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植株的营养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均无极显著差异。施氮肥、磷肥均可抑制单个根瘤的生长发育,单施氮肥和磷肥均可增加植株的根瘤数,蚕豆对氮和磷的吸收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湘扁豆3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高氮处理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低氮处理,粗纤维的含量也是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但差异不显著;高氮施肥水平有利于湘扁豆3号荚果中矿质元素的形成;除酪氨酸的含量是低氮处理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的外,其余氨基酸的含量均是高氮处理的含量高,其中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低氮处理,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显著高于低氮处理。  相似文献   

5.
氮钾互作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与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四个氮钾处理对马铃薯“金冠”品种植株生长、块茎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钾水平相同时,高氮比低氮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尤其是在高钾条件下增氮的减产效应更明显.低氮时增钾明显地促进植株生长与提高块茎产量,而高氮时增钾则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处理中,以低氮高钾(N_4K_6)处理的块茎产量、品质与商品率最佳.氮钾互作明显地影响植株对氮、钾吸收,而对磷吸收影响不大.植株的氮、磷含量与块茎产量无显著相关,植株的钾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植株体内N/K比值与块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总施肥量一定条件下,不同养分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较高施氮比例的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比较差,最终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较低的施氮比例下油菜的整体生长状况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而且变异程度较低,生长状况稳定,最终获得高产稳产,产量达到3 207.16 kg/h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92.51%,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28.79%,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也达到最高;N颐P2O5颐K2O=14颐4颐7 处理的油菜营养生长最好,产量略低于低氮比例处理,但是变异程度较高,油菜各性状生长不稳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配比改进的必要。综上所述,供试6 种氮磷钾配比处理中,以N颐P2O5颐K2O=12颐6颐7 的处理有利于油菜的生长以及获得较高的产量,值得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明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种植中氮、磷、钾肥施用量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种植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盛农三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肥力地块开展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考察不同土壤肥力地块不同施肥处理玉米的生育表现和产量水平,并建立玉米产量回归模型,分析试验地块玉米的理论最大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1)不同肥力地块缺素施肥处理的玉米植株长势较差;氮肥施用2水平及3水平的所有处理,其玉米植株长势正常,其余特征无明显差别,且生长发育阶段基本同步。2)不同肥力地块缺素处理的玉米产量均较低,且低于相应的非缺素处理,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氮肥>钾肥>磷肥。3)高、中、低肥力地块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519.630 0+15.081 0N-0.694 0N2-0.717 0P-0.717 0P2+9.640 4K-0.589 0K2+0.369 2NP+0.207 5NK+0.700 2PK、y=468.760 0+16.222 0N-0.910 0N2+5.117 7P-0.975 0P2+9.393 8K-0.722...  相似文献   

8.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而且.各种营养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了解和掌握小麦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对科学施肥,争取小麦高产稳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湘杂棉3号、湘杂棉花11号在怀宁县的种植表现比较,结果表明:先杂棉1号田间表现较好,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旺盛,单铃籽棉重,衣分率高、产量高.建议其宽行稀植,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高粱改良中心选育的辽杂37、辽杂19、辽甜1、辽粘3为试验材料,采用除草剂莠去津悬浮剂+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为试验药品进行封地试验。