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SPF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从病死鸡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此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可以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回归实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实验、空斑实验、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证实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山东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山东流行烈性传染病的鸡群中分离出7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该7株病毒的血凝活性均能被新城疫La Sota株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但病毒不能被中和,仍能致死鸡胚。经分离鉴定,分离毒均为新成疫病毒株。通过鸡胚半致死量(ELD50)、最小致死量致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致死指数(IVPI)、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稳定性等试验表明:7株分离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性,其毒力与标准强毒株F48E9株相似。  相似文献   

3.
鸭源新城疫(Duck Newcastle disease)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为了对鸭源新城疫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选取鸭源NDV103测定其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脑内致病指数(ICPI),静脉致病指数(IVPI),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对30只7日龄SPF鸡和30日龄SPF鸡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EID50为10-8.42/0.2 ml,MDT为58.5 h,ICPI为1.92,IVPI为1.77,该毒株对SPF鸡均有100%致死率,实验表明该毒株为强毒,且鸭源NDV对SPF鸡有致死性。  相似文献   

4.
免疫鸡群病鸡脑组织中2株NDV弱毒株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某鸡场15000余只肉用杂交麻鸡先后2批发生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死亡鸡主要病理变化为消化道斑状出血,气管充血出血,个别鸡腺胃乳头出血,取病鸡脑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分离2株新城疫病毒(NDV)。并对其致病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为: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120h,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18~0.21,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2~0.4。根据国际有关NDV毒力标准,分离的2株病毒为弱毒株。  相似文献   

5.
一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鸡肠道和泡菜为分离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乳酸菌,筛选到一株产酸性能良好的菌株W7。结合对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W7进行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7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培养22h时,活菌数最高;耐酸效果好,在pH值为2.0时,存活率仍然为100%;在胆盐浓度为0.30%时,仍然可以生长;抑菌效果较好;黏附率为79.9%。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一步法RT-PCR和荧光RT-PCR方法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并对此毒株F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分析,发现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Arg-Arg-Gln-Lys-Arg-Phe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特征相符,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本试验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结合GenBank中其他新城疫参考株F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本试验所分离毒株与目前流行的强毒株Taiwan/95、SKY/03、SGM/01的F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而与传统疫苗毒La Sota株的裂解位点则不同。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 (ND)是由鸡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diseaseVirus,NDV)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下痢、精神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由于长期采取普遍的预防接种和综合性防疫措施 ,已大大减少了该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但该病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 ,仍对养鸡业发展构成主要威胁〔1〕。 2 0 0 3年上海市松江地区某鸡场在免疫鸡群中暴发了以严重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站立不稳、羽毛蓬松及两足伸展、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西藏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病死藏鸡中分离到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电镜观察、PCR扩增和测序鉴定为新城疫病病毒(NDV),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病毒对鸡具有致病性;分离毒株毒力测定结果显示,MDT为120h,EID50为10-8.44、IVPI为0.5、ICPI为0.6,均符合NDV弱毒株特征。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显示:各分离株的血凝解脱时间短,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符合NDV弱毒株的特征。F基因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西藏分离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与疫苗株LaSota的同源性为90%;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8同源性为81%。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各分离株的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112 G-K-Q-G-R-L117,具有NDV弱毒株特征,与毒力测定结果相符。本研究首次报道了NDV西藏分离毒株遗传进化情况和生物学特性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高海拔、缺氧环境下NDV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PF鸡及鸡胚,从吉林某鸡场病死鸡的法氏囊组织到一株超强毒株(J20株)。此病毒不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可以被IBDV标准阳性血清检出IBDV抗原。通过对J2001分离毒株进行回归实验,测定病毒效价EID50达10^6/0.2ml,发病率为100%,死亡达70%;病毒理化特性试验,电镜观察等证实J20株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当前流行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基因型、致病性及其与传统新城疫病毒疫苗株(La Sota等)的核苷酸差异,试验从某发病鸡场病死鸡体内分离到1株疑似NDV毒株,经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初步确定为鸡源NDV。参照GenBank公布的NDV F基因部分片段(登录号:JF950510.1)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F基因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中NDV F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基因型;通过测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判断病毒致病性;参照GenBank公布的NDV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JF950510.1)设计9对引物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结果表明,RT-PCR扩增得到F基因长约500 bp,基于F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为基因Ⅶ型NDV;MDT、ICPI和IVPI分别为52.8 h、1.675和2.46,表明分离株属于强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全基因组全长15 192 bp,与传统La Sota株基因组相比,序列多出6个碱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2.8%。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基因Ⅶ型NDV强毒株,且与传统疫苗毒株La Sot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病毒(NDV)四平株、昌黎株、青岛株、F48E8株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增殖,蚀斑纯化(3代),生物学特性鉴定及结合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DV四平株、昌黎株、青岛株均为强毒株。经差数、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病毒,分别提取RNA,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及RT-PCR方法,一次性扩增出 NDV四平株、昌黎株、青岛株和 F48E8株的全长 HN基因,分别将该HN基因克隆入载体pKS(-)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毒株HN基因核苷酸长度均为1713bp,编码571个氨基酸,其中四平株和 F48E8株含有5个糖基化位点,青岛株和昌黎株含有 6个糖基化位点,四平株含有 12个半胱氨酸残基,而昌黎株、青岛株和F48E8株含有13个半胱氨酸残基。3个野生毒株与F48E8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7%-99.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9.5%-98.8%,其中 NDV四平株与标准强毒 F48E8同源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 99.3%,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8. 8%。  相似文献   

