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集被重金属As、Cd、Pb和Zn污染的土壤,选用SiO_2、CaO、CaCO_3、FeSO_4和绿肥5种稳定剂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稳定化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单种稳定剂时,FeSO_4对土壤中As的稳定效果最明显,CaO和CaCO_3对土壤Cd、Pb、Zn的稳定效果相对较好,绿肥的稳定效果最差,且5种稳定剂均是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越好;同时施用2种稳定剂时,FeSO_4和CaO与FeSO_4和CaCO_3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效率,3%FeSO_4和3%CaO能达到同时修复As、Cd、Pb、Zn的效果;先后施用FeSO_4和CaO 2种稳定剂时,先加入FeSO_4时,土壤中4种重金属As、Cd、Pb、Zn的稳定效率分别为92.07%、31.08%、27.35%、53.91%,而先加入CaO时,4种重金属As、Cd、Pb、Zn的稳定效率分别为88.21%、40.14%、29.81%、55.12%。可见,在稳定多种重金属时,除了考虑稳定剂的不同配方及比例外,还应考虑添加顺序等。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单甘酯、卡拉胶四种稳定剂及其复合物对核桃蛋白消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稳定剂均对核桃蛋白的消化效果有一定影响,且均随添加量降低消化效率升高;将四种稳定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添加,当添加羧甲基纤维素0.10%,单甘酯0.15%,卡拉胶0.05%,黄原胶0.05%时,消化率可达35.39%,比单一添加的最大消化率分别提高了0.87%、1.93%、2.66%、2.13%,但仍比空白对照组小1.03%。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酸盐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方法]以模拟Zn和Pb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几种常见磷酸盐和粘土矿物,进行单一稳定剂投加量试验和复合稳定剂配比试验,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结果]磷酸盐对于试验土壤的稳定化效果表现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其中磷酸二氢钾对Zn~(2+)和Pb~(2+)的稳定化率分别达84.28%和75.90%;粘土矿物对于试验土壤的稳定化效果表现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其中高岭土对Zn~(2+)和Pb~(2+)的稳定化率分别达84.45%和72.85%。磷酸二氢钾和硅藻土按1∶2配比组成复合稳定剂,在投加比为100∶5时对土壤中Zn~(2+)和Pb~(2+)的稳定化率分别达94.79%和84.66%;在投加比为100∶5时,磷酸二氢钠和高岭土按1∶3配比组成复合稳定剂,对Zn~(2+)和Pb~(2+)的稳定化率分别达92.94%和88.20%。[结论]磷酸盐与粘土矿物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优于单一稳定剂。  相似文献   

4.
以刺梨原汁、松花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刺梨-松花粉复合饮料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均质条件和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均质压力、温度、次数为分别为30 MPa、50℃、2次;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为0.08%、果胶为0.2%和果汁饮料稳定剂为0.12%时,复合饮料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果蔬型果肉饮料的生产及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复合果蔬果肉饮料的生产工艺,比较了果胶酶处理对液化率的影响,并对几种稳定剂单独或混合使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果胶酶处理山楂、胡萝卜其液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50%和14.52%.各种稳定剂中,单独使用以0.05%~0.10%黄原胶效果最好;混合使用以0.05%~0.10%CMC+0.05%琼脂和0.05%CMC+0.05%~0.10%黄原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的适宜稳定剂。[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稳定剂的稳定度筛选出适合加入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的复合稳定剂。[结果]不同的稳定剂对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效果不同。就单一稳定剂而言,多基络合剂(EDTA、TEA、DTPA)对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效果较好,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在95.21%~96.91%,所以单一稳定剂应该首选有机多基络合剂。复合稳定剂比单一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好,选择无机和有机物作为复合稳定剂时,首先要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无毒的物质。在其他制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稳定剂使用量的增加,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增大。当稳定剂的加入量达0.16 g时,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达97.2%。稳定剂的加入量超过0.16 g时,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几乎不变。[结论]该研究有利于促进4Na2SO4.2H2O2.NaCl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南瓜无蔗糖酸奶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鲜牛乳、南瓜浆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多菌株混合发酵,探索研究生产无蔗糖凝固型南瓜酸奶新工艺。结果表明,由阿斯巴甜与安赛蜜1∶1配合而成的复合甜味剂替代蔗糖时效果最佳,适宜添加量为0.025%;南瓜浆适宜添加量为20%;食用明胶、PGA、变性淀粉等稳定剂的使用均可提高酸奶的品质,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PGA0.2%,变性淀粉0.2%,明胶0.25%。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为主要原料,添加梨制作复合饮料,对护色剂、复合饮料的配方组成及稳定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2%柠檬酸 0.1%Vc进行护色的效果较好;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汁80%、梨汁20%、白砂糖6%、柠檬酸0.006%,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02%、琼脂0.04%、CMC-Na 0.02%,研制出的复合饮料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雪莲果保健酸奶。[方法]通过活化菌种、制备母发酵剂和生产发酵剂制备雪莲果保健酸奶研究了雪莲果保健酸奶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以黄原胶和明胶为稳定剂的稳定效果最好;当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明胶0.10%+黄原胶0.10%)时,稳定效果较好,白砂糖添加量为5%时成品感官评分最高;雪莲果浓缩果汁添加量为5%时,成品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当发酵时间为4.0h时,酸度适中,成品感官评分最高。发酵时间对雪莲果保健酸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稳定剂和雪莲果浓缩果汁添加量,而白砂糖添加量的影响最小。[结论]正交试验得生产雪莲果保健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稳定剂0.15%(明胶∶黄原胶)+发酵时间4.5h+雪莲果浓缩果汁4%+白砂糖5%。  相似文献   

10.
