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蚜虫是宣木瓜主要病虫害之一.对其危害症状及生活习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危害严重的原因,提出防治原则,创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1.果实迅速膨大期该期一般以防治轮纹病、金纹细蛾、螨类及介壳虫为主.兼防炭疽病、叶部病害、棉蚜、卷叶蛾及食心虫等。对于套袋苹果只注意防治叶部病害及虫害即可.具体措施:①病害防治可先喷1:2~3:200~240倍波尔多液2次~3次,间隔期15天左右,然后再选用大生M~45、必得利800倍~1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木瓜主要病害包括炭疽病、轮纹病及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农户种植木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宣木瓜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宣木瓜病虫害开展了病虫普查,针对宣木瓜主要病虫害、流行规律、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果用木瓜适地建园、良种选择、科学定植、均衡肥水、整型修剪、合理负载、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栽培技术.对豫东平原农区果用木瓜的栽培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宣木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重点对宣木瓜灰霉病在宣城地区的危害症状、病原、流行规律及发病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当地条件及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宣木瓜园节肢动物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宣木瓜园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和数量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共调查到节肢动物80余种,分隶于蛛形纲、重足纲和昆虫纲.其中昆虫纲约有70种,捕食性天敌20余种,害虫有50余种,主要是食叶性害虫.其结果为宣木瓜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台农一、二、三号,日升,农友三号,红妃,蜜红一、三、六、八号等10个木瓜品种的特征特性,指出应采用营养袋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的避风非重茬地适时定植,苗期及早摘除腋芽,结果期随时将畸形果和过分拥挤果疏除,配种适量授粉树,适时适量施肥淋水,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并做好采后处理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河光皮木瓜病虫害无害化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白河县是我国木瓜的原产地之一,素有"木瓜之乡"的美称,但木瓜病虫害较为猖獗,严重影响了木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分析、归纳并总结了白河光皮木瓜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病特点和防治技术,为光皮木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园地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方面介绍了木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家兔一种新的病毒病——兔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病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家兔烈性传染病,对青、成年兔具有高度发病率和致死率。已从病兔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到病毒。经蔗糖密度梯度和氯化铯等密度离心纯化的病毒出现两个峰。两峰病毒均为球形、无囊膜,且均有两种病毒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分别约占80%和60%)和空心病毒颗粒(分别约占20%和40%)。第一峰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8-1.34克/毫升;第二峰病毒浮密度为1.36-1.44克/毫升;沉降系数为85s。用氯仿处理和冻融的方法澄清兔瘟肝组织液,再经PEG沉淀、氯仿处理和Sepharose 4B柱层析,得到纯化病毒制剂。该制剂能致家兔发生典型兔瘟。电镜观察,病毒粒子无囊膜,直径32-34nm,蕊髓直径15-17nm,衣壳厚8-9nm,呈特征的20面体T=3“格子样”表面对称,壳粒数为32,壳粒直径为8-10nm,高4nm,包括12个五邻体和20个六邻体,共180个原体,原体直经约4nm。此外,还见有少数空心衣壳和直经为23-27nm的“病毒样颗粒”。纯化病毒制剂煮沸裂解后经SDS电泳,与未经裂解的样品对照,发现病毒粒子具有3条结构多肽,分子量分别为Vp#-(1)76000、Vp#-(2)62000和Vp#-(3)52000,Vp#-2为主要多肽。本病毒具有抗酸性,在1克分子氯化镁溶液中对抗的热有稳定的作用。能凝集人类O型红血球,而不能凝集其他动物(包括兔)的红血球。血球凝集能被特异抗血清抑制。病兔肝组织对家兔的半数致死量为10#+(-7)-10#+(-7.5)(1ml)。通过交叉免疫保护试验,免疫电镜、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证明,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毒株具有相同的血清型。病毒保存于-20℃冰箱长达18个月不丧失感染性。目前尚无适合本病毒复制的组织培养,故其分类地位尚未确定。已研制出控制本病的组织灭活苗,並证明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害虫为害不断加重,因此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害虫的为害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文中概括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害虫持续控制的多种措施,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持续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概念和组成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主要组成成份的演变和特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的可能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每年都会给我国造成数亿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旱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质量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付建勇 《北京农业》2011,(36):111-112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林木种类丰盛,危害林木的病虫害种类也多种。虽然病虫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防止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本文主要从林业病虫害预防和除治工作的必要性,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叙述了如何进行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对进境红掌种苗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同时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温室大棚数量增多,使烟粉虱得以周年繁殖,繁殖世代由露地年发生7~8代,增加到12代,加上温室拆棚前未进行彻底防治,大量虫源转移露地,尤其是棉田内虫口百叶高达万头以上,严重影响棉花生长。根据近年对该虫防治实践,提出晚上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喷洒叶背,防效比白天喷施约可提高60%。  相似文献   

18.
农业害虫的持续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农业害虫防治的工作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原始防治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综合治理阶段、持续控制阶段.从昆虫的多样性及害虫与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利用抗虫品种、自然天敌、昆虫激素、不育技术、栽培措施等安全有效的方法实施害虫持续控制的可行性.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在我国农村现行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的时空动态,将可望从系统和群落的水平深入理解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害虫发生及其天敌繁衍的生态机制,并为制订以利用品种抗性、生境调节和自然天敌为基础的农业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光诱技术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光诱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对昆虫的生态效应和光诱技术的原理,着重讲述了光诱技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优点和不足,展望了光诱技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流域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新疆兵团农一师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加强病虫测报为前提,强化农业防治为基础,深化生物防治为中心,利用抗性品种,依靠科学技术措施,协调统一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