通过对高粱株高、茎粗、干物率以及花期和籽粒产量的考察,分析封地对高粱生长发育及花期和最终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田进行封地处理后,对营养生长前期有一定影响,而随着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行阶段,这一影响对辽杂37、辽杂1 9和辽粘3等3个品种会逐渐缩小,最终籽粒产量也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它们在不同氮磷施肥组合(低氮、高氮、低磷、高磷、低氮低磷、低氮高磷、高氮低磷、高氮高磷)下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拉巴豆单种及与美洲商陆混种中,施磷肥和混合施肥均显著提高拉巴豆叶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美洲商陆单种及与拉巴豆混种中,高氮和高氮高磷处理均显著提高美洲商陆的株高、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单种时,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美洲商陆叶磷含量、根氮含量和根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混种时,在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美洲商陆叶磷含量、根氮含量和根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拉巴豆单种及与美洲商陆混种时,拉巴豆叶氮含量、根氮含量均在高氮高磷肥力处理下达到最高,叶氮含量分别为67.17、66.62,根氮含量分别为62.07、66.31 mg/g;美洲商陆与拉巴豆混种时,在所有施肥处理下美洲商陆的相对产量均小于1.0,说明拉巴豆对美洲商陆有明显的种间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豆蛋白质的积累动态及其与产质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以 3个大豆品种 (东农 4 2、合丰 35、绥农 14 )为材料 ,通过 3种施肥水平处理 (零肥、中肥、高肥 ) ,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不同大豆品种中各器官中蛋白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与产质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叶中蛋白质含量以苗期和始花期为高峰 ,始花斯以后平稳下降 ;茎中蛋白质含量随生育期而下降 ,但降幅不同 ;荚皮蛋白质含量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变幅不大 ,呈在籽粒充实期至黄熟期降低 ,而后又回升的趋势或随生育期微增的趋势。同化运输氮素能力强的品种 ,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蛋白质积累以籽粒充实后期为主 ,持续至收获 ,所以黄熟期以后的作物生育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施磷对棉花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炎  姚银坤  胡伟  高媛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1):2004-2011
【目的】 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海岛棉和陆地棉2个栽培种各主要生育阶段磷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分析棉花对磷素营养的利用特性和磷肥效应。【方法】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钾用量相同情况下,设置4个不同磷肥用量处理。【结果】 2个棉花栽培种全生育过程的磷积累趋势相似,磷积累量随增施磷肥用量而增加,吐絮成熟期,生殖器官的磷积累量远大于营养器官。从各生育期磷的积累量看,陆地棉对磷的吸收量要明显大于海岛棉。施磷对棉花增产,主要是增加了棉花单株铃数。海岛棉和陆地棉P2处理分别比P0处理增产11.16%和16%。由磷肥效应方程:海岛棉推荐施P2O5量为118.6 kg/hm2,陆地棉推荐施P2O5量为80 kg/hm2。海岛棉100 kg皮棉需要吸收P2O5平均为3.7 kg,陆地棉100 kg皮棉需要吸收P2O5平均为4.21 kg。【结论】 施磷可以增加棉花对磷的吸收和积累,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陆地棉磷的农学利用率、表观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都高于海岛棉,陆地棉较海岛棉对磷肥的吸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氮、磷肥的用量对款冬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定期测定款冬生长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在和政县高寒阴湿地区氮、磷肥对款冬植株性状及花蕾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款冬施基肥60%+60d后施肥20%+孕蕾期施肥20%的处理款冬株高、叶片、株幅生长均最佳。施基肥60%+60d后施40%处理对款冬单个花蕾数、蕾径、单个花蕾长及产量的影响最佳,款冬在生长过程中对磷肥的利用好于氮肥的利用。结论:施基肥60%+60d后施40%组合,能有效增加款冬花产量和提高款冬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棉田磷素状况和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不同磷肥P2O5用量处理(0、50、100和15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和有机酸添加(OA)处理,测定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磷、植株生物量和吸磷量、籽棉产量、计算棉田磷肥利用率及磷平衡。【结果】 (1)随磷肥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表现出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趋势;在对照处理,土壤速效磷(花铃期和吐絮期)在MAP100处理达到最大值,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土壤速效磷在MAP50处理最高。(2)植株累积吸磷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趋势;在对照处理,植株累积吸磷量在MAP100处理达到最高,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时,在MAP50处理即达到最高;有机酸添加也提高了磷素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3)在对照处理,籽棉产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趋势,在MAP150处理产量最高(5 220 kg/hm2);而在有机酸添加处理,籽棉产量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MAP100处理最高(5 194 kg/hm2)。