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饲用玉米品种农大108(ND108)和山农饲玉7号(SY7)不同收获时间处理下的玉米全株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全株饲用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品种全株的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下降而后略上升,生物学产量、各营养成分产量及饲料总能量均明显增加。综合玉米全株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SY7在生长期第85~90 d、ND108在第90~95 d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全株生物学产量和优良的饲用价值。两个品种相比,SY7全株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ND108,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总能量储备高于ND108,粗脂肪含量低于ND108。综合衡量,SY7要优于ND108。  相似文献   

2.
在镇原县对引进的6个饲用玉米品种从全株产量、农艺性状、青贮后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金岭1630全株产量最高,可达23.1 t/hm~2,农艺性状优良,青贮后粗蛋白含量74.1 g/kg、粗脂肪含量19.5 g/kg、初水分含量700.3 g/kg,营养品质较高,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可作为陇东区域种植的首选饲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用甜高粱品种与青贮玉米产量、品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合代替青贮玉米的饲料作物,进而有效缓解冬季畜牧养殖青贮饲料资源缺乏问题,选取11个饲用甜高粱品种,以湖北省黄冈地区主要青贮玉米种植品种雅玉8号为对照,分析其产量和品质。结果显示,饲用甜高粱再生能力强,2次收获总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大部分饲用甜高粱的品质低于对照雅玉8号;辽甜13号品质与对照相当,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7.7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0.66%、粗蛋白含量8.40%,介于青贮玉米等级2~3级,头季饲用甜高粱收获产量83.65 t/hm~2,再生饲用甜高粱收获产量31.28 t/hm~2,累计产量114.93 t/hm~2,较对照组增产112.6%;因此辽甜13号相比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青贮品质好、一次播种多次收获等优点,可以代替青贮玉米,在鄂东地区大面积种植,晋草11号、辽甜1号适合做青饲料,用来鲜食喂养牲畜。  相似文献   

