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迅速发展,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但是,与较快的工业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了。根据统计数据,所有农村人口中,在乡镇企业就业和在农村从事个体运输、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全部包括在内,我国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约为53%,而包括外来常住人口在内的城市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32%。也就是说,我国工业化(非农产业化)的比率比城市化比率高出21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历来是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同等的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大为落后。城市化水平过低,导致人口和产业聚集程度低,使得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成本过高,交通成本也过高;人口聚集程度低,也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难度,减缓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探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水平,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体现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农牧交错的农业用水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202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各旗县间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灌溉水量为582.41~4 905.86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51%~84%;各旗县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得分为2.26~3.67,农业用水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29个旗县中较高水平占比44.80%,中等水平占比55.20%;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比,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对于农牧交错带中农业用水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旗县地区,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植被恢复进程缓慢和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评价困难的问题,该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能力进行潜力评价.该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比例标度法对沙尘源影响因素打分,再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沙尘源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的权重,并通过综合指数反映植被恢复能力,最后利用模糊隶属度对植被恢复能力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确定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并为确定沙尘源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作物的气候生产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到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的变化。本文根据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50a(1956-2005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力变化,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人口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气温逐年升高,而降水量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即干暖化日趋明显。分析内蒙古通辽市30a(1976-2005年)来的气候变化与人口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表明:该地区的作物生产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降水的减少而减少,且气候生产力总体趋势有所增加。但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地区水分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尤其关键,水分条件充足的年份气候生产力都较高。由于作物生产力会直接影响粮食产量进而影响到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所以研究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胁迫与耕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的安塞县为例,构建了一个适合于区域范围、人与耕地关系简单平衡模型,并从中推出了人与耕地关系平衡胁迫力计算式。在分析该县农业生产用地构成、耕地及粮食的历史动态变化之后,根据人口预测结果与有关参数值,以5年为步长计算分析了2000~2030年,不同粮食自给水平下的人口承载能力胁迫力、耕地面积需求胁迫力、耕地生产率胁迫力。确定了有利于实现“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的较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可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回顾植被动态研究的历史,简要概述了植被动态的发展。综述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年来植被动态的研究现状。研究指出植被动态变化与农牧交错带内气候、自然环境演变、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及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根据农牧交错带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应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动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其受损及恢复机理,为农牧交错带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典型生态脆弱带,对其科学合理的界定对基于资源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最基本条件是水分条件,但是前人的界定均以降水作为水分条件,均没考虑灌溉对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在传统界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灌溉条件订正,以订正后的水分条件作为界定指标,并结合水分变率和干燥度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界定,并进一步结合行政边界进行农牧交错带县域的划分。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总面积65.90万km~2;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市、旗)共有123个,总面积66.08万km~2,分布于北方的9个省(自治区),农牧交错带县数量以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居多,农牧交错带县总面积以内蒙最大。本研究的界定结果在位置上比农业部指定范围略向西北方向偏移,范围上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扩展,增加了黑龙江、吉林、青海3个省份,去掉了辽宁省;在县域总数上有所减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旗)总数有所增加,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总数有所减少;部分位于内蒙河套灌区和宁夏河套灌区的县域被划入。由对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大部分地区的年积温为2000~3500℃,空间上呈中间高,东北、西南低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水分条件(降水和灌溉)为300~450mm,空间上沿东南—西北方向递减;大部分地区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1%,空间上呈中间低,东北、西南高的趋势。本研究将灌溉指标纳入农牧交错带的界定指标系统,弥补了传统气候界定方法的缺陷,是对农牧交错带界定工作的科学补充和发展,得到的县域尺度的农牧交错带结合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分布研究,可为农牧交错带区域农牧结构调整和精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宁夏盐池县草场退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盐池县是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近50 a来该区草场严重退化。阐述了人类活动包括滥采、滥樵、滥垦、滥牧等行为对草场退化的推动作用,并对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且素质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政策执行困难且效果不理想这4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人类破坏草场的一系列行为,解决草场退化问题应从这些因素入手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带变迁的格局与过程及其景观生态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景观生态角度出发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历史变迁的格局、过程、动力机制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与历史农牧界限的波动;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与农笔业交替及农牧交错带的景观生态意义。