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江苏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之一,产品有绿茶、红茶、花茶等,以绿茶为主。全省茶区可分为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和连云港茶区。近年来,江苏茶叶产业一直呈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全省现有茶园2、53万hm^2,年产茶叶1.2万t,年产值超7亿元。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丘陵多山省份,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丰富,茶类多品质优,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茶区各级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及茶区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解放50年来。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末,全省茶园面积达12.74万hm2,茶叶产量11.89万吨,平均单产72.78公顷/0.6hm2,毛条产值13.2亿元,分别是解放初的6.72倍、30.9倍、5.万倍和100倍。茶叶产量一跃而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茶叶出口2万多吨,年创汇7700多万美元,居全国第三,茶叶单产居全国前列。所有这…  相似文献   

4.
茶业经济贸易四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发展趋势和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茶产业地位上升,认识提高,茶叶是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相当多的农民致富还要靠茶叶。在主要茶区,茶叶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茶业结构调整,茶科技茶产业发展,茶叶商品市场化、民营企业发展, 全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四大变化。1茶叶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当前,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效益为主,按市场需求调整茶类结构,茶叶生产发生质的变化。一是茶园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1999年茶园面积113万hm2,2000年…  相似文献   

5.
吴锡端 《茶报》2000,(1):8-9
茶叶生产情况。1999年茶叶生产形势总体比较好,除西南茶区产量下降,华东、华南、中南茶区的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名优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此,预计1999年全国茶园面积稳定在110万顷的基础上,茶叶产量可以达到68.04万吨,比上年增加2.3%。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广大茶区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调动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使茶叶生产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的要求,茶区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并努力调整布局,建立基地,连片开发,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1997年全省茶园种植面积4.49万公顷,产茶3.66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4.7%和41.7%,茶叶产值5.5亿元,比1990年增1.5倍。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0.65万吨和2.2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17.7%和40%。茶叶已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和农业投入的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7.
做大做强我省茶叶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福建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晋,兴于唐宋,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省涉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茶叶事业更是突飞猛进。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省茶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我省茶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逐步实现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目标转化,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促进茶区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我省茶叶发展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后福建茶叶就得以不断恢复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猛,面积、产量不断增…  相似文献   

8.
提高湖南红壤茶园茶叶生产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湖南省农业创汇的拳头产品,在农村经济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全省现有茶园10.2万公顷,茶区人口2000万,常年产茶量7.5~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以上,仅次于浙江省而居全国第二位,茶叶年产值达3亿元,农业税收达5000万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全省60%以上的茶园和75%以上的茶叶产量是分布在丘陵红壤地区,茶叶是该地区最具优势的重要作物之一,红壤茶区是湖南省外销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闽东地区是福建省主要茶区之一。茶叶是闽东农垦企业的拳头商品和支柱产业,客观认识茶叶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搞好茶叶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对发展农垦企业,振兴闽东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茶叶在闽东农垦企业中的重要位置闽东产茶历史悠久,现今坦洋茶场与翁江茶场所在地的“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红茶等百年前就闻名海内外。我区农垦主要生产绿茶和花茶,茶树良种资源丰富,省茶科所1958年选育的福云系列和福鼎大毫条在SO年代得到广泛推广,使闽东农垦茶叶生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茶类品种也十分丰富,特种名茶亦多,有传…  相似文献   

10.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茶区内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华南、江南、西南和江北茶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不同茶区间差异贡献;无论是全国还是四大茶区内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呈增长态势,但各产茶省份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其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程度在加大.针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从生化角度谈提高茶叶品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制约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除茶树品种因素外,其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已成为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本文试从茶叶主要生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茶树良种与生化指标、茶叶品质与生态茶园的关系出发,来探讨发展生态茶园、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一、茶叶主要化学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一)茶多酚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鲜叶中水溶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其对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红茶的红色叶底和红亮汤色是由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的,而茶黄素、茶红素是茶多酚氧化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06,28(2):1-1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第二大国。为加快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及时交流各地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动应对茶叶出口的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我国茶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扩大出口,促进茶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定于今年6月25-29日在荣叶基地县——成都市蒲江县举办“全国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培训暨产业发展论坛”。热诚欢迎相关各界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公害茶作为农业部提出的政府行为和市场准入标准在我国广大茶区中实施。从病虫防治角度而言,所谓无公害茶就是通过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和优化防治技术使得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无……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0,(11)
2010年,我国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茶叶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型作物,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我国茶产业总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纵观全年茶叶生产,尽管前期大部分茶区遭遇到多种不良气候灾害影响,但是由于各地及时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最终将损失控制在了最低范围。同时,各茶区不断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得年度茶叶生产总体保持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5.
株洲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飞 《茶叶通讯》2011,38(1):32-34,37
株洲县是湖南省主要产茶区之一。本文分析了株洲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对株洲县今后的茶叶生产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业》1998,(4):15-15,36
一、生产形势 为更好掌握我市茶叶生产现状,为茶叶生产不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今年,我市进行一次全面性的茶园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至今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2万亩,分布于35个镇及8个农(林)场,根据茶园分布规模,形成三个规模层次,即:主茶区,是我市茶叶生产基地,10个镇集中了全市茶园面积的76.6%;产茶区,是茶叶生产基地的重要补充,包括了11个镇(场),拥有全市茶园面积的21.3%;有茶区,面积规模很小。 全市茶树良种率78.8%,在良种茶树中,高香型良种占15.3%。  相似文献   

17.
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现有茶园面积6200hm^2,其中投产茶园2470hm^2,年产茶72万kg,产值3200万元。茶树害虫的总体结构和优势种有别于其他茶区,既有全国发生较普遍的重要种类,也有一些区域性的重要种类;茶树病害的发生亦与其他茶区有差异。为此,明确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甘肃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也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茶叶生产无公害防治诊断智能化系统是将茶叶生产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计算机对茶树病虫害图像、资料数据自动提取,并进一步对比分析,较准确地诊断出病虫害种类,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可就地供就诊者参考、实施。也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克服时间、空间障碍传播到广大茶区,为茶叶生产无公害防治诊断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宜昌市所辖县市茶区、统称宜昌三峡茶区,青山碧水、兰天绿地、气候温和、土垠肥沃、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生产基楚良好,社会知名度高,是全国最适宜发展茶叶优势区域中心区,中国长江上中游特种绿茶和出口绿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论湘茶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茶产业化 ,是重振湘茶雄风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 ,要统一以下 5点认识。1 意义重大1.1 是数百万人就业的重大问题茶叶成本中 ,劳动力占 40 %,全省数百万人吃茶叶饭。茶叶 ,是茶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道路。平江安定区、石门、五强溪库区、东江库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安定区在水田种茶树 ,每6 6 7m2 收入 30 0 0~ 5 0 0 0元。1.2 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1998年 ,我省出口茶叶 2 .4万 t,创汇430 0万美元 [1] 。其意义不是绝对值大小 ,而是其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对农民增收、拉动内需作用突出。1.3 是茶区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