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对2个种,19个品种的葡萄叶片气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叶片气孔在大小、形态、密度、气孔指数几个方面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气孔小并形成下陷气孔·抗性旱弱的品种气孔较大并突出叶表面;气孔密度越大,气孔指数越大,抗旱性越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孔大小不同,干旱条件下,气孔较小;不同品种小气孔开度的日变化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抗旱性差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双蜂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葡萄砧木抗旱性之间的关系,为抗旱性葡萄品种的筛选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以17个葡萄砧木品种多年生田间树为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21 d),测定其茎叶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观测比较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干旱胁迫导致17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大幅度下降,茎相对含水量则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和下降两种趋势,叶片和茎的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各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的顺序为栅海比>细胞结构紧实度>细胞结构疏松度>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性关系密切,可用来鉴定其抗旱性。1103P、5BB和河岸9号的抗旱性极强,3309C、河岸2号、河岸10号和山河4号的抗旱性较强,1613C、Dogridge、贝达和山河1号的抗旱性中等,山河3号、河岸7号、Riparia Glorie、101-14MG和河岸4号的抗旱性较弱,Ganzia的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份2年生野生葡萄实生苗为试材,通过塑料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下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叶片组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过程中,野生葡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CT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野生葡萄种质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失水变薄,但栅栏组织厚度降幅较小,CTR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降幅较小;抗旱性弱的野生葡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及叶片组织紧密度降幅较大.干旱胁迫下,各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旱害指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沙棘叶片组织结构观察及其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3个沙棘品种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并测定其叶片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上表皮细胞大小等指标差异较大,各品种间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无明显差异。其中表皮毛密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大、疏松度小、上表皮细怎较大者抗旱性较强。根据形态观察和解剖研究初步将各品种按抗旱性强弱分为以下3类: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中国沙棘;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有巨人、阿列伊、冬久、丰产、楚伊、卡圈尼、M5、MH、安沙、向阳、8911,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是M4。  相似文献   

5.
香蕉叶片形态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观察比较了抗旱性不同的2个品种香蕉的叶片外观形态及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抗旱品种-红河矮蕉的叶片表皮气孔长度、栅栏组织与叶片厚度及其比值等指标,与对照品种-华农甜蕉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这说明,香蕉的叶片形态、结构与抗旱性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旱生结构,为其引种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进行解剖,选取12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种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最后以叶片厚度、中脉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3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之间差异极显著。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长度>角质层厚度。聚类结果分析表明,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保丰苜蓿’、‘新牧1号’、‘中苜1号’、‘卫士302+Z’、‘路宝’、‘改革者+Z’和‘爱维兰’具有较好的抗旱性结构;‘爱菲尼特+Z’、‘超级阿波罗’、‘巨人201+Z’、‘牧歌401+Z’、‘射手’和‘牧野’的抗旱性结构中等;‘新疆大叶’、‘全能+Z’、‘胜利者’和‘超级13R’叶的抗旱性结构较差。【结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具有不同的抗旱性结构。  相似文献   

7.
板栗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河北省迁西地区10个板栗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比较其抗旱性,为迁西地区筛选抗旱板栗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板红(DBH)、燕龙(YL)、紫晶(ZJ)、迁西早红(QXZH)、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燕奎(YK)、迁西晚红(QXWH)、迁西壮栗(QXZL)等10个板栗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法及指甲油印迹法,比较叶片厚度、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大小等15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10个供试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10个板栗品种15项指标反映板栗抗旱性能力的顺序为: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开张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张长度气孔长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宽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对各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得到10个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的顺序为:大板红紫晶燕龙燕奎燕山短枝燕山早丰紫珀迁西晚红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经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品种(系)分为3类:抗旱性强的有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中等的有紫珀、燕山短枝、燕山早丰、迁西晚红,抗旱性弱的有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板栗的抗旱特性,可用于其抗旱性鉴定。10个板栗品种(系)中,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最强,可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8.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个种18个品种葡萄叶片的气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气孔大小差异很大,同一叶片上气孔大小也不相同;气孔保卫细胞有肾脏形和梅花瓣形2种,巨型气孔一般凸出叶片表面,且周围有放射状角质条纹,小气孔分下凹和水平于叶表2种形式存在;首次在葡萄上发现环形放射状排列的气孔群及中心巨型气孔。本文还对气群的形成机制及气孔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4个葡萄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葡萄品种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葡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4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依次为:玫瑰香>红提>京秀>巨峰;严重水分胁迫时,抗旱性则为:玫瑰香>京秀>红提>巨峰。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叶片抗旱相关性状,探索性状指标大小的评价方法,揭示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形态及生理机制。【方法】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于苗期及结荚期给予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水对照2个土壤水分处理,苗期处理以盆栽种植方式进行,称重法控水,结荚期处理在池栽条件下进行,测墒补灌法控水,控水期间以电动防雨棚遮雨。测定苗期干旱及正常供水对照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比叶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叶片性状指标,对比分析上述叶片性状与花生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性状指标大小评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机制,以生物量抗旱系数评价苗期抗旱性,以收获期产量抗旱系数评价结荚期抗旱性。【结果】通过2年的试验发现,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生物量抗旱系数及产量抗旱系数有显著差异,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根据产量抗旱系数可将12个花生品种抗旱性分为强、中、弱3级,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花育20号、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为中度抗旱品种,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干旱胁迫改变了叶片组织结构,降低了单株叶面积、功能叶面积、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了比叶重。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叶片性状有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对照及干旱胁迫下均具有较高的叶片厚度、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干旱胁迫下,较大的叶片栅/海比值、比叶重和光合速率是如皋西洋生和山花11号抗旱的叶片机制;山花9号与花育20号较大的单株光合面积,A596较大的光合速率是它们重要的抗旱机制。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的叶片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山花11号和79266分别可作为花生强、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处理,持续胁迫14 d时的叶片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和光合速率可鉴定花生种质的叶片抗旱能力。正常灌水条件下,始花期的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也能反映花生叶片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号可作为花生叶片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楚伊太阳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雄株以栅海比、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为抗旱指标,得到5种雄性沙棘抗旱顺序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楚伊乌兰格木×中国沙棘浑金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12.
