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冬季北方日光温室中进行CO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材料,共设常规条件(CK)和CO2加富800μL/L+光照度100μmol/(m2·s)(LC)2个处理,分析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对不同时期樱桃番茄外形品质、营养品质及成熟期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和LED补光不仅会显著促进不同时期樱桃番茄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的增长,还会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CO2加富和LED补光会显著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丰富樱桃番茄果实的风味;同时,与对照相比,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产量提高了18.18%。可见,冬季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生产中适时补光补气,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樱桃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设置传统施肥+有机肥(T1)、复合肥+有机肥(T2)、复合肥+有机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T3)3个处理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T2和T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樱桃单株产量,其樱桃单株产量分别比CK高14.39%、17.23%、34.89%;T1、T2和T3处理均提高了樱桃果实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其中,以复合肥+有机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处理(T3)樱桃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土壤养分含量高,是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肥对樱桃番茄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京番粉星2号和京番彩星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设置4个磷肥水平,分别为0 (CK)、磷肥减施50%(P0.5,1.5‰的NaH2PO4溶液)、常规施磷(P1,3.0‰的NaH2PO4溶液)、磷肥增施100%(P2,6.0‰的NaH2PO4溶液),比较不同磷肥处理下果实性状、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旨在为樱桃番茄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磷肥减施50%(P0.5)处理下两个品种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钾含量达到最大值,磷素与钾素之间未产生拮抗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磷肥减施对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和风味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磷肥增施100%(P2)处理下樱桃番茄果型指数降低,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及钾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个施肥水平对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小分子有机水溶肥+70%常规施肥在番茄上每667 m2增产8.3%,果长、果径、单果质量上分别提高6.3%、3.5%和11.0%,VC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在黄瓜上,小分子有机水溶肥+70%常规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7.3%,果长、果径、单果质量上分别提高1.1%、6.0%和12.0%,VC含量有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小分子有机水溶肥可以提高传统化肥的利用效率,替代部分化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外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184品种为试材,按照氮(N)、磷(P)、钾(K)平衡施肥原理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每667 m2施N肥23.7 kg、P2O5 38.4 kg、K2O 72.9 kg)、平衡施肥1(T1,每667 m2施N肥38.38 kg、P2O5 16.45 kg、K2O 53.18 kg)、平衡施肥2(T2,施肥量较T1减少10%,每667 m2施N肥33.58 kg、P2O5 14.4 kg、K2O 46.5 kg),研究平衡施肥对番茄生长、品质、产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可不同程度促进番茄生长,改善品质,提高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平衡施肥1(T1)效果最优。与常规施肥(CK)相比,T1处理番茄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9.97%、5.19%、25.13%和95.7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铁、镁、钙元素含量与产量分别提高19.82%、16.09%、15.24%、11.30%、69.06%和15.2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品质和产量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依存关系。根据综合得分模型发现,T1处理的得分最高,CK0最低,说明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单果鲜重和维生素C(VC)、磷、钾、铁、锰、锌含量是影响番茄生长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平衡施肥1(T1)处理可通过增强番茄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成为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秸秆发酵物对设施蔬菜根区温度及CO2释放的影响,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设置未填埋秸秆(CK)、水稻秸秆(T1)、玉米秸秆(T2)、番茄秸秆(T3)及豇豆秸秆(T4)共5个处理,以垄沟填埋的方式施入土壤,检测冬季土垄内嵌式基质栽培番茄的根区温度、CO2释放及番茄生长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4个秸秆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光温室根区温度和填埋区CO2释放量,促进番茄生长。