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停课不停学”。应对疫情,学生学习环境复杂,必须认真思考,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组研究分析了目前教学实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将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与助学,结合课程特点,应用网络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居家学习,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网络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组在坡道上行驶稳定性问题,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某型履带拖拉机车体和旋耕机组的三维模型,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LM)中建立履带行走装置模型,并建立整机静态稳定性数学模型。针对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ground模块提供的3种土质路面进行整机稳定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整机在黏土、砂壤土及干沙土最大爬坡角度分别为31°、23°和18°,在黏土、砂壤土的爬坡稳定性高于干沙土;整机在黏土的侧向坡道沿等高线行驶时,土壤附着能力大于砂壤土和干砂土,速度波动最小。最后进行了爬坡稳定性的试验验证。该研究为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组行驶稳定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6,(10):305-306
以对慕课的认识为基础,从课程特点、教学发展、教学需要、学生需求等方面,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慕课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建设构建教学电子资源、课堂教学法、在线课程平台选择、教学团队建设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和探讨,以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Vc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Vc含量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V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c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果实与初生幼叶中居多,茎、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与粉甘含量较多,但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大;5个野生资源单株Vc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有3个野生单株的果肉Vc含量高于主栽品种粉甘。  相似文献   
5.
江庆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61-162
阐述了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卷烟供丝机的负载特性,对变频器的要求以及采用变频器的优点,讨论了变频调速技术在卷烟供丝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6,(18):281-282
笔者基于慕课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特点,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和特点,提出了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从丰富考核方式,完善考核内容,拓展考核渠道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以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江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6,(11):294-295
笔者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教学实践应用,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所应用的归纳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仿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实践证明,经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改善了传统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工程图学是一门工科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笔者立足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分析了工程图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学校人才实际培养方案和人才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几年的试运行结果分析看,该项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瓦斯抽采是治理矿井瓦斯的有效技术手段,瓦斯抽采钻孔的间距与瓦斯抽采半径密切相关。在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间距确定中提出采用瓦斯含量作为瓦斯抽采钻孔有有效抽采半径的依据,对比瓦斯抽采前后的原始瓦斯含量及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含量,确定瓦斯抽采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现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瓦斯抽采半径是切实可行的。并根据瓦斯抽采半径确定结果,将瓦斯抽采钻孔间距从5m优化为7m,在保证矿本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钻孔工程量。  相似文献   
10.
茯苓采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其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加工工艺,降低茯苓品质劣变风险,该文以传统"发汗"、水蒸气蒸制、鲜茯苓直接切制(无预处理)处理的茯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茯苓品质、干燥动力学展开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预处理方式是影响茯苓品质的重要因素。①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水溶性多糖质量分数是鲜茯苓直接切制的1.5倍、水蒸气蒸制的1.7倍,水蒸气蒸制处理茯苓的水溶性多糖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鲜茯苓直接切制。②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三萜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鲜茯苓直接切制及水蒸气蒸制,水蒸气蒸制与鲜茯苓直接切制间无显著差异;通过适当控制"发汗"时间、"发汗"温度,可保持茯苓三萜含量不发生显著降低。③受传统"发汗"过程中物质迁移积累现象的影响,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成品显著变白,色泽改善;水蒸气蒸制处理茯苓的成品显著变黄、变红,色泽变差。2)预处理方式是影响茯苓干燥特性的重要因素。与鲜茯苓直接切制相比,茯苓经传统"发汗"、水蒸气蒸制处理后,物料组织状态(硬度、孔隙率等)、化学成分(含量等)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毕渥数Bi显著增大(表明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导热热阻的作用增大),形状参数β在0.3~1的区间内显著减小(表明干燥过程始终为内部水分扩散控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传质系数显著增加,最终表现为干燥速率升高,干燥时间缩短。水蒸气蒸制处理在提升干燥速率方面的效果更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加工工艺,降低品质劣变风险,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茯苓品质形成及干燥动力学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材发汗的机理与作用机制,促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规范化提供试验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