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取番茄种子粗脂肪,用KOH-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品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建立一种快速的少量番茄种子的脂肪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番茄种子样品4 mg,采用异辛烷2 mL提取5 min,2 mol/L甲醇钠酯化5 min后即可进行脂肪酸组成含量分析,使以往需要用几个小时的工作在20 min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番茄种子脂肪酸组成含量分析结果不受样品量、粗脂肪提取时间和脂肪酸甲酯化时间影响。通过与传统方法(GB/T 5009.6-2003,GB/T 17376-2008 5酯交换法)比较,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测定方法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5511-2008/ISO20483-2006原理进行试验,将大豆粗蛋白样品与水溶性蛋白样品消化,在不须检验蛋白含量的情况下,不必检验样品水分,不分别计算大豆水溶性蛋白质与粗蛋白质结果,用一个简化公式进行计算,即使在不知道盐酸准确浓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检验,很方便。  相似文献   

3.
为评定玉米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依据GB/T20570-2015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和GB 5497-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中定温定时烘干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和《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06)中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建模、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方面进行阐述。玉米脂肪酸值六平行测定结果为:■=46.0 [(KOH/干基)/(mg/100g)],U=2.5 [(KOH/干基)/(mg/100g)],k=2。空白液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对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张伟  张愉佳  石瑞萌  王忠皓 《粮食储藏》2020,49(2):49-50,53
油料中粗脂肪酸价是其储存重要的品质指标,其高低最能体现产品的新鲜程度,可以直接作为判定其是否宜存的标准。以进口大豆为研究对象,按照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要求,通过实验分析不完善粒(损伤粒、热损伤粒、生霉粒、霉变粒、未熟粒、破碎粒)对进口大豆粗脂肪酸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进口大豆不完善粒粗脂肪酸价的主要为霉变粒、生霉粒、热损伤粒、损伤粒和未熟粒。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新型油脂产品——微囊型脂肪粉因缺乏粗脂肪检验方法造成的贸易困惑,建立了微囊型脂肪粉中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以包埋率较高的微囊型脂肪粉样品为主要试材,通过对酸水解条件和萃取方法的研究而建立方法;并确定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对5个不同包埋率微囊型脂肪粉代表性样品依据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实验室间验证比对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建立的方法为:样品(1~2 g)用4 mol/L盐酸在85℃±5℃下水解1 h,而后用20 mL石油醚连续萃取2次(20 mL×2);萃取液蒸馏除去溶剂后于103℃±2℃烘干15 min,重量法测定。验证数据经过柯克伦(Cochran)检验和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结果无离群值,一致准确。该方法的平均重复性误差和再现性误差(RSD)分别为0.34%~0.58%和0.38%~1.33%,完全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对精密度的要求。本方法适用于不含磷脂的微囊型脂肪粉中粗脂肪的测定。和现行标准GB/T 6433—2006相比,本方法更为准确、快速、经济,已经被相关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6.
参考国家标准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中方法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在772nm的波长下,对市售茶多酚粉剂样品中有效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文为同类检测提供参考,为茶多酚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活性炭作脱色剂对粮食脂肪酸值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7月印发的《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已将脂肪酸值作为粮食陈化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引用了国家推荐标准GB/T15684-1995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作为测定标准。2004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稻谷和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粮发[2004]43号),把稻谷、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因此,脂肪酸值测定的准确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遇到的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问题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杏娟 《粮食储藏》1993,22(2):20-28
参照ISO659国际标准“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对GB5512国家标准“粗脂肪测定法”(以下简称:ISO659和GB5512)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用石油醚取代无水乙醚作溶剂,用电磁研磨机提高试样细度,缩短了抽提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推荐的方法简便,快速、经济,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选取稻谷以GB/T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为基准,阐述了实际操作国标中碱滴定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终点难判断的弊端,并通过对比手滴法实验与脂肪酸值测定仪自动滴定法,校正了不同仪器之间的台间差,探索了砻谷对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砻谷次数和粉碎粒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以期为科研及实际应用试验中准确测定稻谷脂肪酸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0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资源中维生素E的含量,并按照国标法测定粗脂肪的含量.找出了大豆资源中粗脂肪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内在关系,比较了在相同粗脂肪含量下,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粗脂肪含量增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粗脂肪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栽培大豆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替代DB52/T 433-2009《都匀毛尖茶》。本标准与DB52/T 433-2009的主要差异如下:——修改和调整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删除了资料性附录A;——调整了部分引用标准,增加引用GB/T 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依据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国家标准,总结了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型号为AFS—930)测定大米中砷含量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用此方法进行测定时参考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准确测定样本中国家标准规定项目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参照国家标准GB/T 7628-2008,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谷物中VB1的含量。通过对VB1的测定进行不确定的评估实验,为VB1测定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8号、GB/T 17924和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代替DB52/489-2005《地理标志产品凤冈富锌富硒茶》。本标准与DB52/489-2005,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将《地理标志产品凤冈富锌富硒茶》修改为《地理标志产品凤冈锌硒茶》。  相似文献   

15.
根据 GB/T 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研究常温25℃和冰箱4℃储存条件下,玉米磨面后面粉的放置时间对玉米脂肪酸的影响,对各级质检中心大量测定玉米脂肪酸值提供技术支撑。测定放置时间为0、2h、4h、6h、8h、10 h的脂肪酸值,结果表明:玉米样品磨成面粉后,在25℃下,其脂肪酸含量增长率分别为:7.09%、11.57%、16.8%、22.10%、35.12%、50.34%,增幅较大;在4℃下,其脂肪酸值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现用茶多酚的测定标准酒石酸亚铁法(GB/T8313-2002)与福林酚法(GB/T8313-2008)分别测定6个绿茶茶样,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高,平均高出35%左右。分析原因可能与两个方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过程有密切关系。此为以后茶多酚测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付俊 《种子世界》2014,(7):30-32
<正>1材料与方法以2001~2012年辽宁省审定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数据为分析材料,数据来源于2001~2012年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公告及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汇总,品质性状主要为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容重。按生育期不同将品种划分为中熟组、中晚熟组、晚熟组。品质性状测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测定。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赖氨酸、容重项目分别依据NY/T 3-1982、NY/T 4-1982、NY/T  相似文献   

18.
胡青骎 《粮食储藏》2012,41(5):45-47
吸水率是小麦和小麦粉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小麦面筋吸水率的测定过程进行研究(测定方法按GB/T5506.2-2008、GB/T5506.4-2008执行),分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评估,提出应用该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本地气候条件和仓房条件与大豆主产区的不同,为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对山东地区储备的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进行跟踪检测,观察山东地区常规储藏下国产黑龙江大豆和进口美国大豆储存期间品质变化,为山东地区大豆的安全储藏提供指导和帮助。研究结果为:储存期间,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蛋白质溶解比率下降较多,黑龙江大豆下降幅度大于美国大豆。酸值上升较明显,黑龙江大豆上升幅度大于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20.
正进口大豆作为大颗粒物料,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时误差较大。在日常检测中,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一般按照国标法GB/T 14489.1-2008《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因进口大豆含油量高,国标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在检测中样品不易烘到恒重。为了减轻化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我库对国标法的复烘次数进行了调整。通过延长初次烘干时间、减少复烘次数,进而减少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