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环剥和红提大宝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2008年,分别在河南新密、原阳和长垣等地研究了环剥和红提大宝500~2500倍液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着色指数、果粒纵横径、果形指数等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4~17mm时进行主干环剥,可增加果粒重10%左右,促进着色,略微提高SSC;相同时期使用红提大宝1500~2000倍水溶液浸蘸或喷施果穗,可显著增加果粒重和穗重,增加果粒纵径和横径,对果穗其他性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设施限根棚架栽培的7年生“红十月”葡萄为材料,通过控制单株相同留穗量(20穗)和每穗不同果粒数(60粒、80粒、100粒)处理,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红十月”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粒处理的葡萄单穗重显著小于80粒、100粒处理,其果实单粒重、果粒纵径、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红色色度a*、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且果实全部着色。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红十月”葡萄设施限根棚架精品化栽培适宜负载量为单株保留20穗,每穗留果60粒,每667 m2产量控制在1 4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以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的变化为指标,在不同花期,通过赤霉素和氯吡脲不同浓度的处理研究红地球葡萄无核化和品质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花前一周施赤霉素25 mg/L,花后两周再施以赤霉素25 mg/L和氯吡脲5mg/L处理,使红地球葡萄无核率达到98.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说明该处理可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无核率,增加单果重量,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肥利果美处理对其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利果美处理,能增强‘红地球’葡萄的光合能力,增大果粒、果粒质量和果穗质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升葡萄品质.其中600倍利果美处理效果最佳,果粒横径、果粒质量、果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09%、24.09%、23.99%和7.08%,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降低了37.68%.葡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光合午休主要是气孔限制所致,而转色期光合午休兼具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用7年生的"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测量"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果粒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表明,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影响,但在膨大期推迟了果粒重增长,在成熟期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面颜色指数CIRG增加.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TDZ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夏黑葡萄为材料,盛花期和花后2周分别用50 mg/L GA3处理,同时分别添加1、3、5 mg/L TDZ,以添加3 mg/L CPPU处理为对照,研究添加TDZ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周添加不同浓度TDZ都显著增大夏黑葡萄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纵径和横径,其中以花后2周添加5 mg/L TDZ处理增大果粒效果最明显,单果重达6.65 g;各处理对果形指数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TDZ处理均显著提高夏黑葡萄果实花青苷含量,分别为对照花青苷含量的167.55%、199.87%、173.18%;同时,TDZ处理导致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红地球葡萄商品性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25、50和100 mg/L赤霉素(GA3)处理红地球果穗,均可显著促进果实生长,增大果粒,提高单果重,增加株产和产量,其中尤其以50 mg/L最为显著。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却因GA3处理而明显下降,同对照相比,50 mg/L表现出极显著浓度效应,25和100 mg/L表现出显著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品质并分析果实的异质性。【方法】调查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穗距地面高度、果穗紧密度对果实品质(果穗质量、穗粒数、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总酚、花色苷、酒石酸、苹果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果穗不同部位(穗尖、穗中和穗基)果实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总酚、花色苷、酒石酸、苹果酸含量等的差异。【结果】与上部果穗相比,靠近地面的果穗质量分布更广,果粒大小不均一,酸度低,在果穗质量、穗粒数、果粒质量、紧密度指数上的变异系数分别比上部果穗高35.39%,23.15%,6.42%和4.36%,可滴定酸含量较上部果穗低0.60g/L;果穗紧密度对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松散果穗的果穗质量、穗粒数分别比紧密果穗少23.34g和18.10个,花色苷、总酚、苹果酸含量分别比紧密果穗高3.0%,12.1%和9.7%;果穗不同部位果粒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但苹果酸、总酚、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穗尖果实成熟度较其他部位果粒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为20.43°Brix,显著低于其他部位,含酸量比穗中和穗基部位果粒高0.89g/L,从穗基到穗尖,果粒的苹果酸含量和总酚含量逐渐降低,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结论】对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来说,果穗间和果穗内果粒异质性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油桃适合的果袋,以中油4号油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相比,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增加了油桃果形指数和单果重。4种果袋处理中,单层白色果袋处理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显著高于其它3种纸袋,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去皮硬度4种果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选用单层白色纸袋对于辽宁营口地区油桃生产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魏可’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魏可’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7d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5、7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测定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魏可’葡萄成熟果实的果实品质,对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保留花穗尖5 cm能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能保持魏可的果形不变.[结论]保留花穗尖5 cm为‘魏可’葡萄花穗最适整形长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花穗整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葡萄果实大小及品质的影响,以4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速峰果美”和赤霉酸30 mg/kg+氯吡脲2 mg/kg对不同长度穗尖(7、8、9、10 cm)进行蘸穗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速峰果美”,在80%花帽脱落时留穗尖7 cm蘸穗处理、2周后重复1次的效果最好,平均单穗重、单粒重分别达到594.95、9.42 g,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达到18.1%、14.0 g/100 g,有机酸含量0.46 g/100 g,糖酸比、固酸比分别为30.37、39.26,维生素C含量7.12 mg/100 g。同时,果实穗形紧凑、果面紫黑色,香味浓,口感好。试验中“速峰果美”对夏黑葡萄果穗的处理效果最好,该技术在甘肃及同类型气候区可以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无核白的果实外观及品质差异特征,为无核白葡萄的优质栽培生产、果实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3个不同地点的无核白成熟果实为分析样本,将果穗、果粒按质量分别分级,测定不同果穗质量和不同果粒质量的果粒硬度、果柄拉力、色差、果粒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VC、...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花穗分离期分别进行留穗尖3 cm、留穗尖5 cm、留穗尖7 cm、间隔疏除小穗处理,以不修剪(CK-1)和去副穗及穗尖(CK——2)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单粒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无差异。综合比较,留穗尖7 cm的穗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固酸比较好。因此,留穗尖7 cm花穗整形方式可作为阳光玫瑰葡萄重要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收期对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为确定酿酒葡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转色期后、不同采收时段的5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和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品质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指标和葡萄最佳采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果实品质:梅鹿辄和赤霞珠果实的纵径、横径以及单果重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总体均呈现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黑比诺、北玫和北红果实的纵径、横径以及单果重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逐渐增大。葡萄果实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都呈逐渐增大趋势。可溶性固形物从高到低为梅鹿辄>北红>北玫>赤霞珠>黑比诺。酿造品质:各品种的pH和酒精度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酿制的酒样中,黑比诺的总糖含量最高为5.48 g/L,赤霞珠的总糖含量最低为3.71 g/L,均符合GB/T15037-2006葡萄酒分类标准。【结论】在新疆焉耆盆地地区梅鹿辄和赤霞珠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25日,黑比诺、北玫和北红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28日。  相似文献   

15.