(4)在不添加有机酸时,磷肥利用率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MAP100处理磷肥利用率最高(32.97%);而在添加有机酸时,磷肥利用率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趋势,在MAP50处理最高(32.92%)。【结论】 有机酸添加可在较低化学磷肥P2O5用量时(推荐用量:45 kg 有机酸+ 100 kg/hm2),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植株吸磷量,促进磷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提高籽棉产量和棉田磷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在二种强酸性、严重缺磷的土壤上,对一年生黑麦草做了磷肥和石灰用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严重缺磷的土壤,施磷可成倍增加黑麦草产量;黄筋泥需磷量相对红砂土较高些.施磷量与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与黑麦草产量密切相关,但土壤速效磷的等级指标,红砂土应比黄筋泥高些.石灰的增产作用远比磷肥低,增产效果还因施磷量不同而不同.在施石灰提高土壤pH达5.5的范围内,施磷量低的处理产量随石灰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量较高时,石灰的增产效果停留在低石灰用量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西热带、亚热带花生种植区适合施肥技术。【方法】设置不施肥、施化肥、化肥配施鸡粪、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牛粪5个处理,研究化肥基施和追施条件下对不同品种花生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粪肥的施用促进了磷钾养分向果实转化;追施化肥会让花生徒长,最终增产不明显或导致减产。在基施和追施化肥前提下,配施鸡粪能促进花生前期生长并显著提高花生生物鲜重,其效果最好,但配施牛粪的花生产量、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桂花771的花生干荚果和干仁产量稍低于桂花30,但出仁率、脂肪含量更高,两者理论产油量相当。【结论】广西花生生产中施肥应全部用作基肥。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钾水平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同磷肥条件下,氮肥三水平、钾肥两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钾肥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6.7m2基施磷肥(P2O5)15 kg的基础上施氮(纯N)20 kg、钾(K2O)20 kg的高氮高钾处理(N20K20)产量最高,其次是中氮高钾(N15K20)处理;中氮高钾(N15K20)配合有利于荚果的发育,饱果数增加,秕果数和烂果数减少,并提高群体的抗倒伏能力。氮磷利用的协同性大于氮钾的协同性,磷钾的协同性大于氮钾的协同性;三者与产量的相关性依次为:钾最高,磷次之,氮最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NPK配比对红芸豆干物质积累、转移及产量相关因子的影响,可为红芸豆高效生产及适量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是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的"3414"大田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红芸豆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N肥的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干物质积累起到主要作用,K肥在生殖生长阶段对干物质积累起到主要作用,促进了后期营养器官的干物质向生殖器官转移;各器官较高的干物质转移率是取得高产的物质基础,而缺N、缺P会严重影响到茎干物质对籽粒的转移率和贡献率;红芸豆的叶、茎、荚皮的干物质对籽粒的转移率和贡献率所呈现的趋势高度一致。NPK对红芸豆产量因子的作用侧重点不同,N肥对产量因子的群体(有效荚数和每荚粒数)起到促进作用,而PK肥对产量因子的个体(百粒重)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NPK三因子与2014年产量的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求解得出:施肥量分别为N 132.03 kg/hm~2、P_2O_5 160.02 kg/hm~2、K_2O 104.80 kg/hm~2时,红芸豆的最高产量为2627.26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磷水平下配施腐植酸探究提高藜麦生长及产量的最佳施肥量,为藜麦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盆栽试验,以"藜麦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对照(0 g/kg)、低磷(0.1 g/kg)、中磷(0.2 g/kg)、高磷(0.3 g/kg) 4个施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根系生理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中磷水平最佳。施加腐植酸可提高所有施磷水平下的藜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其产量,籽粒产量和增产率均以低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与中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处理较高,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8.42%和100.76%,但磷肥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以低磷水平施加腐植酸处理最佳。综合考虑,此条件下0.1g/kg的施磷水平添加腐植酸处理最适合藜麦生长,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