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加快优质型黑羽番鸭的培育,同时为黑羽番鸭的饲料配方设计和营养需求提供参考,对黑羽番鸭第13周龄(上市期)、第24周龄(产蛋期)、第51周龄(成年期)以及继代选育后代第13周龄的胸腿肌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羽番鸭胆固醇含量胸肌中为55.01~55.29 mg/100g,腿肌中为50.93~53.09mg/100g;肌苷酸含量胸肌为2.98~3.69mg/g,腿肌为3.02~3.36mg/g,胸肌中公鸭显著高于母鸭,腿肌中第24周龄和第51周龄性别间差异显著;氨基酸丰富且含量高。后代黑羽番鸭中胆固醇含量较上世代减少1.1mg/100g左右,肌苷酸含量提高0.4mg/g左右,风味氨基酸含量除脯氨酸较上世代有所降低外,其余均得到提升,增幅在0.1~0.5mg/g。培育的黑羽番鸭符合优质型肉鸭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种质新特性,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A-FABP基因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多态性与早期体质量、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G921C单核苷酸突变,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H等位基因频率为0.129 6,I等位基因频率为0.870 4,群体纯合度为0.774 3,多态信息含量为0.200 2;除2周龄公鸭II型体质量显著高于HI型外,同性别黑羽番鸭早期体质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公鸭、母鸭均表现为II基因型腹脂质量、腹脂率显著高于HI基因型,公鸭HI型肝质量、腺肌胃质量显著高于II型,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在同性别黑羽番鸭不同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性别黑羽番鸭II型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HI型,胆固醇含量在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腿肌中同性别不同基因型间胆固醇、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可知,A-FABP基因内含子1中921位的G-C突变会影响黑羽番鸭脂肪沉积能力、胸肌肌苷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黄羽肉鸡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西黄鸡、安卡鸡、鲁安杂交鸡、安鲁杂交鸡4种黄羽肉鸡为试验动物,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鸡肉样品中8种脂肪酸的组成。测定结果按品种、部位、性别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肉豆蔻脑酸(C14∶1)、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均是鲁安鸡最高,安鲁鸡次之,都高于两亲本;亚油酸的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鲁西黄鸡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鸡种,鲁安鸡的含量和鲁西黄鸡的相近,但二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大部分脂肪酸含量腿肌和胸肌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33.52%)低于胸肌(36.73%),差异极显著(P<0.0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腿肌(66.39%)高于胸肌(63.26%),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之间只有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根据甘肃现有猪种皮特兰(Pretriain)、杜洛克猪(Duroc)、大约克夏(Large Yorkshire)、大白猪(Landrace)和华特B系猪(Huate B),选择皮杜、皮杜B、皮杜大、皮杜长大和杜长大等5个杂交组合,选用60日龄仔猪进行为期90 d的育肥试验,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肌内脂肪酸含量,以研究导入皮特兰血液对商品猪肌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入皮特兰血液的各组合商品猪肌肉中检测出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脂肪酸,其含量除棕榈酸外,其余脂肪酸在各组合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组合不饱和脂肪酸以皮杜B最高,为59.50%,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1),杜长大与皮杜长大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杜含量最低,为51.9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皮杜B最高,为0.44,达到肉品营养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5.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庆元县13株野生浙江红花油茶植株茶籽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茶籽脂肪含量在54.4%~66.1%之间,均值为61.1%,油脂中共检测出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酸(C20︰0)和顺-11-二十碳烯酸(C20︰1)8种脂肪酸组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其中,以油酸含量最高(81.8%~87.2%),其次分别为棕榈酸(6.6%~9.4%)、硬脂酸(2.2%~4.3%)、亚油酸(0.5%~6.1%)、顺-11-二十碳烯酸(0.4%~1.1%,2株未检出),其他脂肪酸组分含量较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与棕榈酸、亚油酸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硬脂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组分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13周龄黑羽番鸭新品系为材料,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等。结果表明,除了腹脂重,13周龄黑羽番鸭公鸭的各项屠宰指标均极显著性高于母鸭。公、母鸭的屠宰率分别为91.85%、90.21%,均在90%以上;公、母鸭的半净膛率分别为85.41%、82.51%,均高于80%;公、母鸭的全净膛率分别为79.29%、75.36%,均高于75%;公、母鸭的胸肌率分别为17.85%、18.50%;公、母鸭的腿肌率分别为11.67%、10.19%。黑羽番鸭公鸭胸、腿肌pH值、腿肌剪切力、胸肌失水率等3个指标与母鸭差异不显著,公鸭胸肌剪切力、腿肌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鸭。同性别黑羽番鸭中,腿肌pH值、剪切力显著高于胸肌,失水率显著低于胸肌。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油棕果实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西双版纳种植的‘T1’‘T2’‘T3’‘M1’ 4个油棕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油棕果肉共检出6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43.40%)、油酸(33.80%)和亚油酸(16.02%),占总脂肪酸的93.2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8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28%;油棕4个品种果肉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油酸含量最高(35.85%),品种‘T2’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44.04%、17.86%),品种‘T3’肉豆蔻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1.29%、0.51%),品种‘M1’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5.02%、0.51%)。