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几种抗生素替代品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止痢草提取物、茶树油提取物、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制剂、肉桂醛辣椒素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 5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50羽。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试验组分别用止痢草提取物(试验Ⅰ组)、茶树油提取物(试验Ⅱ组)、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制剂(试验Ⅲ组)、肉桂醛和辣椒素制剂(试验Ⅳ组)完全替代杆菌肽锌,饲养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结果发现,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质量、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21日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42日龄试验Ⅰ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日龄各处理间脾脏、胸腺、法氏囊指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42日龄试验Ⅰ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肉桂醛辣椒素制剂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抗生素替代品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无不利影响,止痢草提取物优于其他各组,且饲养前期较抗生素可以更好地降低肉鸡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对白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黏膜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d白羽肉鸡7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只,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那西肽+0.025;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瘤胃微生物制剂,进行41 d的饲养试验.分别于5、7、10、14、21、41 d选取试验鸡称重,翅静脉采血,颈部放血屠宰,摘取胸腺、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重,用于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剥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用于测定小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含量、十二指肠黏膜蛋白质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结果]日粮中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与添加抗生素比较,试验组的法氏囊指数与抗生素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外(P<0.05),其它免疫器官指标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的含量,除了21 d空肠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各日龄抗生素组相比显著性不差异(P>0.05),但试验验组都略低抗生素组,且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各肠段溶菌酶含量呈减小趋势.十二指肠黏膜蛋白质中SIgA含量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各日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免疫器官重、免疫器官指数、溶菌酶含量等指标综合来看,白羽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其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凝结芽孢杆菌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凝结芽孢杆菌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公鸭7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1 10%杆菌肽锌;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和300mg·kg-1活菌含量为1×109 cfu·g-1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1~21日龄,Ⅱ、Ⅲ、Ⅳ和Ⅴ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1~42日龄,Ⅳ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白蛋白含量21日龄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42日龄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Ⅳ和Ⅴ组淀粉酶活性21日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Ⅳ和Ⅴ组胰蛋白酶活性42日龄显著高于Ⅰ组(P0.05);4)盲肠中乳酸杆菌含量21日龄Ⅴ组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42日龄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大肠杆菌数各阶段Ⅴ组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可见,在樱桃谷肉鸭配合饲料中添加200~300mg·kg-1的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同时提高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增加盲肠乳酸杆菌含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嗜热毛壳菌纤维酶对肉鸡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羽,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添加嗜热毛壳菌纤维酶0、0.05%、0.15%和0.25%。结果表明,试验2和3组十二指肠(P0.05)和空肠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胰脏脂肪酶的活性(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淀粉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0只21日龄罗斯肉鸡分5个处理组:处理组1(正对照组)、处理组2(负对照组),处理组3~5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各添加一种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肉鸡饲养至42日龄屠宰,测定肠道及内容物消化酶。结果显示:负对照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及其内容物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小于(P ≤005)正对照组。处理组3肉鸡十二指肠及其内容物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大于负对照组,与正对照组相近(P>005)。处理组3肉鸡空肠内容物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4个处理组。处理组4和5肉鸡的十二指肠及内容物的淀粉酶活和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处理组3。处理组4肉鸡空肠蛋白酶活性与处理组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处理组5。以上结果说明,选用NSP酶制剂应实测产品的酶类和酶活性,以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6.
