果实外观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雄枝高接的授粉方式的果实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畸形率最低,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使用雄枝高接进行授粉,以降低猕猴桃授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授粉器对猕猴桃授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产量与品质。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和毛笔点授4种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最高,为64.89%,并且果实畸形发生率低于人工点授,授粉效果最好。另外,通过使用1∶2,1∶4,1∶6 3种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结果发现3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花粉对坐果率和果实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树对美味猕猴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为科学配置授粉树提供依据。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选用红阳雄、スツク、Hort16A雄、早雄、徐香雄、陶木里6种花粉,分别给徐香、海沃德、香绿猕猴桃雌株授粉,研究不同授粉组合对3个美味猕猴桃坐果率、果实外观品质(果实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萼片宿存情况及果实形状)、采收时和软熟后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及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雌株和雄株猕猴桃品种开花物候期相差较大,花期最长的有9 d,最短的只有3 d,花性状差异也较大;相同雄株猕猴桃花粉对不同雌株猕猴桃授粉,不同雄株猕猴桃花粉对相同雌株猕猴桃授粉,均对坐果率有较大影响,且均高于对照;果实外观品质、采收时和软熟后内在品质及种子性状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综上,徐香雄适合作为徐香和海沃德的授粉树,而香绿可以采用红阳雄和陶木里混合花粉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授粉对猕猴桃产量、经济效益、采收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强化中蜂授粉的产业功能和实现猕猴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中蜂授粉、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3个处理,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猕猴桃的坐果指标、产量因子、采收品质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估算其经济效益。【结果】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相比,中蜂授粉后猕猴桃单株坐果率显著增加(P<0.05,下同),畸形果率明显降低,单株坐果率分别提高70.61%和8.94%(绝对值),畸形果率分别降低7.06%和1.19%(绝对值);果实纵横径、商品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显著增加,单株产量高达26.67 kg,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产233.38%和27.00%,面积产量高达20.00 t/ha,产值达24.00万元/ha,除去成本后效益达20.95万元/ha,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收16.75万和8.30万元/ha;采收时果实硬度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中蜂授粉可降低贮藏期的果实腐烂率,贮藏45 d后中蜂授粉的果实腐烂率为73.67%,显著低于自然授粉(96.67%)和人工授粉(89.00%),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消耗。【结论】相较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中蜂授粉有助于提高猕猴桃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果实的采收和贮藏品质,可作为一种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授粉方式推广应用于猕猴桃产业。  相似文献   

5.
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辅助授粉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和传统毛笔点授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授粉方式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18.49 g和8.68%。另外,通过使用3种比例(1:2、1:4、1:6)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发现,按照1:4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8.48%。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使用1:4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降低花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雄株优株1号(A)、雄株优株2号(B)、雄株优株3号(C) 3个猕猴桃雄株花粉,对“红阳”猕猴桃进行授粉试验,研究不同雄株花粉组合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雄株花粉混合授粉“红阳”猕猴桃后,其果实外观品质和主要内含物质含量均有差异,其中单果重、横径、纵径平均值最大的组合均为BC,果形指数最大的为ABC,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的组合为B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组合为ABC,ASA(抗坏血酸)含量最高的组合为AC,固酸比最高的组合为ABC。总体上混合授粉后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含物质比单一花粉授粉的果实品质好,但具体每一种花粉在混合组合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授粉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阳猕猴桃适宜的授粉方法,进行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及其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喷雾授粉处理E(白砂糖2 g/L+硼酸1 g/L+阿拉伯胶4 g/L+花粉2 g/L)方法快捷,省时省力,授粉坐果率高,果实外观性状和内部品质都较自然授粉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一种适合江浙沪地区‘红阳'猕猴桃栽培的模式并实现猕猴桃规模化种植,以上海市崇明林业站果树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了温度、湿度、光强等环境因素对‘红阳'猕猴桃成活率、生长量、产量及抗病性、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的猕猴桃溃疡病株率为O%,露地栽培为23.5%;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的猕猴桃叶片病害发病率下降了71.3%,果实日灼病斑率降低了86.8%;因设施栽培改善了‘红阳'猕猴桃的生长微环境,产量提高了1.26倍,果实单果重提高了19.1%;设施栽培果实后熟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160 mg,分别高于露地栽培果实3.4%和25%,口感浓甜、酸味淡,果皮亮度提高。以上结果说明设施栽培可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授粉品种对红心猕猴桃东红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东红猕猴桃授粉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武汉植物园选育的雄性品种磨山雄1号、磨山雄2号、M3611和M3647对红心猕猴桃东红进行人工授粉试验,研究其授粉后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风味及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红心猕猴桃东红接受不同雄性品种的花粉授粉后,其坐果率,采收期的单果重,软熟期的色度、总糖、总酸、维生素C等呈显著性差异。4个雄性品种中,以磨山雄2号和M3611授粉的果实品质较佳,外果皮金黄色,内果肉红色,果实风味佳。[结论]4个雄性品种与红心猕猴桃东红授粉后,以M3611表现最佳,其次是磨山雄2号。  相似文献   

10.
正猕猴桃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果实果形变扁、变小的问题,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本文介绍猕猴桃果实变扁变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供大家参考。一、果实变扁变小的原因1.果实授粉受精不良。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为自花不育品种,若授粉雄株配置不合理或没有进行人工授粉等  相似文献   

