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延伸木材标本馆的功能,二维码技术被引入木材标本馆建设中。将馆中展陈主要木材标本的信息与木材学基础知识等录入文档,生成每个标本相应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相应木材标本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交流功能,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木材标本馆建设中,有利于推进木材标本馆的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55年起惠承湖北省木材公司向各地搜集木材标本,赠送中央林业研究所木材标本室,其中栎术种类最多。1956年起标本室又深入鄂西一带及神农架补充采集栎木标本,迄今湖北栎木共有6属47种2变种。作者经分类研究为13类,写成研究报告,俾使科研为生产服务,并作为向湖北省木材公司致谢。木材分类可提高生产力,并扩大代用树种;也可供教学、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整合了全校植物、动物、菌物、昆虫、木材、岩石、种子等各类标本资源约34万份,承担着校内外教学、科研和科普等多项任务。建立北京林业大学数字标本馆的web系统,为校内外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基础数据和方便快捷的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4.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标本馆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了永久性的保存.同时建立触摸式查询系统和ⅡS(网络信息服务),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查询系统,有效地缩短查询标本的工作量,提高效率,使得有限的木材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2021年2月9日,木工所正式发布了最新科技成果iWood■-木材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木材构造图像采集装置和木材树种识别软件构成,依托我国馆藏量最大的木材标本馆-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通过构建木材构造图像特征数据库及内嵌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模型,成功实现木材"种"水平的快速自动鉴别。同时,iWood■能够实时采集高分辨率木材构造图像(最大为4000像素×3000像素),并进行自动批量化标注与数据集管理,适用于木材标本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四化建设的需要及林学科学的发展。各地从建国以来开始的造林工作已经看到了可喜的成效。大面积的人工林拔地而起,长势喜人,相当一部分木材可采伐利用。因此关于木材的经营、交易、综合利用等问题将提到日程上来。为掌握各种木材的结构与特性,除了掌握必要的木材学基本知识外,采集与制作各种木材标本,建立木材标本室(柜),对生产、科研、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木材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木材标本馆的网络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将木材标本馆进行数字化,解决标本的存贮空间小、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永久性保存.同时,将这些珍贵标本的使用群体由原来少数科研人员扩大到为林产工业企业的工程设计人员、最广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木材标本馆的网络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木材标本的采集、整理过程,并以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收藏的木材标本信息为例,在对树种名称、科名、属名、产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完成木材标本馆的网络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世界木材标本馆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木材标本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国内木材标本馆的发展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省首次发现甜菜树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在编写《云南植物志》的过程中,通过对山柚子科Piliaceae的深入研究,首次在我省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甜菜树属Melienrha及其新分类群。为了揭示山栖子科的真谛,几年来我曾分别到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标本室以及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标本馆和标本室察看、研究植物标本;并数次到元江铜厂冲,米芝卡河、青龙厂等地进行野外米集工作,最后终于得到可供命名的模式标本(几岁娜心,以及可供研究的参考辅助材杆等。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我国槭属Acer L.植物分布的重要区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木标本室(CSUFT)、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HNNU)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IBSC)所收藏的湖南槭属标本的全面鉴定、整理以及进行野外补充调查,基本查清了本省槭属植物种类,承认湖南槭属植物有41种、3个亚种、17个变种,按照方文培(1981)槭属分类系统,归属于2个亚属、10个组、15个系;将城步长柄槭和绿叶中华槭2变种暂存疑.  相似文献   

12.
记述沟胫天牛亚科筒天牛属2新种,锥胸筒天牛Oberea conicus sp.nov.和指突筒天牛Oberea fingeriventr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馆和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应用Visual Basic 6.0开发木材标本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许成林 《木材工业》2005,19(3):37-38,43
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开发了安徽农业大学木材标本馆标本管理系统,系统设有检索、输入、统计、打印、维护等功能模块.本系统适当调整后也适用于林业系统的树木学、植物、动物、昆虫等标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亚洲黄檀》于2017年5月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豆科黄檀属植物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高级木材原植物,作者李世晋博士在详细研究亚洲、欧洲和美洲数个大型标本馆共19 000余份馆藏黄檀属标本的基础上,经过文献、标本研究,辅以相关实验研究,确认亚洲产黄檀属植物92种。将Dalbergia burmanica Prain等27个名称处理为新异名,为D.collettii Prain等26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书中涵盖了绝大部分亚洲黄檀属植物,解决了数个疑难类群的分类学问题,考证各类群的模式标本、主要性  相似文献   

15.
报道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落叶石豆兰,对其形态进行描述并提供照片。该种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海拔750~1 087 m区域,附生于树上或林中多苔藓的岩石上。凭证标本(金效华、李剑武、王喜龙、王程旺19064)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室(XZ,No.WXL19064)。该种与中国植物志记录的最大区别在于本种花期为11月,比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晚4个月,且在开花期间叶片并没有完全脱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园成立于2003年4月,隶属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现有珍稀树木园约35hm2,收集了珍稀植物7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8种,如银杉、珙桐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23种,如福建柏、香果树等;马尾松种子园55hm2,入园无性系171个,年平均供种600kg;竹园3hm2,收集竹类植物50余种;并建立了以树木园、竹种园、马尾松种子园、昆虫标本馆、树木标本馆、木材标本馆、种子标本、动物标本、矿石标本、种苗基地等为平台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园现在已完成10多项研究课题,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集科研、…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林科院昆虫标本馆始建于六十年代中期,原称贵州省林科的昆虫标本室。该馆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几代森保科技工作人员十年的共同努力,才建成了一个集馆藏、科普展览和科研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全省唯一的森林昆虫综合标本馆。全馆现积累收藏了共23...  相似文献   

18.
“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是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对完善本科生的专业结构体系以及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的双语教学实践及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往往更重视课程介绍的英语知识而忽视了专业本身知识。因此,笔者提出在该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之前增加专业英语课或者同时开设中、英文“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明确课程的目标定位,加深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该课程在双语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竹类植物标本在一般室内条件下极易受蠹虫类害虫侵食,一旦受损害,珍贵的标本无法修复而失去保存价值。因此防治害虫是竹类植物标本馆管理事务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作为我国收藏标本种类最全和数量最多的竹类专业标本馆之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标本馆自1981年建馆以来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除了随手关好门窗和标本柜,以阻隔害虫侵入外,还从新增标本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定期定量在标本柜放置天然樟脑;一发现虫害苗头,及时进行全馆化学熏蒸杀虫等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标本得以长久保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昆虫分类系统并结合本昆虫标本室收藏的实际情况,利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可视化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了实验室昆虫标本管理系统,编制出应用程序,合理建立关系数据库,对昆虫标本室标本进行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共分为标本数据的采集、总体设计、系统分析、系统模块设计四部分。本系统采用单机模式编制。使用该系统,可了解馆藏标本的多种实时信息,提高管理水平、效率;也更有利于实物标本的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