益生菌制剂在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益生菌制剂在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中添加使用后对肉鸡生长的应用效果.将试验肉鸡分成2组,在1、16、28日龄时于试验组饮水中添加益生菌制剂(每只鸡1羽份),对照组饮水中则不添加益生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成活率、上市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添加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试验组肉鸡的日增重(P<0.05),极显著地降低了试验组肉鸡的料重比(P<0,01).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具有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肉鸡,检测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器官中T细胞百分数,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6.76%,10.69%,11.09%;49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1.07%,19.01%,14.52%,其中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显著,法氏囊指数差异极显著。另外,10日龄、17日龄时试验组鸡的胸腺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3.01%和6.41%。试验组10日龄、17日龄时鸡的脾脏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9.40%和9.7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60只1日龄黄羽肉鸡,按公母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A、B、C、D4个处理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5%、0.8%由乳酸、柠檬酸、富马酸组成(50∶ 35:15)的复合酸化剂的日粮,在14、28、42、56日龄时测定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淀粉酶、二糖(麦芽糖)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14日龄的腺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72.61%;C组28日龄的肌胃内容物、14日龄的腺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8.64%、69.55%;D组28、56日龄的肌胃内容物及14日龄的腺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46.25%、49.65%、92.84%.复合酸化剂对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淀粉酶、二糖(麦芽糖)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可见,复合酸化剂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胃内容物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考察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在AA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和随粪便的排出规律,及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和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相同的无抗生素基础日粮饲养3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一次性灌喂无菌水或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1.5×108CFU·mL-1)各0.5 mL;在不同时间采样进行计数和酶活性测定,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js,PCRDGGE)技术分析此过程肉鸡粪便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喂的芽孢在十二指肠内开始萌发,以空肠的营养体数量最高,盲肠内则以芽孢为主;粪便中的芽孢数量在24 h时最高,达到7.9×104CFU·g-1,而后逐渐降低,在72 h后基本无法检出.PCR-DGGE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鸡粪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试验组中肠道有益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同时,灌喂芽孢12 h后,十二指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空肠内的脂肪酶活性和盲肠内的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证实芽孢能在AA肉鸡肠道内萌发并停留超过72 h,并对提高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菌落结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28日龄早期断乳仔猪为对照,研究了添喂大豆蛋白酶解物对21日龄早期断乳仔猪消化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胃内容物的胃蛋白酶总活性较对照组高3.22%,但差异不显著,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总活性较对照组增高136.05%,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仔猪胃窦黏膜厚度、中部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中部回肠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中部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和中部回肠的绒毛宽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值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胃肠道调节剂,研究观察其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80头30日龄体重约 8.7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空白组(无抗生素和胃肠道调节剂)、抗生素组(抗生素为杆菌肽锌150 mg/kg+硫酸抗敌素30 mg/kg)、试验组1(在空白组基础上添加复合胃肠道调节剂0.3%)、试验组2(添加复合胃肠道调节剂 0.5%)。结果表明:(1)试验组1、试验组2和抗生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各处理组仔猪间血清中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抗生素组仔猪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空白组仔猪有升高趋势。(3)试验组1仔猪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2仔猪的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1和试验组2仔猪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抗生素组仔猪(P<0.01)。试验组1仔猪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  相似文献   

12.
观察比较了樟科(CFPE)、丝兰(YE)、一串红(SS)和桂花(OFL)植物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和排泄物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0只0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即肉桂、丝兰、一串红和桂花提取物各添加200 mg/kg为试验组,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每个试验组3次重复,每重复20只。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显著改善肉鸡肠道内容物和排泄物的生化指标(P〈0.05):氨态氮、尿素氮、尿酸含量及脲酶活性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同时抑制了产脲酶、尿酸酶、尿囊素酶菌以及一些肠道有害细菌的生长,直接抑制粪中尿酸酶活性,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氨气的逸放,降低其对肉鸡的应激,进而生长性能各项指标都有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饲喂AA肉鸡,通过检测鸡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抗体效价以及盲肠内容物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探索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首先将150只肉鸡随机分成3组,第1组在饮水中添加0.3%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第2组添加抗生素饮水,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7日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于每周末称取各组鸡的体重、耗料,计算增重和耗料量;在21日龄和35日龄时,采取各组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分别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用HI和微量平板滴种法分别检测抗体效价和盲肠内容物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显示,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鸡比较,分别提高鸡体重15.55%和8.57%(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5.11%和4.57%;于21日龄和35日龄时检测发现,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鸡比较,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44.26%1、3.51%、33.96%和67.14%、16.47%3、8.16%;抗体水平分别升高了1.8log2和2 log2,差异显著(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1.4log2和1.75log2,差异显著(P<0.05);另外,21日龄和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鸡盲肠内容物中乳酸菌数量分别增加1.28log2和0.27log2,差异显著(P<0.05),同时分别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88log2和0.84log2,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的作用机理,确定其添加效果与使用方法;同时,为果胶酶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用1日龄同批孵化、健康肉鸡2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水平的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49%的果胶酶;3组添加0.168%纤维素酶;4组添加0.15%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配合而成的复合酶。