油棕果仁共检出9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月桂酸(45.72%)、肉豆蔻酸(18.12%)、油酸(15.93%)和棕榈酸(8.82%),占总脂肪酸的(88.5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15%),不饱和脂肪酸仅为(20.25%);油棕4个品种果仁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棕榈酸含量最高(9.27%),品种‘T2’亚油酸含量最高(4.54%),品种‘T3’月桂酸、肉豆蔻酸含量最高(46.61%、19.03%),品种‘M1’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1.79%、17.1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性别和部位对平武红鸡肉质成分的影响,将平武红鸡60羽按性别随机分为2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在300日龄测定胸肌、腿肌肌苷酸(inosincacid inosinemonphosphate,简称IMP)、肌内脂肪(intermucal fat,简称IMF)、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平武红鸡胸肌中IMP与IMF含量显著高于腿肌,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腿肌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一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简称PUFA)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胸肌中豆蔻酸、棕榈酸和棕榈烯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不同性别间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母鸡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公鸡,不同部位平武红鸡肌肉氨基酸含量差异基本不显著。综上所述,平武红鸡IMP、IMF和脂肪酸含量主要与部位有关,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与性别相关性更高,这为平武红鸡风味形成规律及选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的脂肪酸组分,为棕榈油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品种的新鲜油棕果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 14772—2008提取果肉脂肪酸,利用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同时测定油脂营养成分。【结果】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脂肪酸种类相同,但成分含量所占比例不同。LS30果肉中棕榈酸含量所占比例最高(53.00%),油酸含量比例最低(22.56%);SJ64果肉中棕榈酸含量比例最低(43.94%),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比例最高(33.24%和7.10%)。4个品种油棕果肉脂肪酸组分中,棕榈酸平均含量所占比例高达48.47%,变异系数为0.05;其次为油酸,平均含量所占比例为27.90%,变异系数为0.08。脂肪酸组分中,月桂酸与肉豆蔻酸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1.00,下同),其相关系数为0.90,与其他4种脂肪酸均呈负相关;棕榈酸与油酸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3,与亚油酸呈较大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与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呈负相关,与硬脂酸呈正相关。对油棕果肉油脂各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品种间α-维生素E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角鲨烯和β-谷甾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多重比较分析,α-维生素E含量在品种SD60和XJS30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SJ64和LS30间存在显著差异;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在4个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均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SJ64果肉中的油酸、亚油酸,以及油脂营养成分α-维生素E和β-谷甾醇含量均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开发价值,为今后棕榈油品质改良提供材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冰鲜鸭肉加工特性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生产高品质鸭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并比较番鸭、高邮鸭、荆江鸭3种鸭肉中的水分、粗脂肪、蛋白质含量、pH值、失水率、剪切力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3种鸭肉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失水率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鸭肉的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一般来说,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鸭肉肌内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其在番鸭、高邮鸭和荆江鸭的提取脂肪中含量分别为7.65、16.10和12.80 mg/g。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也较高,而棕榈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较低。肌内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50%。[结论]肉鸭的脂肪酸组成与地方鸡种和肉鹅类似。  相似文献   

12.
洪山鸡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洪山鸡肉质脂肪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发现,洪山鸡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在放养状态下,洪山鸡公鸡和母鸡之间除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外,各类脂肪酸的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洪山鸡母鸡中,放养状态下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的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状态下的,而其他肌肉脂肪酸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笼养状态下,洪山鸡母鸡腿肌和胸肌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母鸡(P相似文献   

13.