广西龙眼种质耐寒性的CTR值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值)对广西39个龙眼品种(单株)和龙荔进行耐寒性鉴定,并对龙眼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与叶片各个组织的厚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龙眼种质在不同品种(单株)之间以及同一类型不同株系之间的耐寒性存在较大差异,其耐寒性按CTR值分为强、较强、中等和弱4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杨树抗旱性的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叶片解剖结构观测。通过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其叶片厚度、中脉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厚度、下层栅栏组织厚度、CTR等7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大小依次为:南抗杨>美洲黑杨2号>美洲黑杨3号>08H4-5>08H2-16>03S4-1>69杨>08H11-11>美洲黑杨1号>陕林3号>08H1-6。此外,上下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指标与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旱性关联度最高。该研究可为美洲黑杨无性系的遗传育种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叶片解剖结构为评价指标,比较2个新培育的杨树无性系抗旱能力的强弱,为其适生范围的确定和生产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2个杨树新无性系02-9-22和02-12-29(选用父本84K杨、母本I-101杨和毛白杨-30作为对照)的叶片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使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个杨树新无性系与对照种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明显不同。各杨树无性系(种)的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分别变化于162.73~245.52 μm,10.30~17.32 μm,71.58~116.34 μm,41.10~96.05 μm,7.72~12.73 μm和25.25%~48.24%,以上各指标均表现为02-12-29杨显著大于02-9-22杨;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分别介于0.77~2.58和37.14%~65.26%,此2项指标表现为02-9-22杨大于02-12-29杨,且差异显著。采用抗旱性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所得各杨树无性系(种)的旱生能力强弱依次为:02-12-29杨>84K杨>I-101杨>02-9-22杨>毛白杨-30。【结论】以叶片解剖结构为评价指标研究得出,新无性系02-12-29杨叶片结构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02-9-22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系)南丰蜜橘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评价其抗寒和耐旱性能,为南丰蜜橘引种及品种区域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常规石蜡切片程序制作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资源圃内7个品种(系)南丰蜜橘成熟叶片的解剖结构,分别采用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隶属函数法评价其抗寒性和耐旱性。【结果】蜜广橘、柳城蜜橘、桂橘1号、南丰1号、特早南丰蜜橘、南丰2号和杨小2-6的叶片厚度为196.53~255.76μm,上表皮厚度为15.04~18.09μm,栅栏组织厚度为32.37~42.88μm,海绵组织厚度为131.55~181.05μm,下表皮厚度为13.08~15.77μm,CTR为16.60~19.43。抗寒性强弱排序为南丰2号>南丰1号>特早南丰蜜橘>柳城蜜橘>桂橘1号>蜜广橘>杨小2-6,耐旱性强弱排序为柳城蜜橘>南丰1号>蜜广橘>南丰2号>特早南丰蜜橘>桂橘1号>杨小2-6。【结论】南丰2号、南丰1号、柳城蜜橘和特早南丰蜜橘比桂橘1号和杨小2-6更抗寒和耐旱,蜜广橘较耐旱但不抗寒。在南丰蜜橘实际生产中需根据种植区域的地形、气候进行引种和推广,并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桃叶片组织结构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个栽培桃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等指标差异较大.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宜于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在旱棚鉴定条件下,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试抗旱鉴定品种为试材,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修订式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西藏半干旱区5种灌木叶片结构的抗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生物显微制片技术,对西藏半干旱区5种抗旱灌木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其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主脉维管束直径等10个旱性结构指标,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对种间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的灌木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这是植物长期适应高原干旱环境的结果;10个指标在各灌木树种间的差异极显著;筛选出了3项具有代表性的旱性结构指标——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气孔长度。5种灌木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砂生槐>拉萨小檗>白刺花>江孜沙棘>矮锦鸡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