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不同贮存时间对海兰褐祖代鸡孵化率影响的研究,为规模化种鸡场孵化管理提供参考.试验将来源相同的种蛋分别贮存2、3、4、5、6、7、8、9、10,1、1 d,其他贮存条件相同.同机同批孵化,分析其受精蛋孵化率.实验结果表明:贮存9 d以内的种蛋,各贮存日龄间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贮存2 d与10 d;8 d、9 d与11 d间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贮存2~7 d分别与贮存10 d,贮存3~4 d分别与贮存11 d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保存期超过9 d后,受精蛋孵化率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
1.蛋壳鲜蛋壳色纯正,有石灰质微粒,没有光泽,有污迹;陈蛋蛋壳不清新,有光泽;孵化过的无精蛋蛋壳很光亮、干净. 2.气室鲜蛋气室小,陈蛋气室大;无精蛋气室大且界线模糊,蛋白较稀. 3.蛋黄新鲜蛋的蛋黄居蛋的中心位置,凸起,边缘整齐光亮,黄色鲜艳;陈蛋由于浓蛋白的液化,蛋黄平坦或凹陷甚至散黄,靠近蛋白黄色较淡,没有光泽,一晃动就飘浮不定. 4.手感新鲜蛋较粗糙,光泽度差;陈蛋手感较滑,光泽度好;孵化过的种蛋及无精蛋光泽高,会反光,手感滑,并有“蜡”感. 5.蛋白新鲜蛋的蛋白较稠,透明度较差,有朦胧感;陈蛋及无精蛋因时间长,蛋白浓度液化,透明度好,质稀,平摇时易晃动. 6.比重识别种蛋是否新鲜,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水浮法.由于陈蛋蛋内水分蒸发,气室大,在水里的上浮力强,如把这种蛋放在盆里,则会大头向上浮起,新鲜蛋则相反,会下沉.  相似文献   

3.
种鸡在产蛋后期产蛋量开始下降,种蛋合格率降低、蛋壳变薄、蛋壳强度降低.为提高种鸡产蛋后期种蛋质量和种蛋合格率,选择60周龄的贵州黄鸡种84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21羽,试验周期为35 d,预试期为7 d,正式期为28 d,每天统计产蛋数、产蛋总质量以及饲料消耗量,正式期14、28 d测定蛋品质,正试期21 d,收集7 d孵化种蛋,统计每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数等孵化指标.结果发现,正式期14 d时,试验组Ⅲ与对照组、试验组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Ⅰ、Ⅱ蛋壳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和Ⅱ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0.05).正式期28 d时,试验组Ⅱ与试验组Ⅲ、对照组蛋形指数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与Ⅰ、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对照组蛋白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和Ⅲ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对照组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与Ⅲ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贵妃鸡作为珍禽从欧洲引入我国后,除作为独立珍禽品种外,还参与鸡合成系和配套系的育种。本研究测定了经过4个世代闭锁群选育后笼养贵妃鸡的产蛋性能,统计了19—90周龄存栏母鸡的存活率和产蛋率,检测了36周龄和90周龄的蛋品质,分4批次进行了46—56周龄时的种蛋孵化。结果表明:72周龄入舍鸡产蛋量176.8个,存栏鸡产蛋量187.2个,90周龄入舍鸡产蛋量213.3个,存栏鸡产蛋量228.3个。36周龄贵妃鸡与90周龄相比蛋重差异极显著,蛋壳强度差异极显著,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颜色等差异不显著。50周龄时贵妃鸡种蛋保存10 d的入孵蛋孵化率74.3%,种蛋保存30 d的入孵蛋孵化率63.6%。贵妃鸡笼养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和孵化性能有进一步提高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胚龄的瘤头鸭受精蛋进行“喷水凉蛋”处理,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10胚龄开始“喷水凉蛋”组孵化效果最佳,平均孵化率达83.95%.孵化至第10天,瘤头鸭胚蛋内脂肪含量减少0.38%,蛋温升到38.2℃,胚龄增长至26—27天时(尿囊萎缩)胚胎主要吸收蛋黄营养,蛋温也随之升高到39.5℃.孵化过程采取“喷水凉蛋”可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由于瘤头鸭蛋壳(0.44mm)和壳膜(0.107mm)都比鸡蛋厚,而气孔数(68个/m~2)又比鸡蛋少,故对番鸭蛋喷洒温水可洗去胶质膜,使蛋壳、壳膜不断进行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活力,起到提高孵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8):112-115