【结果】果胶酶组肉鸡。显著提高对磷(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蛋氨酸(Met)、赖氨酸(Lys)、胱氨酸(Cys)、苏氨酸(Thr)和异亮氨酸(Ile)的利用率(P<0.05),极显著提高粗蛋白(CP)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果胶酶组28日龄时十二指肠、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的脂肪酶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49日龄时胰腺的淀粉酶及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和空肠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空肠的绒毛高度、降低肠壁厚度(P<0.05);果胶酶组显著降低49日龄的尿酸、尿素氮水平(P<0.05);显著提高的血糖水平(P<0.05);显著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49日龄时的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和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司振书  孟喜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22-8223
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肉鸡,检测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器官中T细胞百分数,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6.76%、10.69%、11.09%,差异显著(P<0.05);49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1.07%、19.01%、14.52%,其中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10、17日龄时试验组鸡的胸腺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3.01%和6.41%;试验组10、17日龄时鸡的脾脏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9.40%和9.7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21日龄罗斯肉鸡2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设正对照与负对照,试验组各添加一种商业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研究NSP酶制剂对肉鸡肠道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十二指肠食糜pH差异不显著(P0.05)。负对照组肉鸡回肠和盲肠食糜的pH与正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添加商业NSP酶制剂的3个试验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正对照组肉鸡显著大于负对照组肉鸡(P0.05),但低于3个试验组肉鸡,且试验1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最大。回肠的肠道形态统计结果与十二指肠趋势一致;各处理组之间盲肠绒毛高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隐窝深度均低于正、负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NSP酶制剂酶谱和活性对肉鸡肠道组织的影响是造成生产性能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 kg-1二甲基甘氨酸钠,饲喂42 d.[结果]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料肉比(P<0.01),但后期各组平均日增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变化不显著;试验全期,1 000和1 5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组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对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0.05),但干物质、代谢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变化不显著;添加500和1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脂肪酶的活性(P<0.05),添加1 500和2 0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则能有效提高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论]日粮添加1 000~1 5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提高肉鸡表观利用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并能显著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选 18头 2 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的原则平衡各组日粮 ,基础日粮含 5 %的生大豆 ,对照组添加 1%谷氨酸、试验I组添加 1%的谷氨酰胺、试验II组添加 2 %的谷氨酰胺。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含量 ,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试验I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试验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 4 9日龄时血浆、肝脏、脾脏、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各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两试验组脾脏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比对照组高 ,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酰胺对肝蛋白无显著影响 ,但明显降低肝脏中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lutamyltranspeptidase ,γ GT)活性 ,试验II组仔猪肝蛋白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试验组十二指肠组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试验II组回肠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I组 (P <0 .0 5 )。而空肠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各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以茶渣、豆粕和麸皮为底物的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240羽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其中:对照组T_1,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_2,饲喂基础日粮+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40 mg/kg);试验组T_3、T_4、T_5,分别用发酵饲料代替基础饲粮中2%、4%和6%的豆粕。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T_1相比,T_4组肉鸡1—21日龄的平均日增质量、21日龄和42日龄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T_4和T_5组肉鸡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T_1和T_2组(P0.05)。3)与对照组T_1相比,T_2和T_5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T_5组血清抗氧化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以茶渣、豆粕和麸皮为底物的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和血清指标水平,呈现和抗生素相似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含有抗生素的肉鸡饲粮基础上,额外添加饲用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研究凝结芽孢杆菌与抗生素组合使用对1~21日龄AA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98只1日龄AA肉鸡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添加抗生素(50 mg/kg金霉素、60 mg/kg盐霉素钠);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添加3×10~6 cfu/g (全价配合饲料)凝结芽孢杆菌。试验周期21 d,至肉鸡21日龄,屠宰试验鸡,重点分析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试验组肉鸡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约4.54%和4.84%,但差异不显著(P0.05)。1~21日龄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肉鸡的料重比基本一致(P0.05);然而,试验组肉鸡腹泻率约8.2%,低于对照组14.3%。21日龄试验组肉鸡血清的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等免疫器官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含抗生素的肉鸡饲粮基础上额外增加3×10~6 cfu/g凝结芽孢杆菌饲用益生菌,进一步提高了幼龄(1~21日龄) AA肉鸡的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腹泻率、平均日增重的改善作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也显示:凝结芽孢杆菌改善肉鸡生长性能与提高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消化、吸收效率有关。研究结果对促进凝结芽孢杆菌饲用益生菌产品在肉鸡实际养殖及饲料配方中的应用具有科学价值与生产指导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