4.
收集全国玉米主产区的25个夏玉米品种在天津种植,分析评价各品种秸秆的饲用品质,从中选择饲用品质优良的品种,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5个夏玉米品种的秸秆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蛋白(CP)含量之间存在差异。3个夏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晋单52号’)的秸秆纤维含量低,粗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饲用品质,可以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二棱大麦品种浙皮10号在青贮前后的饲用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青贮前全株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乳酸、乙酸以及丙酸含量分别为12.23%、27.37%、49.34%、3.84%、0.71%和1.76%;经青贮后,粗蛋白含量下降显著,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10%左右,而乳酸等有机酸含量上升近30%;青贮前后均未检测出丁酸。由此得出,浙皮10号具有较好的青饲和青贮品质,适宜在浙江省作为青饲作物和青贮原料进行推广,合理利用浙江省冬闲田,实现粮饲双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采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设置4个种植密度、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宽窄行),分析评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下2个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对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综合比较,在设置的4个密度条件下,2个试验品种在10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具有相对较低的纤维含量和较高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量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业化生产中品种杂乱、效益低下这一瓶颈问题,对生产中推广的两个类型30个饲用玉米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产量、全株营养品质和能量含量及积累量中的11~13项因子,可对9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和21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科学分类。进一步对各类群品种的产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可以确定青贮专用型品种科青1号和粮饲兼用型品种真金8号、农大108为优势高产优质品种;对其农艺性状分析表明,3个品种适合在高产优化栽培模式中进行大面积集约化生产。总体来看,粮饲兼用品种综合产量质量特性优于青贮专用品种,进行全株青贮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氮肥用量、时期对一年生夏播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并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来评价其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夏播墨西哥玉米生长季内刈割3茬,叶片对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贡献最大;在中氮(300 kg·ha-1)和高氮(600 kg·ha-1)2种水平下,氮肥用量对第1茬草产量的影响大,底肥肥效仅持续作用到第2茬的叶片;第2茬的茎鞘及第3茬的整个收获部分都表现追肥效应。增施氮肥提高了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含量,降低了粗灰分(CA)、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氮肥水平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NFE)及总能量(GE)的产量影响程度大于施肥时期,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底肥肥效降低而追肥肥效增加;酸性洗涤纤维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干物质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含量降低的幅度。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底肥一次施入有利于提高产量及其饲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 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全株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总能量的产量显著增加。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进行调控,可以改善玉米的植株性状,获得较高的饲用物质产量,提高全株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是中国畜牧业良好发展的保障.建立玉米各器官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筛选优良青贮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法对16个青贮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建立茎秆、叶片、苞叶、穗轴和籽粒对产量和品质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结果显示在乳线达到1/2时收获,各杂交种含水量平均值为64.38%,乳线1/2是青贮玉米最佳收获下限.茎秆和叶片干物质产量与全株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秆和籽粒淀粉含量与全株淀粉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籽粒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全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茎秆比、叶片比和籽粒比对全株含水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干物质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籽粒比对全株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1.
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是中国玉米育种最主要的方向之一,自从2002年启动青贮玉米品种国审程序以来,到2017年共有28个青贮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审。综合中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在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逐步上升,品质越来越好。但仍然存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偏高的现象。青贮玉米育种目标为种植密度在75000~105000株/hm2之间,以保证较多的绿叶面积提高品质及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达到普通玉米对照标准或平产以保证足够的淀粉含量(大于25%),对叶部病害和穗部病害、茎腐病达到高抗或免疫,抗倒伏倒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达到国家一级优质标准的情况下,含量越低越好,蛋白质含量大于7%的条件下,含量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2.
饲用玉米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饲用玉米的分类、特点、组织结构及其营养价值、饲用玉米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检测方法,及当前饲用玉米的育种现状。提出了饲用玉米的育种目标应考虑:(1)消化率高,即淀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含量高,而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低;(2)茎叶多汁,茎杆汁液含糖6%,全株粗蛋白含量在7%以上,粗纤维含量在30%以下;(3)植株高大,适应性强,保绿性好,生育期适中;(4)适时收获,春播的生物量达70~120t/hm~2,夏播的生物量达45~60t/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次刈割时期对不同甜高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苏地区甜高粱种植二次刈割选择适宜品种与刈割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育期偏早的中科甜3号、苏科甜1号和生育期偏迟的YT003和辽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品种为主区,以收获刈割时期为副区,分别在生长第75(早)、90(中)、105(晚)d头茬刈割,第165 d第2次刈割;以一次收获作对照.收获时测定不同处理甜高粱的农艺性状、饲用产量与品质.[结果]生育期偏早的中科甜3号和苏科甜1号头茬采取早、中期刈割处理,二次收获时均处于抽穗期或抽穗后期.各品种的株高在二次刈割处理的头茬表现为早<中<晚期处理,二茬则表现为早>中>晚处理.各品种采取二次刈割处理时无倒伏现象.各品种二次刈割头茬与二茬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均较一次收获高,而平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酸性洗涤纤维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一次收获低.除平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外,二次刈割头茬采取早、中期刈割处理的鲜干重及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的中性洗涤纤维产量主效应均显著高于二次刈割晚期及一次收获处理(P<0.05),其中中科甜3号和苏科甜1号的各产量指标较辽甜1号和YT003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江苏地区甜高粱种植中,采取二次刈割时宜选择偏早熟品种,头茬宜采取早、中期刈割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化肥和禽畜废弃物引起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探究种养结合区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选择豫东地区,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上海青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替代比例。结果表明,施肥量(20.00 gN/m2、9.68 gP2O5/m2)相同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保证上海青高产优质,提高氮磷含量和养分利用率。有机肥替代组产量均较100%化肥组(H5)小幅度上升,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最高可降低28.13%和83.64%;其中75%有机肥替代组(H2)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化肥组的1.55倍。此外,有机肥替代比例为75%和50%组的氮磷利用率较高,分别为化肥组的1.64倍和1.31倍。有机肥最佳替代比例为75%,可提高上海青产量、品质和氮磷肥利用率。本研究结果为区域确定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氮磷流失风险,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以其特有的优势居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系统分析了 2003-2019年累计394个参加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未来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2003-2019年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生育期平均为111.8 d,春播组合(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明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杂交种品质的影响对于合理选用优良的青贮玉米杂交种,改善青贮玉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杂交种雅玉8号、奥玉5102、中北410、农大108和辽625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雅玉8、奥玉5102、中北410、农大108和辽625的青贮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农大108、辽625和中北410的青贮品质良好,奥玉5102的青贮品质一般,而雅玉8的青贮品质差。2)种植密度对粗蛋白和A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NDF含量影响较大,较高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NDF的含量,导致品质下降。3)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与品种有关,与品种存在互作。4)中北410具有产量高、持绿性好、抗倒伏、抗病性强等优点,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青贮玉米杂交种,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氮素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氮素水平对山农饲玉7号和农大108两个饲用玉米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玉米全株的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且能提高饲用玉米的品质,以N4(337.5kg/hm^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对从外省区引入新疆的几个高丹草品种品质性状和鲜生物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生物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粗蛋白、粗脂肪与干物质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甘露2号和先锋两个高丹草品种相对其他品种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甘露2号鲜生物产量76 300 kg/hm2,干生物产量26 500 kg/hm2,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1.57;,粗纤维含量30.53;;先锋鲜生物产量74 766.67 kg/hm2,干生物产量25 395.43 kg/hm2,粗蛋白含量8.78;,粗脂肪含量1.42;,粗纤维含量33.88;.  相似文献   

19.
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0个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方法】 选择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林纳、丹麦440、加燕2号、巴燕3号、魅力、燕王、美达、贝勒2代、爱沃,于2018年4月28日播种,观测各品种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农艺性状,测定每个品种营养指标。【结果】 早熟品种生育期在78~83 d,早、中熟品种在88 d左右,中熟品种在88~92 d,晚熟品种在91~103 d。株高随着燕麦生长逐渐增加,贝勒2代株高最高,并在成熟期达到最高128.26 cm。抽穗期加燕2号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品种(P<0.05)。乳熟期干草产量最高,其中爱沃干草显著高于其它燕麦品种(P<0.05),乳熟期产量为10.68 t/hm2。在营养品质方面,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随着燕麦生长呈减少趋势,粗脂肪随着燕麦生长呈增加趋势。各营养指标变化范围,粗蛋白8.75%~15.88%,粗脂肪1.98%~5.25%,中性洗涤纤维41.84%~59.45%,酸性洗涤纤20.35%~39.42%。爱沃粗蛋白含量最高,林纳、燕王和贝勒2代粗脂肪含量最高。魅力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爱沃和贝勒2代中性洗涤纤维较低。巴燕3号和美达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贝勒2代。【结论】 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晚熟品种推荐爱沃、贝勒2代,早、中熟品种推荐加燕2号,最佳刈割时间为乳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