其中,番茄秸秆(T3)效果最好,其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较CK提高了2.42和2.03 ℃,CO2释放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较CK提高了276和387 mg·m-3,并促进了番茄的生长,主要表现在提高了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因此,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使用以番茄秸秆为主的垄沟填埋物料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秸秆发酵物对设施蔬菜根区温度及CO2释放的影响,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设置未填埋秸秆(CK)、水稻秸秆(T1)、玉米秸秆(T2)、番茄秸秆(T3)及豇豆秸秆(T4)共5个处理,以垄沟填埋的方式施入土壤,检测冬季土垄内嵌式基质栽培番茄的根区温度、CO2释放及番茄生长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4个秸秆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光温室根区温度和填埋区CO2释放量,促进番茄生长。其中,番茄秸秆(T3)效果最好,其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较CK提高了2.42和2.03 ℃,CO2释放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较CK提高了276和387 mg·m-3,并促进了番茄的生长,主要表现在提高了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因此,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使用以番茄秸秆为主的垄沟填埋物料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外源硅(Si)和CO2加富对Ca(NO3)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Si和CO2加富缓解番茄Ca(NO3)2胁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法,以2叶1心的“中杂9号”番茄幼苗为试材,CO2浓度分别设置为常规(400±20)μmol·mol-1(以4表示)和加富(800±20)μmol·mol-1(以8表示),Si浓度设置为1.5 mmol·L-1的Na2Si O3·9H2O(以Si表示),以常规CO2浓度、正常营养液为对照(以CK表示),研究外源Si和CO2加富处理对100 mmol·L-1Ca(NO3)2胁迫(以Ca表示)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日光温室试验,研究二氧化碳与空间电场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二氧化碳与空间电场互作在蔬菜中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以P表示)与‘精典1号’(以J表示)为试验材料,设置空间电场用D表示,无不加符号;CO2浓度设置为400、600、800、1000μmol·mol-1,分别用4C、6C、8C、10C表示。测定了空间电场与不同浓度CO2互作下番茄的单果重、单株果实重量、产量和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维生素C的含量指标。[结果]在有空间电场和高CO2浓度的条件下,‘普罗旺斯’番茄品种的P8CD处理显著大于P4C处理,P8CD的单果重、单株果实重量、产量和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82.2 g、9.2 kg、290 421.0 kg·hm-2、3.15 mg·g-1、5.61 mg·g-1、1.65 mg·kg-1、1.72 mg·kg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施肥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二氧化碳(CO_2)施肥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樱桃番茄品种"神童"为供试材料,在大棚内通过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的方式进行CO_2施肥,研究CO_2加富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及果实典型发育时期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施肥能显著促进樱桃番茄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发育,增加单果质量;同时,显著提高了樱桃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糖酸比显著增加,提高了樱桃番茄的风味品质;此外,还显著增加了果实中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樱桃番茄的营养品质。综上,CO_2施肥能促进樱桃番茄果实的生长,并明显改善其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表明CO_2施肥在樱桃番茄生产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在烟草上的发育和繁殖特征,为在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背景下有效控制烟田西花蓟马种群数量,降低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400和800μL/L CO2浓度人工气候箱中用离体四季豆豆荚和烟叶饲养西花蓟马,研究2种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和烟草的西花蓟马各龄期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性比、雌成虫寿命、平均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单雌日均产卵量)和种群参数[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DT)],诠释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在烟草上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特征。【结果】在400和800μL/L 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均能在烟草上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但其1龄若虫至成虫的累计存活率仅为46.67%和55.00%,为相同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的52.84%和60.00%,且成虫寿命显著缩短(P< 0.05,下同),卵期、1~2龄若虫及未成熟期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相同CO2浓度下,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R0、T、rm和λ均显著低于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且DT显著长于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雌成虫寿命、平均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在400μL/L CO2浓度下为取食四季豆的53.03%、45.40%、26.32%和55.73%,而800μL/L CO2浓度下仅为取食四季豆的49.60%、44.03%、23.55%和54.75%。