脱落酸对巨峰葡萄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巨峰葡萄夏收果的着色指数和综合品质,并达到提前上市、提高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巨峰葡萄用不同浓度ABA作浸果处理。结果表明,250mg/L的ABA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的着色指数,而且成熟早、转色快,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肉不软化,果穗不掉粒,果实散发出浓郁香气。  相似文献   

16.
葡萄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洪琴  蒋丽光  邹陈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19-4022,4030
为了解决遵义市葡萄生产上品种单一问题,并为筛选优良葡萄品种提供基本数据,试验以葡萄品种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红富士、京亚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测定的方法,对葡萄的果实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葡萄品种的平均单果重、最大稳重存在显著的差异,果形指数、平均稳重在欧亚种内、欧美种内相互无差异,但2个种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可滴定酸含量上,2个欧美种品种显著高于2个欧亚种品种;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方面,4个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大稳重与平均单果重、平均穗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果形指数与平均穗重、平均单果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综合比较而言,4个葡萄品种在遵义市可以正常开花结果,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避雨栽培方式下,4个品种果实的性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品质都在中上水平,其中欧亚种品种在遵义市的表现要优于欧美种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西"一年两收葡萄"冬果贮藏保鲜方法及贮藏期内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为巨峰冬葡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二茬果(冬葡萄)为材料,采用两类保鲜剂(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的7个处理结合冰温贮藏果实,以空白处理为对照,每隔30 d测定冬葡萄的品质指标1次,连续测定5次。【结果】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巨峰冬葡萄果实脱粒率、pH波动上升,好果率波动下降,可溶性总糖(TS)含量先升后降,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V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解和损失。果实贮藏至5个月,化学保鲜剂处理的好果率均保持在85.00%以上,对照处理的好果率降至13.66%;各保鲜剂处理的TS、TSS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下同),化学保鲜剂处理的T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生物保鲜剂处理在短期贮藏(0-3个月)可显著保持果实品质。【结论】保鲜剂结合冰温贮藏可有效保持采后巨峰冬葡萄的品质,最佳贮藏期为0-3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对巨峰葡萄冬造果在花期进行无核化处理,测定各处理冬果果实无核率、穗重、百粒果重、果形指数、穗轴长度和粗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于不同花期处理巨峰葡萄,无核率为26.2%-94.5%。花前3 d用10 mg/L赤霉素+2 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 d后再处理1次,果实无核率高达9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0%,可溶性总糖含量165.52 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赤霉素、益果灵、施特优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冬果果实无核率,增加冬果果实风味,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其中花前3 d用10 mg/L赤霉素+2 mg/L益果灵溶液浸蘸花序1次,7 d后再处理1次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0.1%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GB/T 17980.143—2004),采用葡萄开花期喷果穗和幼果期浸果穗2种方法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每种方法施药剂量均设2、4、6、8 mg/kg计4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药剂量对葡萄坐果率、果粒性状(纵径、横径、果形指数、百粒重)、果穗重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种方法施用试验剂量的药剂,均能够明显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果穗重和产量,降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其中,开花期喷果穗施药虽然坐果率明显高于幼果期浸果穗,但葡萄大小粒指数增加,果粒外观品相较差;而幼果期浸果穗施药,能够明显促进果粒变大和葡萄大小粒指数降低,果粒外观品相较好,且对果形指数影响不大,显著提高百粒重,最终大幅度增产。0.1%噻苯隆可溶性液剂适宜采用在葡萄幼果期浸果穗的方法施药,4 mg/kg剂量效果较好,该处理下葡萄果穗重为1 018.5 g/穗,产量为54 181.5 kg/hm~2,均达到最高,较清水对照增产30.2%,且对果粒外观和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