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饮茶相传始于中国的神农氏时期,茶叶栽培作为中国传统古老的农业生产行业之一,公元六世纪时传入日本,在十七世纪传入欧洲,至今茶树种植生产已经遍布全球。茶叶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发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其中,华南展非常悠久,即华南茶区、茶区茶叶生产在茶叶出口贸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广西、海南、台湾是华南茶区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地方茶树品种非常丰富,选育出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因此,有必要对华南茶区茶树品种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区之一,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份,茶树资源丰富,主要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黑茶如六堡茶等。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不仅育利于提高华南茶区的茶叶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华南茶区茶叶生产效益,对推动华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益具育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华南茶区主要茶叶种类及加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华南茶区主要乌龙茶加工技术、红茶加工技术、绿茶加工技术、黑茶加工技术等,为后续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以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系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一带。我国的茶树资源丰富,茶区地域辽阔,分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等四大茶区~([1])。如今,我国南方地区易出现倒春寒现象,即每年3-5月出现温度骤降、雨雪天气。因倒春寒而产生的冷害、寒害会影响茶树生长,轻则影响茶叶产量与  相似文献   

4.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盛  许玫 《中国茶叶》2001,23(4):34-3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种质资源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云南茶区广阔,气候独特,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其茶树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素为世人瞩目.因此,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广泛征集、妥善保存并深入研究,是茶叶生产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以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基础,开发大西南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在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自"七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承担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较全面系统地对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茶树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叶》1985,(1)
浙江省茶叶学会组织编著的《浙江茶叶》一书,由学会委托俞寿康、王家斌、唐力新三同志主编,并由二十一位作者撰写。全书十二章,包括:茶叶简史,茶区分布,茶区气候,茶区土壤,茶树品种,茶树生育特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no Prout)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是浙、苏、皖茶区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叶为害,严重发生时,茶树叶片及嫩芽全被吃光,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导致茶树早衰、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为了控制该虫,目前各茶区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天敌,并造成农药残留,使“3R”问题(农药残留量Residue,害虫抗药性Resistance,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世界东方植物多样化区域,又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国)的“演化区域”;是世界上最适宜植茶的“宝地”,又是世界上茶树“品种王国”;是世界上茶类和特种茶最多的区域,又是世界上名茶辈出区域之一,还是世界上最早把茶叶转播到国外的最古老茶区之一。它为世界茶叶的传播,为中国茶叶的发展,立下了丰碑!  相似文献   

8.
段丽霞 《茶叶》1994,20(4):28-29
在防治茶树害虫的诸多措施中,化学防治以其作用迅速、见效快、防效高、简便易行而被普遍采用,它对确保茶叶的优质高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目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防治害虫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但在化学农药使用的过程中,许多茶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品种甚至滥用农药,施药次数过频、农药用量过大,极易促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反复用药,施重药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了对茶园生态系的破环和对茶叶的污染。据调查,在贵州省安顺、黔南、黔西南等地茶区,小绿叶蝉、茶绿盲错、茶尺…  相似文献   

9.
槠叶齐12号等5个茶树品种在河南茶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立哲  魏慧 《茶叶通讯》1995,(1):8-10,15
槠叶齐12号等5个茶树品种在河南茶区的适应性吕立哲,魏慧(河南省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464100)1试验概况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槠叶齐12号、槠叶齐9号、尖波黄13号、白毫早和福大61号5个茶树品种于1988~1993年参加了第一批国家茶树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10.
临沧市茶园茶黄蓟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黄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各省茶区,长江中下游茶区也有局部发生。以若虫和成虫吸食茶树嫩叶、嫩茎汁液为害,被害嫩叶背面在主脉两侧出现两条至多条纵向的褐色条纹,条纹相应的叶正面突起,严重时叶背呈现一片褐纹,叶片向内纵卷,新梢芽叶萎缩、僵化,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除茶树外,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4.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月荣  赵启泉  陆建良 《茶叶》2000,26(Z1):301-305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以及20世纪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重要成就及其 对茶产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茶饮料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茶饮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又是世界茶叶消费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变化,2008年,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需求步入新的发展适应调整期,将带来茶叶营销模式、茶类消费结构、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等的转变,将对我国茶产业发展产生长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彦 《中国茶叶》2005,27(3):9-10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茶经济与茶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8.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刘新玲 《中国茶叶》2007,29(1):26-27
“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是江苏溧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制的风格各异的地方名茶,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产量占全市名特茶产量的2/3左右,成为溧阳市名特茶的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20.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