秦汉以后农牧界限有限度波动和长城沿线农牧业交错变迁与区域内气候环境的干湿交替及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此消彼长相对应,农牧交错带具有环境胞弱特征,农农业景观异质性的形成和流动输出及其对相邻区域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上表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的变迁及其驱动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不断变迁。定量辨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的贡献程度,是当今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概括了不同视角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定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的驱动作用,总结了定量分析驱动力贡献程度的方法及主要结果。同时指出目前研究还存在定义、数据、方法和解释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多要素综合定义、驱动力定量分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收集以及深层次因果关系的解释等解决方法。该文可为敏感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的边缘交汇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较为敏感的地段。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影响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位置和界线不断变迁,界线变迁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也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该文基于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界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及界线变迁区的地理位置,并分析了1986-2000年界线变迁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北界、东南界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2)西北界、东南界缓冲区景观重心迁移的距离和方向、景观格局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概念,并对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的农牧系统耦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牧耦合效果不好,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结构模式,一种以安塞县为代表,农牧能值总体利用率较高,但畜牧业内部结构偏重食粮动物使得高质能转化率低下;另一种以武川县为代表,农牧业结构总体上朝趋于协调方向发展,但畜牧业规模过大,由于草畜平衡严重失调,导致农牧系统耦合机制难以稳定。该文根据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还提出了提高农牧系统耦合的一些措施及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生态环境演化内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角度,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结果表明模型中耕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农业气候区;草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到乡镇中心的距离;林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海拔;空间异质性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时间变量共同影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行推断的能力;通过对草地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检验,验证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以用空间统计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生态环境演化内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角度,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结果表明模型中耕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农业气候区;草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到乡镇中心的距离;林地变化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海拔;空间异质性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时间变量共同影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行推断的能力;通过对草地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检验,验证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以用空间统计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对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旱涝特征进行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0—2011年东北农牧交错带2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样条函数插值法对该带旱涝状况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1)东北农牧交错带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SPI3表明春、夏、秋三季干旱事件增多,21世纪以来,春旱事件较为频繁,冬季降水略微增加;(2)气温突变发生在1988年,突变后,干旱的比例增加了20.7%,涝的比例增加了9.3%,降水处于"正常"的年份则大幅度减少,对该区极为不利;(3)SPI12低值中心由科尔沁沙地向东北延伸到松嫩平原,干旱面积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东北农牧交错带中南部旱化较为严重。[结论]东北农牧交错带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急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农牧交错带东段,是我国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放牧及其他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林西县的草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严重,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发;土地退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与景观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分析及景观健康初步诊断,认为由于长期过度垦殖与放牧,研究区景观健康水平较低,因此,需要从土地利用、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牧业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5个方面进行景观健康管理,重建一个稳定、多样、健康的景观格局,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 2009年16组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冈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49.64%,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l0.89%.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导致了环县荒漠化的发展,单独的人为因子和自然因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扩展.  相似文献   

19.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造成环境恶化。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景观,对它的研究在生态、区域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在定义土壤侵蚀指数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类型为单元,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分析不同土地资源类型下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阐明土地资源的土壤侵蚀背景,揭示出两之间的关系,并作了区域上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东部草地退化,西部沙化严重,亟需治理。  相似文献   

20.
草地退化后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晓  李晶  任志远  王晓峰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3):140-144,160
为了建立草地退化后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重建模式,首先需要找出驱动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然后针对这些主要的驱动因子进行研究,以建立合理的重建模式。在定性描述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退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并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作为变量,通过分析得出影响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此外,根据各地区的水分条件以及草地退化的严重程度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建立了草地退化后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