以花生乳为底物,加入益生菌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发酵温度42 ℃,时间5 h,并对乳化稳定剂的乳化稳定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复合稳定剂用量0.15%,复合乳化剂用量0.20%可以达到较好的乳化稳定效果.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发酵型花生猕猴桃饮料的配方进行设计,最佳配方为:花生发酵乳用量28%,猕猴桃汁用量10%,白砂糖用量为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红龙草色素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红龙草全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龙草色素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红龙草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红龙草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55(g∶mL),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3∶1,即在溶液中按比例加入0.2%纤维素酶和0.6%α-淀粉酶。光照、pH、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金属离子Zn~(2+)、Cu~(2+)、Ca~(2+)、Fe~(3+)对色素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红龙草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玫瑰花红色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贮藏条件、不同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该色素稳定性由强到弱的贮藏条件依次是:低温避光>室温避光>室温光照。纯化后的色素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均高于纯化前的。0.02%~0.04%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储藏不利,而且对纯化后色素的破坏性强于对纯化前色素的。0.02%~0.04%的亚硫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在测试时间内,纯化后的玫瑰花色素在Fe2+、Sn2+离子溶液中保存8 d后的吸光值大于未添加金属离子的溶液,在Pb2+和Mg2+离子溶液中,色素的保存率为75.6%和77.5%。[结论]与纯化前的色素的稳定性相比,纯化后的色素在一些常见离子中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有斑百合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斑百合花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开发天然色素提供试验依据.在常温下用90%乙醇-0.1 mol/L HCl溶液浸提有斑百合花瓣,过滤、定容得到色素原液,然后对该色素液在酸碱性、热、光、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及氧化剂、还原剂等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花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色素,其耐热性、耐光性和耐氧化性都很差,有一定耐还原能力,对食品添加剂如蔗糖、有机酸等适应能力较强;强碱性环境以及部分金属离子(Cu2+、Mn2+)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多数金属离子如Na+、K+、Al3+、Mg2+、Ca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表明该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药桑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室外阳光直射下,3 d保存率仍在90%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3 d衰减50%;对高温不稳定,在100℃时,放置8 h保存率即降低了40%,但在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色素对氧化剂不稳定,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仅略有降低;苯甲酸钠防腐剂对色素有护色作用;Fe3+、Fe2+和Ca2+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它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色素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条件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乳清分离蛋白对天然南瓜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成微胶囊南瓜黄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芯壁比为1∶20(质量比)、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乳清分离蛋白)为1∶0.5(质量比)的条件下对南瓜黄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率可达95.16%。与南瓜黄色素相比,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水溶性增强,并且对光照、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在100℃加热40min的条件下,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30.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8.9%;当pH值从6下降到1时,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13.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5.0%;光照15d后,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6.2%,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2.3%。由此可见,南瓜黄色素经微胶囊化后,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黑黍糠秕棕色素的溶解性、及其与蔗糠、氯化钠、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共存时的稳定性以及介质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黑黍糠秕棕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藤菜鲜果为原料,用藤菜鲜果的稀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对藤菜紫色素在不同PH介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若干金属离子及食盐和蔗糖对该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藤菜色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适宜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使用;Fe~(3+)和Sn~(2+)对其吸光值有明显影响,而C_u~(2+)、AL~(3+)及食盐和蔗糖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8.
以橡子壳为原料提取色素,研究橡子壳色素的稳定性.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橡子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45∶1(mL∶g)、乙醇体积分数52.25%、超声功率70 W、超声时间28.25 min.在此条件下橡子壳色素的吸光度为0.69,与模拟预测值高度吻合.橡子壳色素的耐光性、耐氧化性和耐热性较好,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碱性溶液和还原剂对橡子壳色素影响较大.该试验结果可为橡子壳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徐固华  王欣  李炳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5-8786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红龙草红色素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嘉红  蓝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71-10972
[目的]为红龙草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浸提法从红龙草叶子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红色素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红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 3~7的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呈红色,而在pH>7的碱性区则颜色由浅紫红色变至黄绿色;随着温度上升,色素损失率明显上升,在70℃温度条件下加热30 min时,色素损失率超过1/2以上;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色素损失率显著增加,到第4天,色素的损失率高达60.0%;氧化剂和还原剂在0.01%~0.20%浓度范围内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维生素C、柠檬酸则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红龙草红色素在酸及蔗糖和苯甲酸钠等添加物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碱、热、光、维生素C及柠檬酸等的作用下,则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