11.
1人工授粉 猕猴桃栽培品种绝大多数为雌、雄异株,雌花没有雄花花粉授粉受精就不会结果。授粉受精良好时,雌花95%以上会结果,且果实生长快、果个大、产量高、品质优。授粉受精不良的果实,果个小、品质差或中途会脱落。自然情况下,猕猴桃主要靠昆虫授粉,风辅助授粉。人工栽培园,遇到雌、雄株配比不当、花期不遇、雄花量不足、花期阴雨低温和由于特殊原因没栽雄株等,就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12.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叶面肥与膨大剂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猕猴桃展叶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美加富、富乐农、宝尼菲达、钙必得等叶面肥,能有效提高叶片大小、厚度,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提高果实后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总糖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Vc含量。单果重和产量虽然没有膨大剂处理的高,但果实品质优于膨大剂处理,优质果率高,667 m2产值提高14.4%。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永业生命素对猕猴桃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红阳和八年生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分析使用后的猕猴桃果实品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叶喷永业生命素400~800倍均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等,并有效促进新梢增粗、伸长生长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合成,提高单果重、产量及经济效益。[结论]叶面喷施永业生命素400倍液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栽培品种绝大多数为雌、雄异株,雌花没有雄花花粉授粉、授精就不会结果。授粉、授精良好时,雌花95%以上会结果,且果实生长快、果型大、产量高、品质优。授粉、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高效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猕猴桃栽培品种绝大多数为雌、雄异株,雌花没有雄花花粉授粉、授精就不会结果。授粉、授精良好时,雌花95%以上会结果,且果实生长快、果型大、产量高、品质优。授粉、授精不良的果实,果型小、品质差或中途会脱落。自然情况下,猕猴桃主要靠昆虫授粉,靠风辅助授粉。人工栽培的猕猴桃园,遇到雌雄株配比不当、花期不遇、雄花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的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及其安全性,筛选适合红阳猕猴桃生产应用的氯吡脲使用方案.[方法]分别对开花后10d的红阳猕猴桃花朵喷施5.0、6.7、12.5和50.0 mg/L氯吡脲溶液,以喷清水为对照(CK),喷施后0、6、24、72、120和168 h分别测定各处理氯吡脲在红阳猕猴桃花体中的残留量;喷施后95 d测定果实平均单果重,采果后1~12 d测定各处理果实的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Vc)含量及果实中氯吡脲的残留量.[结果]红阳猕猴桃花朵喷施5.0~50.0 mg/L氯吡脲后,其成熟果实内的氯吡脲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o.050mg/kg).6.7 mg/L氯吡脲处理猕猴桃的平均单果重极显著轻于12.5 mg/L处理(P<0.01,下同),极显著重于CK及其他氯吡脲处理.6.7 mg/L氯吡脲处理的果实储存时间最长,且与CK及其他氯吡脲处理差异显著(P<0.05,下同);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氯吡脲处理,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氯吡脲处理.[结论]6.7 mg/L氯吡脲处理红阳猕猴桃的平均单果重较重、储存时间长、果实外观较好,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Vc含量较高,食用安全,可在红阳猕猴桃花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植物,猕猴桃育种以选雌株为主,导致猕猴桃花期不育、亲和力低等问题引起授粉不良。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猕猴桃雄株选育是目前生产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该实验比较了西选二号、401、20柱、1119、23柱花粉在-20℃贮藏的活力,其中401耐藏性最好,20柱次之。此外,比较了23柱、25柱、26柱、红阳、秦雄401、花粉Panda、西选二号、西南行4柱、1119、20柱、紫华雄花粉和华优猕猴桃雌株柱头的亲和力,发现20株、1119、西选二号、26柱的萌发率均在花粉panda之上,值得作为雄株选育的优良柱系进一步观察研究。进一步就20柱在华优柱头上喷粉和点授两种方式比较,发现点授萌发率92%,喷粉仅为32%,建议生产上进行点授以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8.
为栽培优质丰产的猕猴桃提供参考,以3年生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试材,定期测量猕猴桃果实的纵径、横径、鲜果重及体积的变化,探明果实的动态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经历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停滞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果实鲜重和体积呈现双S形生长曲线,表现为缓慢生长-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滞生长;果实纵径净增长曲线在授粉后15d(4月20日)出现1个生长高峰,果实横径净增长有3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15d(4月20日)、35d(5月10日)和98d(7月12日);果实鲜重净生长量有3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35d(5月10日)、55d(5月30日)和138d(8月22日),果实体积净生长量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35d(5月10日)和67d(6月11日)。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猕猴桃雄花特性与授粉果实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于2018年,选择“徐香”猕猴桃为母本,用10个不同猕猴桃雄株的花粉分别为其授粉,调查不同雄花的特性及杂交果实的性状。结果表明,不同花粉授粉后,果实各性状差异明显。果实坐果率最高为56.67%、最低为3.33%,单果质量最大为68.53 g、最小为32.07 g,Vc含量最高为2.14 mg·L-1、最低为1.10 mg·L-1,固酸比最高为68.63、最低为25.55;雄花特性与果实各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猕猴桃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选择合适的授粉雄株可以显著改善当代果实的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20.
引进红阳、红华、魁蜜和早金等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对其物候期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并研究了树势与果实大小、品质和贮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红阳猕猴桃成熟期最早,但其树势最弱。树势与果实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关系。以当年生枝蔓长枝(≥100 cm)所占比例作为衡量树势强弱的指标发现,果实品质和贮藏性随树势的增强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