高CO2浓度下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1~2龄若虫及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正常CO2浓度下西花蓟马的发育历期,而取食四季豆的则相反;高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和烟草的西花蓟马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均高于或等于正常CO2浓度下西花蓟马的存活率,且性比增加,平均产卵期延长,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亦有所提高;种群参数R0、rm和λ均显著升高,DT显著缩短。【结论】西花蓟马可在烟草上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且CO2浓度倍增有利于其种群增长,从而加重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滴灌条件下宁夏沙漠拱棚樱桃番茄种植过程中的合理氮肥施用参数,以宁夏平原北部沙漠拱棚滴灌樱桃番茄品种凤珠为试验材料,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通过设置6个不同梯度的氮肥试验(以N计,N0:0 kg/hm2、N1:225 kg/hm2、N2:450 kg/hm2、N3:675 kg/hm2、N4:900 kg/hm2,N5:1 12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不施肥处理,施用氮肥可显著影响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樱桃番茄品质指标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施氮量为900 kg/hm2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施氮量为675 kg/hm2时,樱桃番茄的可溶性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最高。同时,施氮量为675 kg/hm2时,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与施用450 k...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低磷(2μmol/L)、磷充足(2 mmol/L)条件下,大气中不同CO2浓度[(400±50)、(800±50)μmol/mol]对番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充足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可以显著促进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提高;而低磷抑制了这种作用。磷充足时,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并且叶绿素b含量的增幅明显大于叶绿素a含量;而低磷条件下,C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与磷充足相比,低磷条件下,番茄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但CO2浓度升高明显促进了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磷充足条件下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降低了MDA的含量。因此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磷素充足供应可以促进CO2浓度升高产生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理灌溉是设施生产控制N2O和NO排放,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研究不同灌水下限设施土壤N2O和NO排放动态与土壤水分、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关系,分析N2O和N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N2O、NO减排和设施土壤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连续7年的设施土壤不同灌溉下限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4个土壤水吸力处理,分别为25 kPa(W1)、35 kPa(W2)、45 kPa(W3)和55 kPa(W4)。采用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和氮氧化物分析仪法,分别对番茄生长季的N2O和NO进行田间原位同步观测。【结果】番茄生长季不同灌水下限处理土壤N2O和NO排放通量分别为 -34.46—1 671.78 μg N·m-2·h-1和6.83—269.89 μg N·m-2·h-1,二者排放峰值期同步且主要发生在施肥和灌溉后,各处理NO/N2O均小于1。土壤N2O和N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W2和W1处理最低(P <0.01),各处理N2O+NO总累积排放量表现为W4处理>W3处理>W1处理>W2处理。W2处理番茄产量较W1、W3和W4处理分别增加84%、32.4%和12%。单位产量N2O+NO排放量表现为W4处理最高(P <0.01),W2处理最低。各处理施肥和收获后土壤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除灌水下限和观测时间交互对亚硝态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外,灌水下限和观测时间及二者交互效应对土壤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 <0.01)。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NO2--N、NH4+-N和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可分别解释设施土壤N2O和NO变异的55%、32.5%和20.7%,均是极显著影响不同灌溉下限N2O和N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N2O、NO减排效应,灌水下限35 kPa的W2处理为本试验最适宜的灌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大气CO2体积分数上升是否对黑龙江省森林存在显著的施肥效应,并进一步分析这一效应的时空变化趋势。采用了2种方法进行分析,第1种方法是利用自然生长的树木生长轮数据,结合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s),分析树木的径向生长是否存在显著的大气CO2施肥效应;第2种方法则是基于通量数据对光能利用率模型修正后所估算的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EC-LUEGPP),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探讨植被生产力变化是否存在显著的大气CO2施肥效应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0—2015年,所有9个红松天然林样地中有7个样地存在显著的大气CO2施肥效应。同时在EC-LUE GPP数据中发现有88.1%的区域存在显著的大气CO2施肥效应,而且在1982—2015年,黑龙江省森林总体的大气CO2施肥效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平均每年下降速率约为1.1%。  相似文献   

16.