本研究旨在探明正常蛋与暗斑蛋的蛋品质和蛋壳超微结构方面的差异。以寿光鸡为研究对象,收集正常蛋和暗斑蛋各60枚,统计蛋品质和蛋壳超微结构等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暗斑蛋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极显著低于正常蛋(P<0.01),蛋重显著高于正常蛋(P<0.05),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壳比率高于正常蛋,但差异不显著(P> 0.05),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蛋黄颜色和正常蛋几乎没有差异;暗斑蛋的乳突层厚度、有效层厚度显著高于正常蛋(P<0. 05)。结果表明暗斑蛋与正常蛋在蛋品质和蛋壳超微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突变体蛋用黑羽鹌鹑0~10周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突变体黑羽鹌鹑种蛋孵化性能、0~10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饲料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重在10.4~11.3 g、蛋形指数在0.77~0.81之间孵化效果较好;前期公母鹑生长无显著性差异,第4周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10周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鹑在7~8周达到性成熟,公鹑在8~9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狮头鹅种蛋孵化期间失水率、蛋温变化等基础数据及其对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对孵化期的狮头鹅种蛋进行称重,并测定孵化期内蛋内温度和蛋壳温度的变化,分析气孔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失水率不仅影响孵化率,而且影响雏鹅质量,孵化第6、15、24和28天种蛋最佳失水率分别为3.28%、4.75%、9.48%和14.22%。随着胚龄的增加,蛋壳表面温度相对稳定(37.32℃→37.17℃→37.37℃→36.83℃),而壳内胚胎温度上升较快(37.75℃→39.22℃→39.82℃→40.62℃)。蛋壳气孔数量显著影响胚胎发育。蛋形指数影响孵化率,但不影响受精率。[结论]降低湿度、严格选蛋、孵化中后期加强凉蛋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笼养对种鹅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160日龄太湖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笼养,对照组则为水面平养,试验期为11周,试验期间记录体重和产蛋情况,收集235~237日龄的鹅蛋进行蛋品质测定;237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并检测胸肌肌肉成分和羽绒品质。结果表明,鹅上笼后体重先下降后提高,试验期第2~3周体重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第11周体重极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笼养鹅平均开产日龄(5%产蛋率)比平养组推迟13 d;34周龄笼养组产蛋率为18.7%,低于平养组(21.4%);所有蛋品质指标和全蛋主要成分指标在笼养组和平养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笼养组鹅237日龄的体重、屠体重、胸肌率、肌胃+腺胃重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平养组,笼养太湖鹅心脏重显著高于平养,而笼养组和平养组太湖鹅胸肌中粗蛋白、总脂和水分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笼养组太湖鹅的产毛量、可利用羽绒重和千朵重均显著大于平养组。该试验结果表明笼养导致太湖鹅产蛋初期体重增加,降低了产蛋性能,提高了羽绒产量,但对胸肉品质、蛋品质和羽绒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MD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营养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相近的产蛋高峰期160日龄来航鸡24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在饮水中按每日添加CMD 0、0.3、0.6、1.2 mL,自由饮水,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CMD 0.3、0.6和1.2 mL对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白高度、蛋黄比例和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差异(P0.05);饮水中添加CMD 0.3 mL时,胆固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分别呈降低和升高的趋势,其它矿物元素在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剂量CMD对鸡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CMD 0.3 mL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分析表明,饮水中每天添加CMD 0.3 mL可明显提高鸡蛋的矿物元素,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并且其分别和时间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最终改善了蛋品质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筛选获得高效生防枯草芽胞杆菌(Baci l l ussubt i l i s)BLG01 和 BDF11,并通过小区试验测定施用 BLG01 和 BDF11 与有机液肥对香蕉生长、枯萎病病情指数、枯萎病病原菌(Fusar i um oxyspor um f .sp.cubense,FOC)与可培 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BLG01和 BDF11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 70. 4% 和 77. 2% 。 小 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香蕉移栽 100 d 时,各试验处理均能能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控病作用,其中以 BLG01 和 BDF11 与有机液肥同时施用也LOF( BL1+BDF11) 页的防病作用最显著,香蕉株高、茎围、地上部、地下部鲜和防效显著提高,联 合处理病情指数下降了 45. 