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静  王永  杨耀东  雷新涛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2):2124-2128
[目的]比较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为其作为优质食用油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检测6种市售食用油及20份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比较各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差异,并分析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6种食用油的油酸含量均较高,最高的是油茶油,油酸含量高达74.34%,最低的是葵花籽油,为15.25%;亚油酸含量则以葵花籽油最高(60.92%),油茶油最低(7.08%);棕榈油中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0.96%,其次为油酸,所占比例为35.31%;各食用油中的月桂酸、肉豆蔻酸和硬脂酸含量均较低.芝麻油、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在76.00%以上.对20份新鲜的油棕果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发现部分油榈种质油酸含量较高,可达53.48%,亚油酸含量最高为16.64%;棕榈酸与油酸呈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结论]棕榈油中脂肪酸组分与其他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其棕榈酸含量较高,油脂饱和度也较高,但棕榈酸与油酸呈负相关,可在育种工作中培育高油酸、低棕榈酸的油榈品种,使其成为优质的食用油源.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基因(GH)在黑羽番鸭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GH基因与黑羽番鸭体重、屠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G945A,T1039G共2个SNP,形成了CC型、CD型、DD型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36,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2。在黑羽番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CC型公鸭体重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高值。在13周龄屠宰时,公鸭CC型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腺肌胃重显著高于CD型和DD型(P0.05),CC型心重显著高于CD型(P0.05),CC型、CD型、DD型3种基因型间屠宰指标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母鸭所有指标在3种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关联分析表明C基因可能是公鸭早期增重的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贵州苏麻特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筛选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采取田间性状鉴定试验与品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22份苏麻资源的种子籽粒性状、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2份贵州苏麻资源种子的籽粒直径为1.45~2.07mm,千粒重1.07~3.95g,含油量31.78%~49.00%,蛋白质含量为22.29%~27.77%,即贵州不同苏麻资源的种子直径、千粒重、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2)总脂肪酸含量中棕榈酸占5.3%~8.0%,硬脂酸占1.4%~2.8%,油酸占10.2%~17.5%,亚油酸含量占11.8%~19.5%,α-亚麻酸含量占55.4%~68.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9.3%~91.9%,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是苏麻的主要脂肪酸成分;3)含油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油酸与亚麻酸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含油量与各脂肪酸含量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番茄样品内种子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差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6个番茄种子样品中的粗脂肪,用 KOH‐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以37种脂肪酸组分标品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干物质平均含量为52.48%,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2.82%;番茄种子样品间脂肪酸总量有一定差异;番茄种子脂肪酸组分相对百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为棕榈酸11.16%~12.54%、硬脂酸3.82%~5.12%、油酸17.32%~29.85%、亚油酸52.63%~64.12%、α‐亚麻酸1.45%~2.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在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及肌纤维特性上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及优质肉鸭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孵出的1日龄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200羽进行饲养,公母各半,采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拟合番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表型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两个番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除了法国白羽公番鸭在10周龄仍处于生长高峰外,其他番鸭的生长高峰均出现在6~9周龄.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番鸭的生长情况,其拟合度(R2)在0.990以上,但总体上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Logistic模型.在屠宰性能上,两个番鸭品种的屠宰率均在86.00%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1.00%以上.其中,福建黑羽母番鸭的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5,下同),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1,下同),而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活重、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公番鸭.从肌纤维特性来看,随着周龄的增长,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腿肌纤维直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肌纤维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至10周龄时,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表现为公番鸭的胸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母番鸭,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母番鸭;法国白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番鸭,而腿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纤维密度则显著高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结论]鉴于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自的优势,在今后的优质肉鸭杂交改良中可将法国白羽番鸭作为父本,福建黑羽番鸭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18.
核桃群体核仁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核桃群体脂肪酸组分的表型变异及相关关系,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和气相色谱法对53份核桃种质的核仁样本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测定,运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明确脂肪酸组分的表型变异、相关性以及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从53份核桃种质中共检测到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花生烯酸7种脂肪酸组成因子,总含量可达核仁油脂总量的99%以上。主成分分析表明,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为核仁油脂主要构成因子,棕榈油酸和花生烯酸含量较少。基于主要构成因子进行聚类分析,53份核桃种质可以分为两个亚群——group_1和group_2,其中group_1包含28个材料,group_2包含25个材料;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两个亚群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棕榈酸在两个亚群间无显著差异;群体水平上同一种植区核桃品种核仁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异相对较稳定;油酸及亚麻酸变异幅度较大,且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侧重不同的目标性状选育核桃新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选育脂肪含量高、脂肪酸组成及比例合理的核桃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地区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生产性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番鸭与家鸭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生产半番鸭,记录半番鸭0~10周龄体重、饲料消耗量,并于7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δ×樱桃谷鸭早)组合在10周龄的体重(4 288.0g)、胸肌重(610.0 g)、胸肌率(20.0%)、腿肌重(390.9 g)、腿肌率(12.8%)、瘦肉率(32.8%)等6个指标在4个杂交组合中均为最高,料肉比(2.8)最低;而第Ⅱ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重(351.8 g)、胸肌率(16.5%)、腿肌重(262.5 g)、腿肌率(12.6%)、瘦肉率(29.0%)指标为最低.在肉质分析指标中,第Ⅰ组半番鸭(中华黑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最小(1.4%,1.1%),且熟肉率最高(57.9%,6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54份可可种质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为可可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也为探究可可品质性状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54份可可种质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超离法、气相色谱法和福林酚法测定可可脂、多酚、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并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54份可可种质中,XYS53的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均最低;XYS52的可可脂含量和脂肪酸总含量均最高;XYS18的棕榈酸含量最高;XYS17的硬脂酸含量最高;XYS52的油酸含量最高;XYS44的亚油酸含量最高;XYS20的多酚含量最高。7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52%~18.74%,其中棕榈酸、亚油酸和多酚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18.62%和14.42%;可可脂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1.52%。可可脂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棕榈酸含量与硬脂酸含量间、棕榈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及硬脂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多酚含量与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国家的可可种质间可可脂、硬脂酸、油酸、多酚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国与泰国的可可种质间棕榈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发现,归属于类群Ⅰ的15份种质品质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且主要来自于中国和越南。【结论】可可种质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其来源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可可品种选育过程中,需结合性状间相关性综合考虑可可品质性状表现,可优先选择中国和越南的1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或亲本来培育优良可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