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水肥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两大因子,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和施肥存在的问题,通过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水施肥制度。【方法】通过温室番茄小区试验,设常规沟灌施肥(100%ET0,N240-P2O5120-K2O150 kg·hm-2)以及3个滴灌水量(高水W1:100%ET0、中水W2:75%ET0、低水W3:50%ET0)和3个施肥水平(高肥F1:N240-P2O5120-K2O150 kg·hm-2、中肥F2:N180-P2O590-K2O112.5 kg·hm-2、低肥F3:N120-P2O560-K2O75 kg·hm-2),共10个处理,分析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土壤硝态氮分布以及水氮吸收利用对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响应规律。【结果】与常规沟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增加番茄产量31.04 t·hm-2、干物质量3 208 kg·hm-2和总氮吸收量73.13 kg·hm-2,增幅分别为46.9%、54.0%和82.4%,同时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Vc)含量61.8%;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利用率(NUE)分别增加46.4%和76.5%。滴灌施肥条件下,W1F2处理总干物质量最大(9 248 kg·hm-2),产量和植株氮素吸收量均与灌水量和施肥量正相关,增加施肥量带来的增产效应大于灌水,且W1F2处理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灌水量,降低施肥量,WUE逐渐下降,NUE逐渐上升,W3F1处理WUE最大(47.7 kg·m-3),W1F3处理NUE最大(65.6%),且W3F2处理的WUE和W1F2处理的NUE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受灌水、施肥以及水肥交互效应影响显著,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在滴头正下方没有明显累积,在湿润土体的横向边缘产生累积,W1F2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较小,分布更均匀。增大灌水量显著降低番茄V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营养累积量;增大施肥量,品质含量以及营养累积量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W3F2处理获得最大的Vc和番茄红素含量及营养累积量,最大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较大的营养累积量。【结论】温室番茄滴灌施肥技术能够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当追求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时,高水中肥(W1F2:100%ET0,N180-P2O590-K2O112.5 kg·hm-2)处理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NUE以及较低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当追求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时,低水中肥(W3F2:50%ET0,N180-P2O590-K2O112.5 kg·hm-2)处理获得最大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以及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探索增施CO2与补光互作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温室辣椒增施CO2与补光提供理论依据。以37-94辣椒为供试材料,探究3个CO2与补光互作处理(T1:LED红光∶蓝光=5∶1+CO2;T2:LED红光∶蓝光∶白光=3∶2∶1+CO2;T3:植物补光灯+CO2)条件下,增施CO2与补光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较对照分别提高48.07%、66.67%、31.17%,产量为4 435.00 kg/667 m2。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增温影响下北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征、碳氮代谢物、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的调节适应规律,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中科2011”为材料,利用封闭式人工气候室,设置对照CK(CO2浓度和气温与大田一致)、EC(CO2浓度为大田浓度+200 μmol·mol-1,气温与大田相同)、ET(CO2浓度与大田一致,气温为大田温度+2℃)、ECT(CO2浓度为大田浓度+200 μmol·mol-1,气温为大田温度+2℃)共4个处理。测定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和气温升高2℃变化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叶片的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生物量和产量指标。【结果】气温升高2℃会缩短小麦全生育期及开花到成熟时间,使孕穗期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4.7%,而对拔节期与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同时,使灌浆期叶片纤维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进而使产量与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23.0%和19.7%;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使拔节期与孕穗期小麦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32.8%和40.7%,增加灌浆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虽然生长后期出现光适应,但仍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使小麦产量增加26.1%。在增温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可通过使开花到成熟的时间延长2 d、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约25.54%、增加可溶性总糖、纤维素与淀粉含量等弥补升温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负效应。【结论】CO2浓度升高可通过延长开花到成熟时间、提高小麦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代谢物等弥补升温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HRW)灌根的方法,分析HRW处理对硝酸钙[Ca(NO3)2]高盐胁迫条件下樱桃番茄耐盐性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HRW处理明显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了叶片和根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含量,说明Ca(NO3)2高盐胁迫下,HRW处理可明显降低植株体内MDA含量,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并通过提高SOD、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来减缓高盐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提高其耐盐能力,从而使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HRW处理可有效缓解樱桃番茄无土栽培Ca(NO3)2次生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草莓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显著增加草莓产量和品质提升,反应堆处理的草莓产量可达36 268 kg·hm-2,比CK处理增产33.2%;可溶性总糖、V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CK处理提高33.4%、24.6%和20.2%;反应堆处理可有效提高大棚内土壤温度、CO2通量及土壤有机质,与CK处理比,最大温差可达4.8 ℃,CO2通量是CK处理的1.8~2.6倍,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