39% ~65. 87% , 根际 FOC 的 l ogCFU 降低 40. 5% ~50. 1% , 可培养细菌数量的 l ogCFU 增加 25. 8% ~32. 8% ;FOC 与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枯草 芽胞杆菌配施有机液肥可促进香蕉生长,降低枯萎病病原菌数量,提高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对香蕉枯萎病的 防治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将褐牙鲆(Par al i cht hysol i vaceus)在 0、10、100、1 000 l x等 4 个不同光照强度下分别处理 30 mi n 和 7 d、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褐牙鲆血浆皮质醇、渗透压、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改变光照强度 30 mi n会影响皮 质醇的变化、10 l x组皮质醇水平最低、且随着时间延长至 7 d、整体水平皆有所降低但趋势保持一致。 不同光照强度 处理对褐牙鲆血浆渗透压及血浆中 TP、ALB 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后 30 mi n、100 l x处理 TG 含量最低 且与 0 l x处理差异显著、 但在处理后 7 d 100 l x处理 TG 含量最高;TC 含量变化与 TG 相似、 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长、100 l x处理 TC 含量呈升高的趋势、 但 10 l x处理无明显变化。 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后 30 mi n、10 l x处理 AST、 ALT 活性最低、且与 1 000 l x处理差异显著、处理后 7 d、仍维持此变化趋势;在短期光强刺激下、各处理 ALP 活性无 显著差异、但在长期光强刺激下、0 l x处理显著低于 10 l x处理和 100 l x处理。 结果表明、褐牙鲆适宜的光强范围为 10 l x左右、褐牙鲆通过积极的生理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变化、这对其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差异,以桂两优 2 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孕穗 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叶片 SOD、POD、CAT 活性,成熟期株高,干物质 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及复水后,水稻根长、根数、根鲜重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成熟期株高及干物质的积 累,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与水分胁迫程度及生育时期有关,适当水分胁迫不 会影响水稻的生长生理。 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比灌浆期大。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近等基因系 Cr y1Ac抗性(NI L-R)和敏感(DBM 1Ac-S)小菜蛾(Pl ut el l a xyl ost el l a)幼虫中肠蛋白酶 的活性、测量了 NI L-R 和 DBM 1Ac-S的卵宽、卵长和蛹重、并对其卵的孵化率、化蛹率、雌雄比等参数进行了统计。结 果表明、抗、敏种群中肠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而敏感种群中肠的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高 于抗性品系。 这两个种群卵的大小和孵化率、蛹重和化蛹率、雌雄比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就以上生物学参 数来看、NI L-R 对 Cr y1Ac的抗性并没有引起抗性的适合度代价。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喀斯特山区资源、促进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该区域紫穗槐(Amor pha f r ut i cosa) 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独青贮及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甲酸、蔗糖 5 种添加剂青贮、探讨其可青贮性及 青贮的有效措施。 结果表明院紫穗槐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单宁的含量低、营 养价值高;紫穗槐单独青贮品质一般、添加剂青贮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气味和色泽、降低了 pH 值和氨态氮含量、改善 了青贮品质与营养;综合评定、青贮效果为乳酸菌>甲酸>乳酸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蔗糖>单独青贮、紫穗槐青贮 是可行的、可为该区域饲用灌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往往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以春光 1号水稻为供试种子,链霉菌 JD211 及 其固体菌剂为供试菌,通过浅盘试验研究链霉菌 JD211 固体菌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土壤可培养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剂用量为 10 g/ kg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各种生理素质,幼苗株 高、叶龄、假茎宽、叶宽、总根数、白根数、根长、主根长、鲜重、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25. 