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巧妙吸引学生兴趣,营造开放、交流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以考促学的考试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推崇。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核心课程——"作物育种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阐述了"作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双螺旋教学设计,最终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MOOC学习+线上讨论评价+课堂讨论评价+线下复习评价。  相似文献   

3.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慕课和雨课堂二者的优势,开展了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研究.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发现,83.24%的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混合式教学期末成绩比传统教学提高10.89%,平均分数比传统教学班高8.53分,及格率提高5.9百分点.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了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成效.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农机化专业和机械专业液压传动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慕课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大量优质课程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这一学习形式是将慕课作为载体,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线上"学生的自学与"线下"教师的教学,使整个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成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新模式。通过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网络设备互联技术课程应用基于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这一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使该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不断优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和慕课的融合与创新。但在应用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存在着缺乏对学习者在线上线下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互动与评价等方面的不足。而SPOC化的混合式教学将弥补现有模式不足,成为一种更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师资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难以与学习生活相结合等困境,慕课与翻转课堂为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方向。通过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慕课平台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及课程教学与同伴教育相结合等内容,构建"慕课—翻转课堂—同伴教育"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终身化和大众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上纯粹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性、增进课堂实效性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有效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多元化、复杂化的互联网+新时期,高校传统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对果壳网慕课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的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得出,慕课会与大学合作而不是彻底取代传统的大学。在具体实施时,也存在学生学习体验不佳、访问限制和视频形式单一等不足,应注意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与保障,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和过程性评价内容,创设良好的强调互动的学习环境,从而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雨课堂”是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教育”智慧教学模式,通过同步两个线上和线下通道,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本文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森林生态学”为例,针对该课程内容多且课时少的矛盾,介绍了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新的尝试,重点阐述了“雨课堂”在课前推课、课堂互动、课后测评等教学关键环节中的特点和优势,并对“雨课堂”使用前后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雨课堂”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究,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第一中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找出重难点,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探索翻转课堂有效的教学策略过程  相似文献   

11.
"学·导·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要通过课堂模式的变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从角色转变、学法指导、互动合作、营造氛围、探究指导等五个方面展开了自己的课堂尝试与思考。本文对于推进"学·导·用"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设施花卉栽培学"网络辅助教学中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试验。对试验结果和试验效果的分析表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自我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慕课的资源共享特点、学习者新的学习方式、动物繁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时代下教师的观念改变等方面总结了慕课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最后对当前慕课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慕课教学在高职动物繁殖学课堂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改革,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只有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取知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以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在互动式的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林木病理学》课程是森林保护学专业核心主干课,主要培养学生对具体林木病害的诊断识 别、防治的能力。本文中研究在《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通过课 前学生自学,课上提问、答疑、讨论等,增强了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部分教学内容翻转课堂的摸索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分析"无土栽培学"多媒体和网络多媒体教学优点和缺点,开展了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无土栽培学"多媒体教学探索,进行了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将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促使学生成绩和课堂表现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线上学习平台学习通,融合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开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授课方式的探索,为应用型大学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开展探索新模式。本文分别就基于学习通+SPOC融合模式的必要性、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和混合式教学设计成效3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学习通+SPOC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实现高效率学习,拓展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达到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深度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质量课堂转变。  相似文献   

18.
MOOC作为一种开放共享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分享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和按需学习。SPOC 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手段,其特点是师生互动范围小、范围有限、面对 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MOOC+SPOC的优势,将其引入到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构建并应用了以资源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设计与实现过程。该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大 学生的课程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计算思维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佳  郝福玲  吴思鑫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271-273+276
在我国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背景下,在园艺艺术课程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文献与问卷调查分析翻转课堂综合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以期创建出翻转课堂理念下适用于园艺专业和艺术相关专业课程的综合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分别有76.11%、83.59%和82.84%的学生认可课内半自主教学比赛、网络平台教学和师生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半自主教学比赛可以调动学生、补充知识和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网络平台教学有利于知识补充;翻转课堂综合式教学方法得到了84.56%的学生认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前课后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课中融入师生互动和课内半自主教学比赛的翻转课堂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停课不停学”。应对疫情,学生学习环境复杂,必须认真思考,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组研究分析了目前教学实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将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与助学,结合课程特点,应用网络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居家学习,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网络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