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在分析罗尔斯《正义论》中正义观及正义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正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义问题在诊疗环境中具体呈现出生命尊重与价值自由之间的对抗、身体保健与情感诉求之间的冲突、肌体治疗与体能恢复之间的矛盾、医护水准与身心休养之间的博弈、健康获得感与环境和谐度之间的抗衡等问题。维护诊疗环境正义,关键是要在医患双方之间寻求正义伦理的处理机制,从公平正义和文化伦理角度凸显"器"背后的"道",改变诊疗人际关系治标不治本的难题。诊疗环境正义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研判主客体之间的依存依赖关系,抵制网络传播的失真失范失效情境,建构理性平和的交流交往进路,营造行为双方的平等对话氛围。  相似文献   

3.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的贸易障碍之一 ,国际贸易中引进适当的环境保护政策从理论上说可能达致了伦理地通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尊重地球的美好境界 ,但在现实中往往蜕化为非伦理和反伦理的借口 ,对世界文明 (生态文明 )进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其深层根源在于国际环境正义 ,因此 ,维护国际环境正义就成为有效对付绿色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平等自由的原则以及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是罗尔斯正义原则中的两条基本原则,其实质是保障人的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最有利于保障最少受惠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它契合了我国教育扶贫以“善”价值为切入点和以“幸福”为最终诉求的正义特质。以罗尔斯正义原则为指导,教育扶贫必须首先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次,必须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接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最后,必须保障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扶贫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正义。  相似文献   

5.
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是分配正义的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分配正义的认识和对分配不公现象的分析,找出实现分配正义的对策,树立科学的分配正义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实践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正义。近年来,正义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借鉴国内外有关正义的研究成果,探索我国社会正义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创造有利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我国的法治建设,应以正义作为其价值追求,将法的正义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通过实现分配正义和诉讼正义实现法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环境正义运动的发展,环境不公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环境问题对贫富群体的影响也不同,由此形成了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问题。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的表现是环境分配不公和环境程序不公;其实质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不对称和社会不公在环境上的反映;其原因是经济理性与环境人权的矛盾和社会不公及其连锁反应;其对策是完善环境分配制度和建立公正环境程序。  相似文献   

9.
分析《正义论》中有关制度正义的论述,可以把制度正义定义为:制度分配权利义务形成的人们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均衡点,必须以能够保持社会的合作、稳定和有效率为依据;制度正义的本质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正义论》中有关制度正义的论述,可以把制度正义定义为制度分配权利义务形成的人们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均衡点,必须以能够保持社会的合作、稳定和有效率为依据;制度正义的本质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不仅在于法律规则的建设,更重要地还在于法律规则的实施。摆脱“直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承认程序法的独立性并加强其实施过程的正当性,发挥其实施结果对民法规则的强制效力,无疑有利于法治目标的实现和法律秩序的维护。通过对程序正义的概述,分析了我国程序正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推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下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蕴深刻的种际正义思想,其中包含的种际同一性正义与种际差异性正义既体现出对物种平等的承认与尊重,又充满对种际间差异的认同与肯定。这一理念遵循不同物种的变化机理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善的差异使种际间的差异趋于合理范围,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中环境正义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正确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做到享用与关怀的同一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吸收借鉴前人分配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的非正义本质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实现分配正义的相关思想。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于我国实现分配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的正义理论对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正义论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利冰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250-250,2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义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价值、社会全面进步的衡量尺度、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依据。正义理念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内容。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人才,具备相应的正义观是必不可少的,对其进行正义观教育,可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人格成长,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社会正义氛围。而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却存在缺失的现状,这有其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出生在美国巴尔地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他由于自身悲惨遭遇,对先天不幸的弱势群体总是表现出格外关怀。在罗尔斯创作的《正义论》中,他提出由于社会制度怎样将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社会产生的阶级生活不平等需要正义论来进行调节,新时代下的精准扶贫政策正是为实现社会平衡发展而实行的一种政策调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出现大量农业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求引入空间正义视角来推动"以人为本"的人口城市化。空间正义强调城市空间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在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求明确以空间生产需求为导向,在城市空间资源和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要求公平性。当前,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空间非正义现象,资本与权利对空间生产的支配矛盾、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和空间区隔、文化空间的异化和区隔现状,应当规范权利与资本、调整公共政策与空间规划、尊重文化差异与构建多元化城市空间,坚持空间正义的原则是推动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环境正义的实质是环境责任的合理承担和生态利益的公正分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此为切入点的乡村生态规划成为时代需要。在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苏南乡村实例调研,从环境正义视角探析乡村规划中存在的公众参与薄弱、资源分配模糊、保障机制不足等一系列普遍性问题,着重从规划的决策、运行、管理3个层面分别提出拓宽村民权利实现渠道、调节空间资源分配路径、完善生态权益保障机制等有针对性的乡村生态规划策略,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厘清公平、正义、公正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相关的学术研究是重要的。以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我们会发现存在“平等—差别—公平”“公平—正义—公正”等诸多逻辑圆圈。公平正义的逻辑起点与终点都是自由,它的内涵与进步永远是历史性的,我们对人类特别是中国的公平正义的未来应当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户籍制度是指国家有关权力机关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以此作为掌握人口基本信息、征调税役、分配资源与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军事等的综合性社会管理制度;文章从正义的视角解析中国户籍制度,理出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与正义之间的差距与需改革的方面,并就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