71% 、32. 42% 、54. 95% 、 49. 53% 、49. 28% 、50. 84% 、14. 84% 、28. 42% 、157. 06% 、145. 54% , 叶绿素、 根活力、 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 50. 00% 、 19. 07% 、29. 75% ;施加链霉菌 JD211固体菌剂后土壤细菌和霉菌数量均有所减少,放线菌数量增加,降低了硝化细菌 和亚硝化细菌的菌数,提高了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菌数、硅酸盐细菌、有机磷细菌数量,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变化 加速了土壤养分循环,增强了水稻的养分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7.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8 个省份 36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观测苦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并分析其地理变 异规律。 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6 个种源平均发芽率为 59. 5% ,平均发芽势为 40. 3% 。 发芽性状表现较好的种源是江西赣州、于都、遂川,云南麻栗坡和西畴,福建漳平以及广东恩平;表现较差的 是海南、云南勐腊和罗平,贵州兴义以及福建永安等种源。 发芽率、发芽势随采种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且 发芽时间相对集中。 聚类分析将 36个种源聚为 5类,相同或相邻物候区的种源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8.
3 种生防细菌短短芽孢杆菌(Br evi baci l l us br evi s)HAB-5、枯草芽孢杆菌(Baci l l ussubt i l i s)A178、萎缩芽 孢杆菌(Baci l l usat r ophaeus )HAB-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 3种生防细菌制 备成胶悬剂(SC)和微胶囊(CS)两种剂型、以芒果炭疽病菌(Col l et ot r i chum gl oeospor i oi desPenz. )C7-2 菌株为靶标病 菌、测试两种剂型对 3种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制备的 3 种生防菌的胶悬剂中、只有 A178 胶悬剂在稀释 10倍和 800倍时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 其他的均弱于原始菌株、HAB-1 胶悬剂甚至失去了抑菌能力曰3种生防菌 微胶囊剂型中、A178 的 100~800 倍稀释浓度下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 抑菌能力分别提高 0. 49% 、0. 29% 、3. 04% 曰 HAB-5的微胶囊剂型 10、100、400、800、1 000倍的稀释度下、 抑菌效果都高于原始菌株、 分别提高 5. 00% 、3. 30% 、 5. 11% 、2. 22% 、1. 74% 、4. 25% 、但 HAB-1 微胶囊剂型抑菌效果较其原始菌株减弱、说明微胶囊剂型能够增强 HAB-5 和 A178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于明霞  黄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1):202-206
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出发、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管 理、市场和环境、产品与技术因素 5项目标层指标、20 项准则层指标、并选择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基 于模糊数学原理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 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隙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干扰之一,林隙结构改变了森林局部区域的生境条件。 以温带成熟林中的 倒木林隙为观测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在生长季节中研究了林隙与林下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月际动态。 研究结果显示,林隙环境中土壤湿度和容重显著高于林下;虽然林隙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和土壤铵态氮含 量显著低于林下,但是林隙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林下。 林隙和林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SM BC)含量无显著差异, 而林隙的土壤微生物量氮(SM BN)显著低于林下。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碳氮库与土壤湿度和容重的相关 性显著;在土壤活性碳氮库间,林隙土壤 SM BC 和 SM BN 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土壤 DOC,而在林下则是土壤硝态氮。 同 时还综合分析了林隙干扰对森林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影响,并探讨了林隙土壤活性碳氮库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