12.
为对发病鸽群进行诊断,采集发病鸽群血清,检测血清中新城疫抗体,同时提取病鸽脑组织总RNA样本通过RT—PCR进行新城疫病毒F基因检测,并从病鸽脑组织中分离鉴定新城疫病毒。结果表明,该发病鸽群为新城疫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河北某鸭场产蛋锐减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症状的高抗体蛋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HB/1/06/Dk).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 H5与H9亚型)阳性血清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67.2 h,1日龄SPF雏鸡的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为0.86,表明该病毒属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14.
用SPF鸡胚从疑为鸽新城疫的浙江温州某肉鸽场分离到一株毒株。该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初代分离毒HA效价高达8 log2;且其凝集作用能被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将分离毒回归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且感染后10d内全部死亡,说明为强毒株。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5.
从病死的越南斗鸡脑组织中分离到l株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RT—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MDT与ICPI值测定,证实为中等偏强毒力新城疫病毒。动物感染试验表明,20日龄非免疫鸡感染分离毒后24~120h可用RT—PCR方法从喉头和泄殖腔检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6.
鹅源新城疫病毒自然弱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江苏省某健康鹅群分离并筛选出一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培养和血清学试验,证明该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应用电镜技术、生物学特性检测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毒株MDT为146.4h,ICPI为0.375,参照判定标准,确定该毒株为NDV弱毒株。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该毒株F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符合典型的NDV弱毒株的特征,从基因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该毒株为NDV弱毒株,通过绘制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分析,表明该毒株为F基因Ⅰ型新城疫病毒,并将该毒株暂命名为G0405。  相似文献   

17.
王乐义 《中国家禽》2004,26(22):11-14
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NDV Lasota株的全长F基因进行了扩增与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扩出的F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664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个氨基酸的长肽,序列中有6个糖基化位点,13个半胱氨酸残基,包括完整的F1片段和完整的F2片段。裂解位点区(112-117aa)氨基酸序列为Gly-Arg-Gin-Gly-Arg-Leu,与所有弱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Gy-Arg/Lys-Gin-Gly/Ser-Arg-Leu)相符。同源性分析表明,Lasota株F基因与已发表的其它NDVF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8%-99%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0%~99%之间。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CS2株活疫苗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新城疫CS2株活疫苗9301、9302、9303批和9501、9502批分别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田间试验,共免疫雏鸡35700只,免疫后鸡群均无不良反映,免后10dHI抗体几何平均值(GMT)达到1:64 ̄1:362,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鸽ND)病鸽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QL株,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RBC),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用抗NDV单抗PEG夹心ELISA测定分离株为阳性。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但肌注SPF鸡只感染,不见临床症状。对该分离株作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MDT为105小时、ICPI为1.33、IVPI为1.0。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