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地区非典型新城疫病毒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地区和合肥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部分发病鸡场中取气管粘膜、肺脏及脾,经无菌处理后,通过鸡胚接种分离病毒,结果有8株病毒能凝集红细胞,且均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抑制效价为5log2 ̄10log2,证明所分离的病毒株为新城疫病毒。经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1日龄雏鸡 脑内致病性,红细胞凝集素的热稳定性及离解的速率测定表明,8株病毒均属新城疫强毒株,且与F48E8毒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从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97%的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毒株为新城疫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6周龄雏鸡静脉致死指数、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等试验表明,分离毒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其毒力比标准强毒F48E8株还强。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表明,分离毒的血凝性与F48E8相同,但中和特性与F48E8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病死孔雀中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嗜内脏速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4.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和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来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山东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山东流行烈性传染病的鸡群中分离出7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该7株病毒的血凝活性均能被新城疫La Sota株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但病毒不能被中和,仍能致死鸡胚。经分离鉴定,分离毒均为新成疫病毒株。通过鸡胚半致死量(ELD50)、最小致死量致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致死指数(IVPI)、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稳定性等试验表明:7株分离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性,其毒力与标准强毒株F48E9株相似。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SPF鸡胚从疑为鸽新城疫的云南省某信鸽场分离到一株毒株。该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且其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该毒株对氯仿、酸敏感;在病毒中和试验中,抗NDV阳性血清对该毒株中和效价为1:2^1.75;将病毒分离物回归鸽子,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且全部感染鸽都发生子血清学抗体转换;静脉接种6周龄雏鸡,10天后HI价显著增高,且其IVPI为0。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7.
从发病率为 100%、病死率为 97%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价为 28~ 10,且此凝集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经回归试验、 MDT、 EID50、 ICPI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为 NDV强毒株,命名为 NL株。  相似文献   

8.
从河北省邢台南和地区的发病蛋鸡养殖场疑似新城疫的发病鸡群中,经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经分离与鉴定实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NH1028株。该地方分离毒株均呈现良好的血凝活性和NDV特异的血凝抑制活性,对鸡胚的致病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动物回归实验成功复制了发病症状,对其毒力测定的结果证实该NDV分离株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9.
用SPF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从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鸡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此凝集可以被新城疫的特异性血清所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MDT(77h)、ICPI(1.1)、IVPI(2.63)等生物学试验、空斑试验及电镜观察等,证实该分离株为鸡新城疫病毒中等毒力的毒株,并命名为SNND。  相似文献   

10.
鸽新城疫野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瑛  张长印 《畜牧与兽医》1998,30(5):198-200
对分离的G1、G2、G33株鸽新城疫病毒进行了电镜检查、致病性指数测定、血凝试验(HA),与鸡新城疫Lasota毒株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致病性试验。测得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分别为10-8.41,10-7.53,10-7.83;鸡胚最小致死量(LD)均为10-4;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分别为80h,90h,96h;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1.60,1.50,1.55;分离毒株与Lasota毒株和其相应血清的交叉凝集抑制试验有明显差异。将分离毒株分别接种1月龄鸽各3只,4~10d全部出现典型神经症状,15d内死亡。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株病毒为鸽新城疫病毒,在抗原性上与鸡新城疫病毒存在一定差异,对鸡也有一定致病力。为制定防制措施,研制鸽新城疫疫苗,控制新城疫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SPF鸡胚从疑为鸽新城疫的浙江温州某肉鸽场分离到一株毒株。该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初代分离毒HA效价高达8 log2;且其凝集作用能被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将分离毒回归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且感染后10d内全部死亡,说明为强毒株。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2.
猪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3.
白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只患病的白鹭的咽喉、泄殖腔棉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法鉴定为新城疫病毒。根据该毒株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鸡胚半数感染量的测定和新城疫强弱毒鉴别的RT-PCR检测,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4.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病鸽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抑制。病毒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盐酸敏感。将病毒分离物回归鸽子,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且全部感染鸽都发生了血清学抗体转换;静脉接种6周龄雏鸡,10 d后HI价显著增高,且其IVPI为0。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5.
从新疆乌鲁木齐市郊区疑似新城疫的发病鸡场采集了2份病料,处理后接种鸡胚和非免疫鸡分离鉴定病毒,同时检测病毒血凝特性,观察病毒形态并测定病毒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均能致死鸡胚,非免疫鸡出现典型的鸡新城疫病病理变化;分离毒株均有血凝特性,而且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病毒形态结构与鸡新城疫病毒一致;EID50分别为10-8.0/0.1mL、10-8.6/0.1mL,MDT分别为57.6h、52.8h,ICPI分别为1.875、1.925,IVPI分别为2.39、2.82,均有很强的致病力,符合NDV强毒株的毒力标准。所有结果显示,以上2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力毒株。病毒免疫原性结果显示,2株病毒均有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源保护率分别为90%、80%。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SPF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从病死鸡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此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可以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回归实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实验、空斑实验、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证实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17.
鸵鸟新城疫病毒野毒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鸡胚从疑似鸵鸟新城疫的送检病料中分离到 2株病毒。 2株病毒均能凝集鸡红细胞 ,且能被抗新城疫病毒 ( NDV)阳性血清抑制 ;用抗 NDV单抗 PEG夹心 ELISA测定 2株分离毒均为阳性。对其中 1株作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 ,按照国际上规定的 NDV毒力判定标准测定的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 ( MDT)为 54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 ICPI)为 1 .88,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 IVPI)为2 .75。结果表明 ,本分离株为鸵鸟新城疫病毒强毒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h)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经外源病毒检测及回归试验该病毒株被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并属强毒型,命名为ShD-5-04。  相似文献   

19.
取山东某地病死鹅的脑和脾脏常规处理,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和16日龄非免疫鹅胚,从死亡胚的尿囊液中分离到毒株,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血凝性鉴定、毒力鉴定、动物试验以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血凝性,为强毒株,血凝性能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所抑制,且其他生物学特性与NDV也有很大的相关性,故将其命名为NDVWF216株。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WF216株尿囊液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和NDV油乳剂灭活苗均可保护鹅和鸡免受鹅源新城疫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20.
一株新城疫病毒弱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6年8月从长春地区--养鸡场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该毒株经过鸡胚传代培养,病毒形态学观察,血凝谱测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试验、鸡脑内致病指数试验、脉致病指数试验及1入毒试验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新城商株为弱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