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的贸易障碍之一 ,国际贸易中引进适当的环境保护政策从理论上说可能达致了伦理地通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尊重地球的美好境界 ,但在现实中往往蜕化为非伦理和反伦理的借口 ,对世界文明 (生态文明 )进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其深层根源在于国际环境正义 ,因此 ,维护国际环境正义就成为有效对付绿色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环境正义,就是指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同国家、地区、群体之间拥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必须公平对等,体现了人们在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对其权利和义务、所得与投入的一种公正评价环境正义问题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新格局,也标志着对生态危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的认识和反思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伦理本土化的原生态适度园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园林设计这个在主客体之间广泛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被重点关注,园林设计师群体也面临着伦理道德的再思考。该研究从环境伦理学角度适时提出"原生态适度园林"的全新概念,从"原生态园林"的定位、形式、价值、理论依据、现实意义、文化及消费心理入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优秀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将园林设计活动提升到生态正义的环境伦理层,探索一条具有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发展特色的"原生态园林"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罗尔斯《正义论》中正义观及正义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正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5.
推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下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蕴深刻的种际正义思想,其中包含的种际同一性正义与种际差异性正义既体现出对物种平等的承认与尊重,又充满对种际间差异的认同与肯定。这一理念遵循不同物种的变化机理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善的差异使种际间的差异趋于合理范围,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中环境正义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正确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做到享用与关怀的同一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环境正义运动的发展,环境不公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环境问题对贫富群体的影响也不同,由此形成了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问题。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的表现是环境分配不公和环境程序不公;其实质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不对称和社会不公在环境上的反映;其原因是经济理性与环境人权的矛盾和社会不公及其连锁反应;其对策是完善环境分配制度和建立公正环境程序。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环境伦理教育在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论述了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环境伦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模式,展望了环境伦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历史性,在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西方发达国家又提出新的观点,即:根据排放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并不为人类所知,并且当时排放温室气体的主体已经消逝,所以由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缺乏法律依据。发达国家这一论点的本质在于逃避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所欠下的气候债。无论从正义论的角度还是从国际环境责任归责原则的角度出发,发达国家的论点都是无法成立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国家自愿、有限主权让渡应当代替国家间博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森林与林业的作用入手,提出了林业院校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问题。通过对林业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环境伦理教育的滞后性、人类保护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学生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林业院校学生环境伦理教育的途径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制度沿着正义方向的演进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基于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正义是以人的自由与平等为目标,不断发展的,正义之发展要求人们对社会制度作出与之相应的变革。人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现实统一体,基于此,正义可以分为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这两种正义总是共存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共同作用,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的生成及其运动,是不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环境损害学源于农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与突发事件应急,萌芽于损害鉴定评估。本文系统阐释了学科背景、学科需求、学科定位、学科特色与学科体系等内容。研究认为,农业环境损害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态环境行为与农业受体损害发生发展规律,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规范人类生态环境行为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是以农业受体损害为对象,研究受体损害的预测预防、诊断识别、基线确定、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及原因力、损失评估、损害救治等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是指人类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即要求人们具有生态文明的普遍信念并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亟待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要大力宣传生态善恶观和生态良心,构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生态公正意识和互利原则为核心任务,提升海洋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以培育自律精神为基础,做到海洋事业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韦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55-156,73
针对袭警行为而要求设立"袭警罪"并不能从根本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遏制,相反容易引发现有法律体系的混乱,同时也有悖于宪法的精神和现代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要从根本上遏制减少暴力抗法现象,一方面必须持续有效地推进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更为现实的是要严格正当执法程序,加强警察自身建设,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规划和环境伦理论台湾生态旅游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法与系统归纳分析法,从生态规划和环境伦理的观点出发,检视台湾发展生态旅游的实际现象与环境冲击,探讨其未来持续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是否应及早建立应变与管理的适当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是与应当"的瓶颈难题消解于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与其环境的交往智慧之中,从而在人类作为"道德物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在道德意义上的共同进化"[1]。  相似文献   

16.
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验证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间现有结构关系模型,为未来建设具有健康效益的公园景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环境的易识别性和景观的复杂性是城市公园游览者对公园环境产生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兼容性对于城市公园的环境恢复性效果影响最显著,镇定情绪项更能反应游览者的健康效益评估;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间为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即游览者的环境偏好对恢复性评价有显著正影响,游览者的恢复性评价对健康效益评估有显著正影响;游览者的环境偏好对健康效益评估既有显著正影响,且两者之间也存在恢复性评价作为中介产生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